《目疾》 陳與義

宋代   陳與義 天公嗔我眼常白,目疾目疾故著昏花阿堵中。陈义
不怪參軍談瞎馬,原文意但妨中散送飛鴻。翻译
著籬令惡誰能繼,赏析損讀方奇定有功。和诗
九惱從來是目疾目疾佛種,會如那律證圓通。陈义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原文意字去非,翻译號簡齋,赏析漢族,和诗其先祖居京兆,目疾目疾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陈义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原文意他生於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於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傑出詩人,同時也工於填詞。其詞存於今者雖僅十餘首,卻別具風格,尤近於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目疾》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目疾》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陳與義。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天公怒我眼常白,所以戴上昏花眼鏡。
不怪參軍談論瞎馬,但妨礙中散送飛鴻。
戴眼鏡讓誰能繼承我的官職,損害讀書才華的確有功。
九惱從來是佛教修行的一種,又如何能夠證悟至圓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自嘲和幽默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自身目疾的感受。詩中的“天公怒我眼常白”意味著上天似乎對他的視力問題發怒,使他的眼睛常年失明。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戴上了昏花眼鏡,表現出一種自嘲和無奈的態度。

在第二句中,作者提到了“參軍談論瞎馬”,這是一種比喻。參軍指的是朝廷官員,而瞎馬則指代眼睛失明的人。作者暗示自己的目疾並沒有妨礙他在官場上的表現,但對他的學問和才華產生了一些影響。

接下來的幾句詩中,作者進一步表達了他對戴眼鏡的困惑和對讀書成果的擔憂。他問道,戴眼鏡的人將來如何繼承他的官職,又如何能在讀書和學問上有所建樹。這表現了作者對自身缺陷的認知和對於眼睛問題帶來的限製的擔憂。

最後兩句詩中,作者提到了“九惱”和“律證圓通”。九惱是佛教中修行者所麵臨的九種困擾,作者以此來比喻自己的目疾問題。他認為,即使他麵臨困擾,但他仍然可以通過修行和努力實現內心的圓融和解脫。

整首詩以幽默的口吻表達了作者對自身目疾的痛苦和對前途的擔憂,同時也展現了他對於克服困難和追求內心平靜的堅定信念。通過運用比喻和反諷,詩人將個人經曆與佛教的修行相結合,展現了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對自我超越的追求。

* 此內容來自古詩詞愛好者,僅供參考

《目疾》陳與義 拚音讀音參考

mù jí
目疾

tiān gōng chēn wǒ yǎn cháng bái, gù zhe hūn huā ē dǔ zhōng.
天公嗔我眼常白,故著昏花阿堵中。
bù guài cān jūn tán xiā mǎ, dàn fáng zhōng sàn sòng fēi hóng.
不怪參軍談瞎馬,但妨中散送飛鴻。
zhe lí lìng è shuí néng jì, sǔn dú fāng qí dìng yǒu gōng.
著籬令惡誰能繼,損讀方奇定有功。
jiǔ nǎo cóng lái shì fú zhǒng, huì rú nà lǜ zhèng yuán tōng.
九惱從來是佛種,會如那律證圓通。

網友評論


* 《目疾》目疾陳與義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专题为您介绍:《目疾》 陳與義宋代陳與義天公嗔我眼常白,故著昏花阿堵中。不怪參軍談瞎馬,但妨中散送飛鴻。著籬令惡誰能繼,損讀方奇定有功。九惱從來是佛種,會如那律證圓通。分類:作者簡介(陳與義)陳與義(1090-11 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目疾》目疾陳與義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原文,《目疾》目疾陳與義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翻译,《目疾》目疾陳與義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赏析,《目疾》目疾陳與義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阅读答案,出自《目疾》目疾陳與義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就爱诗词网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dd110.com/chengyu/71e39984261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