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嶺記》 全祖望

清代   全祖望 順治二年乙酉四月,梅花梅花江都圍急。岭记岭记
督相史忠烈公知勢不可為,全祖集諸將而語之曰:“吾誓與城為殉,望原文翻然侖皇中不可落於敵人之手以死,译赏誰為我臨期成此大節者?”副將軍史德威慨然任之。析和
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诗意汝當以同姓為吾後。梅花梅花
吾上書太夫人,岭记岭记譜汝諸孫中。全祖
”五日,望原文翻城陷,译赏忠烈拔刀自裁,析和諸將果爭前抱持之。诗意
忠烈大呼德威,梅花梅花德威流涕,不能執刃,遂為諸將所擁而行。
至小東門,大兵如林而至,馬副使鳴騄、任太守民育及諸將劉都督肇基等皆死。
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閣部也。
”被執至南門。
和碩豫親王以先生呼之,勸之。
忠烈大罵而死。
初,忠烈遺言:“我死當葬梅花嶺上。
”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或曰:“城之破也,有親見忠烈青衣烏帽,乘白馬,出天寧門投江死者,未嚐殞於城中也。
”自有是言,大江南北遂謂忠烈未死。
已而英、霍山師大起,皆托忠烈之名,仿佛陳涉之稱項燕。
吳中孫公兆奎以起兵不克,執至白下。
經略洪承疇與之有舊,問曰:“先生在兵間,審知故揚州閣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孫公答曰:“經略從北來,審知故鬆山殉難督師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承疇大恚,急呼麾下驅出斬之。
嗚呼!神仙詭誕之說,謂顏太師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蟬脫,實未嚐死。
不知忠義者聖賢家法,其氣浩然,常留天地之間,何必出世入世之麵目!神仙之說,所謂為蛇畫足。
即如忠烈遺骸,不可問矣,百年而後,予登嶺上,與客述忠烈遺言,無不淚下如雨,想見當日圍城光景,此即忠烈之麵目宛然可遇,是不必問其果解脫否也,而況冒其未死之名者哉?墓旁有丹徒錢烈女之塚,亦以乙酉在揚,凡五死而得絕,特告其父母火之,無留骨穢地,揚人葬之於此。
江右王猷定、關中黃遵嚴、粵東屈大均為作傳、銘、哀詞。
顧尚有未盡表章者:予聞忠烈兄弟,自翰林可程下,尚有數人,其後皆來江都省墓。
適英、霍山師敗,捕得冒稱忠烈者,大將發至江都,令史氏男女來認之。
忠烈之第八弟已亡,其夫人年少有色,守節,亦出視之。
大將豔其色,欲強娶之,夫人自裁而死。
時以其出於大將之所逼也,莫敢為之表章者。
嗚呼!忠烈嚐恨可程在北,當易姓之間,不能仗節,出疏糾之。
豈知身後乃有弟婦,以女子而踵兄公之餘烈乎?梅花如雪,芳香不染。
異日有作忠烈祠者,副使諸公,諒在從祀之列,當另為別室以祀夫人,附以烈女一輩也。
分類: 戰爭歌頌愛國

梅花嶺記翻譯及注釋

翻譯
  順治二年乙酉(年)四月,江都被(清兵)圍困的(形勢)很危急。督相史忠烈公知道局勢(已)不可挽救,(就)召集眾將領告訴他們說:“我發誓與揚州城同作殉國(之物),但(在)匆忙慌亂中不能落在敵人的手裏死去,誰(能)替我在城破時完成這個(為國而死)的大節呢?”副將軍史德威悲痛激昂地(表示願意)擔負這一任務。忠烈高興地說:“我還沒有兒子,你應當憑同姓的關係作我的後嗣。我(要)寫信(稟告)太夫人,把你(的名字)記入(我的)家譜,排在(太夫人的)孫兒輩中。”

  二十五日,(江都)城淪陷,忠烈抽出刀來自刎。眾將領果然爭著上前抱住他(不讓他自殺)。忠烈大聲呼喚德威,德威(悲痛)流淚,不能舉刀,於是被眾將領簇擁著走。到小東門,清兵像密林般地到來,副使馬鳴碌等眾將領都戰死了。忠烈就瞪著眼看敵人說:“我就是(大明朝的)史閣部”。被(俘)押到南門,和碩豫親王用“先生”(的名稱)稱呼他,勸他投降。忠烈大罵而死。當初,忠烈(留下)遺言:“我死後應葬(在)梅花嶺上。”到這時,德威尋找史公的屍骨不能找到,就拿(他的)衣冠(代替屍骨)埋葬他(在梅花嶺上)。

  有人說:“揚州城被攻破時,有人親眼看見忠烈穿青衣戴黑帽,騎著白馬,跑出天寧門跳入長江而死,不曾死在城內。”自從有了這種話,長江南北就傳說忠烈沒有死。不久英山、霍山(抗清)義軍大規模起義,都假托忠烈的名義(來號召群眾),(就)好像陳涉(起義時)假托項燕(的名義)一樣。吳中的孫兆奎因起兵失敗,被俘押到南京。經略洪承疇同他有老交情,問(他)說:“先生在軍中,(是否)確鑿知道原揚州閣部史公真的死了呢,還沒有死?”孫公回答說:“經略從北方來,(是否)確鑿知道原(在)鬆山殉難的督師洪公真的死了呢,還是沒有死?”洪承疇(聽後)非常惱怒,急忙叫部下(把他)推出去殺了。

  唉!(那些)成神成仙的荒唐無稽的說法,說顏太師因被殺而成仙,文少保也因徹悟“大光明”佛法像蟬脫殼一樣遺下了軀殼而成佛,實際上(他們都)不曾死去,殊不知忠義是聖賢人傳統的道德準則,那種凜然正氣浩大磅礴,永遠存留(在)天地之間,為什麽一定要(問他的)麵目形象是出世成仙成佛還是入世為人了呢?(那種關於他們成為)神仙的說法,正是(人們)所說的“畫蛇添足”。就像忠烈的遺骨,(現在)已不可能找到了,(但)百年之後,我登上(梅花)嶺,同朋友們談起忠烈的忠言,沒有(一個人)不淚如雨下,忠烈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人們眼前,(這也說明)不必去問他果真成仙成佛了沒有,更何況假托他沒有死而冒他的名義呢?

  史可法的墳墓旁還有鎮江姓錢的烈女之墓,也是乙酉那年在揚州,計五次自殺才得死去,自殺時告訴父母要將自己火化,不要將屍骨留在這汙穢的土地,揚州人就把她葬在這裏。江西人王猷定、陝西人黃遵岩、廣東人屈大均曾為她作傳、撰銘、寫哀詞。

  但還有未能全被表彰出來的:我聽說史可法的兄弟從翰林學士史可程以下,還有好幾人,後來都到江都祭掃史可法墓。正逢英山霍山義軍失敗,捉到了托名而假冒史可法的人,清兵的大將把他押送到江都,下令讓史氏門中的男子和婦女都來辨認,這時史可法的第八個弟弟已死,他的夫人年輕漂亮,為他守節,也出來看這個托名者,大將軍看上了她的美色,想強迫娶她,夫人自殺而死。當時因為她出於大將所逼,人們懾於勢而不敢表彰她。

  可歎啊,史可法曾痛恨史可程降清,在國家淪亡之際,不能保持節操,而寫奏章譴責他,怎會知道在自己死後,竟然有弟媳婦憑女子之身繼承夫兄所留下的光明輝績呢?梅花像雪,芬香而不染塵埃,將來如果有人修建忠烈祠,馬鳴祿副使等想必要列入從祀的位置,還應當另外建一室來祭祀夫人,再附上烈女一輩。

注釋
1 、乙酉:順治(清世祖福臨的年號)二年(1645)的幹支。
2 、江都:今江蘇省揚州市。
3 、督相:明代的大學士,相當於宰相職位。史可法為內閣大學士,故稱督相。忠烈:為史可法死後福王所贈諡號。
4 、譜:家譜。此處用為動詞,即“續家譜”的意思。
5 、自裁:自殺。
6 、瞠目:瞪眼。
7 、閣部:史可法為內閣大學士,故自稱“閣部”。
8 、執:押解。
9 、之:代詞,指史可法。
10 、或曰:有人說。
11 、殞:死。
12 、已而:不久。英、霍山師大起:順治五、六年(1648-1649)間,侯應龍等抗清誌士紛紛於英山、霍山(均在今安徽省)起義,其中馮弘圖倡言史可法實未死,以史可法名義號召人民,聚眾數千。曾攻占英山、霍山等縣,後敗於清軍。
13 、白下:今江蘇省南京市。
14 、審知:確實知道。
15 、恚:恨,惱羞成怒。
16 、顏太師以兵解:顏真卿於唐德宗時官太子太師,建中三年(782)淮寧節度使李希烈反叛,次年朝廷派顏真卿前往曉諭,被殺。兵解:死於兵刃。據《太平廣記》卷三十二載,顏真卿死後十餘年,顏氏仆人曾於洛陽遇真卿,當時傳說他屍解成仙。
17 、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蟬蛻:文天祥,宋末抗元領袖,官右丞相加少保。祥興元年(1278)兵敗,為元軍所俘,後被押至大都(今北京市)遇害。大光明法:即佛法,指死後成佛。《文文山年譜》記載,文天祥在獄中被人授此佛法而出世成佛。蟬蛻:謂人遺下形骸仙去,若蟬蛻皮一樣,即死去。
18 、出世:成仙。入世:還在人世。
19 、凡五死而得絕:(錢氏女)先後以刀刎頸、自焚、上吊、服毒求死,均未成,後以衣帶自縊死。
20 、江右:長江下遊西部,今指江西。王猷定:南昌人,明遺民,隱居不出,工古詩文。關中:今陝西。黃遵嚴:不詳。粵東:今廣東。屈大均:廣東番禺人,明亡後,出家為僧,以詩文名當時。
21 、翰林:官名。可程:史可法弟。史可程子明崇禎十六年(1643)進士,入翰林院,後歸附李自成,旋又降清,不久南歸。史可法曾上書朝廷,要求懲處其弟。
22 、出疏糾之:疏,奏章。糾之,彈劾他(史可程)。
23 、踵:追隨。兄公:舊時妻稱夫之兄為“兄公”。

梅花嶺記創作背景

  明崇禎十七年(1644),清兵大舉入關。當時任朝廷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的史可法,奉命督師揚州。次年四月,清和碩豫親王多鐸親自率兵攻打揚州城,史可法於城陷後被俘,寧死不屈,為國捐軀,死後其衣冠葬在梅花嶺上。明亡百年以後,全祖望登上梅花嶺,懷著崇敬的心情,用飽蘸感情的筆墨記敘了史可法以身殉國的悲壯事跡,歌頌了他舍生取義、視死如歸的忠烈行為和崇高的民族氣節,用文字為這位大義凜然的民族英雄樹立了一座不朽的豐碑。

梅花嶺記鑒賞

  文章先寫史可法殉國的決心,接寫史可法殉國的經過和在梅花嶺上埋衣冠的原因,之後又寫了史可法死後佚事和自己對於史可法忠烈愛國精神的無比崇敬。最後寫了史可法的弟婦以死來反抗清大將逼迫的事實。文章所寫內容頭緒多,時間跨度大,但都用梅花嶺一線貫穿起來,條理十分清楚。文中夾敘夾議,使立意更加明顯,語言也很簡煉。

  文章第一段寫史可法準備赴死。這一段著重寫史可法要求部下幫他臨期自殺以成“大節”一件事,文中極其簡略地突出描寫史可法的行為、語言。在“江都圍急”、“勢不可為”的情況下,他召集諸將表明自己“與城為殉”,寧死不做俘虜的決心。勢危情急,史可法從容不迫,絲毫沒有死的恐懼和生的留戀,這是因為他感到值得死,而且必須死,表現了他多麽崇高的精神境界及大無畏的英勇氣概!當史德威慨然答應幫他自殺時,他一聽則“喜”,要把史德威寫成家譜,視為自己的兒子。文章正是用這些非同一般的行為、神態、語言等,刻劃史可法的視節操勝於自己的生命。

  第二段記敘史可法的英勇就義,分三個層次。第一層寫史可法城陷後“拔刀自裁”未成,“大呼德威”,德威大受感動,痛哭流涕而“不能執刃”,未得死;第二層寫史可法壯烈就義。他抱定必死信念,被抓後怒視敵人,堂堂正正報出姓名,不聽勸降,“大罵而死”,從正麵表現了他的英勇氣概;第三層寫史可法遺言“死當葬梅花嶺上”,史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於梅花嶺。烈士的精神多麽象梅花的芳香不染、衝風傲雪的崇高節操。死而求葬梅花嶺,正說明了史可法高潔芳香的堅貞品質。點出梅花嶺這個地點,尤其顯得意味深長。

  第三段寫史可法死後影響,突出表現他死得偉大。包括傳言史可法未死,英、霍山師托名起兵抗清以及吳中孫公兆奎諷刺洪承疇兩個層次。史可法未死城中的傳言亦有所據,有些野史即持此說。一開頭寫史可法未死的傳言,表明了人們對史可法的深切熱愛和懷念。史可法的精神激勵著各地義軍紛紛起而鬥爭。第二層次借孫兆奎被俘不屈,用史可法之死的話題諷刺大漢奸洪承疇的苟且偷生,和史可法形成鮮明對比。洪承疇問史可法“果死耶,抑未死耶”,孫兆奎亦明知故問,用同樣的疑問句當麵問洪承疇“果死耶,抑未死耶”,含意深長;史可法雖死,精神未死,雖死猶生;洪承疇雖未死,精神早死,雖生猶死!以反麵的洪承疇襯托史可法的偉大。

  文章第四段是議論,帶有總結意味。以感慨語氣,舉顏真卿與文天祥這兩個古代人物為例,說明肉體雖然會死,但精神可以不死。最後直接議論史可法之死的意義。“忠烈遺骸,不可問矣”,但“其氣浩然,常留天地之間”,使“百年之後”登臨梅花嶺者,“無不淚下如雨”,倍受感動,就象親見了烈士,“忠烈之麵目宛然可遇”。詞氣之間,充滿了對英雄的讚美。最後兩句極其含蓄,表明烈士精神長存,不必計較於肉體的是否得到解脫。隻要繼承忠烈精神,也就不必定要假借烈士之名來行事。梅花嶺上僅有史可法的衣冠塚,無烈士骨殖,故文章亦側重於表彰史可法的精神,由此而生發出這一段關於肉體與精神的深刻議論。

  《梅花嶺記》一文章法嚴謹,全文緊扣史可法的英勇就義,並按就義前、就義時、就義後的順序寫,最後對就義加以議論,總結全文。文章處處照應梅花嶺這個地點,注意選取史可法事跡中典型性的細節表現史可法的精神。文章議論顯得比較含蓄,言近旨遠,令人回味。

  文章讚頌了史可法忠於職守、慷慨就義的高貴品質和廣大愛國群眾反抗強暴、誓死不屈的崇高氣節,並對洪承疇之類的漢奸作了無情的諷刺,抒發了作者的民族意識。主題明確,感情深沉,寓褒貶於客觀敘述之中,語言含蓄精練,富有感染力。嚴酷的文網迫使作者避實就虛,巧構思,精剪裁,對史可法的戰鬥經過簡略記述,而用大量篇幅記述其語言、行動和有關傳說,通過正麵描寫和側麵烘托陪襯的方法,以塑造抗清義士的高大形象。文章敘議結合,記敘部分以突出史可法的民族氣節,生動傳神;議論的文字則揭示其殉難的意義,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梅花嶺記》全祖望 拚音讀音參考

méi huā lǐng jì
梅花嶺記

shùn zhì èr nián yǐ yǒu sì yuè, jiāng dū wéi jí.
順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圍急。
dū xiāng shǐ zhōng liè gōng zhī shì bù kě wèi, jí zhū jiàng ér yǔ zhī yuē:" wú shì yǔ chéng wèi xùn, rán lún huáng zhōng bù kě luò yú dí rén zhī shǒu yǐ sǐ, shuí wèi wǒ lín qī chéng cǐ dà jié zhě?" fù jiāng jūn shǐ dé wēi kǎi rán rèn zhī.
督相史忠烈公知勢不可為,集諸將而語之曰:“吾誓與城為殉,然侖皇中不可落於敵人之手以死,誰為我臨期成此大節者?”副將軍史德威慨然任之。
zhōng liè xǐ yuē:" wú shàng wèi yǒu zi, rǔ dāng yǐ tóng xìng wèi wú hòu.
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當以同姓為吾後。
wú shàng shū tài fū rén, pǔ rǔ zhū sūn zhōng.
吾上書太夫人,譜汝諸孫中。
" wǔ rì, chéng xiàn, zhōng liè bá dāo zì cái, zhū jiàng guǒ zhēng qián bào chí zhī.
”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諸將果爭前抱持之。
zhōng liè dà hū dé wēi, dé wēi liú tì, bù néng zhí rèn, suì wèi zhū jiàng suǒ yōng ér xíng.
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執刃,遂為諸將所擁而行。
zhì xiǎo dōng mén, dà bīng rú lín ér zhì, mǎ fù shǐ míng lù rèn tài shǒu mín yù jí zhū jiàng liú dū du zhào jī děng jiē sǐ.
至小東門,大兵如林而至,馬副使鳴騄、任太守民育及諸將劉都督肇基等皆死。
zhōng liè nǎi chēng mù yuē:" wǒ shǐ gé bù yě.
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閣部也。
" bèi zhí zhì nán mén.
”被執至南門。
hé shuò yù qīn wáng yǐ xiān shēng hū zhī, quàn zhī.
和碩豫親王以先生呼之,勸之。
zhōng liè dà mà ér sǐ.
忠烈大罵而死。
chū, zhōng liè yí yán:" wǒ sǐ dàng zàng méi huā lǐng shàng.
初,忠烈遺言:“我死當葬梅花嶺上。
" zhì shì, dé wēi qiú gōng zhī gǔ bù kě dé, nǎi yǐ yì guān zàng zhī.
”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huò yuē:" chéng zhī pò yě, yǒu qīn jiàn zhōng liè qīng yī wū mào, chéng bái mǎ, chū tiān níng mén tóu jiāng sǐ zhě, wèi cháng yǔn yú chéng zhōng yě.
或曰:“城之破也,有親見忠烈青衣烏帽,乘白馬,出天寧門投江死者,未嚐殞於城中也。
" zì yǒu shì yán, dà jiāng nán běi suì wèi zhōng liè wèi sǐ.
”自有是言,大江南北遂謂忠烈未死。
yǐ ér yīng huò shān shī dà qǐ, jiē tuō zhōng liè zhī míng, fǎng fú chén shè zhī chēng xiàng yàn.
已而英、霍山師大起,皆托忠烈之名,仿佛陳涉之稱項燕。
wú zhōng sūn gōng zhào kuí yǐ qǐ bīng bù kè, zhí zhì bái xià.
吳中孫公兆奎以起兵不克,執至白下。
jīng lüè hóng chéng chóu yǔ zhī yǒu jiù, wèn yuē:" xiān shēng zài bīng jiān, shěn zhī gù yáng zhōu gé bù shǐ gōng guǒ sǐ yé, yì wèi sǐ yé?" sūn gōng dá yuē:" jīng lüè cóng běi lái, shěn zhī gù sōng shān xùn nàn dū shī hóng gōng guǒ sǐ yé, yì wèi sǐ yé?" chéng chóu dà huì, jí hū huī xià qū chū zhǎn zhī.
經略洪承疇與之有舊,問曰:“先生在兵間,審知故揚州閣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孫公答曰:“經略從北來,審知故鬆山殉難督師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承疇大恚,急呼麾下驅出斬之。
wū hū! shén xiān guǐ dàn zhī shuō, wèi yán tài shī yǐ bīng jiě, wén shǎo bǎo yì yǐ wù dà guāng míng fǎ chán tuō, shí wèi cháng sǐ.
嗚呼!神仙詭誕之說,謂顏太師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蟬脫,實未嚐死。
bù zhī zhōng yì zhě shèng xián jiā fǎ, qí qì hào rán, cháng liú tiān dì zhī jiān, hé bì chū shì rù shì zhī miàn mù! shén xiān zhī shuō, suǒ wèi wéi shé huà zú.
不知忠義者聖賢家法,其氣浩然,常留天地之間,何必出世入世之麵目!神仙之說,所謂為蛇畫足。
jí rú zhōng liè yí hái, bù kě wèn yǐ, bǎi nián ér hòu, yǔ dēng lǐng shàng, yǔ kè shù zhōng liè yí yán, wú bù lèi xià rú yǔ, xiǎng jiàn dāng rì wéi chéng guāng jǐng, cǐ jí zhōng liè zhī miàn mù wǎn rán kě yù, shì bù bì wèn qí guǒ jiě tuō fǒu yě, ér kuàng mào qí wèi sǐ zhī míng zhě zāi? mù páng yǒu dān tú qián liè nǚ zhī zhǒng, yì yǐ yǐ yǒu zài yáng, fán wǔ sǐ ér dé jué, tè gào qí fù mǔ huǒ zhī, wú liú gǔ huì dì, yáng rén zàng zhī yú cǐ.
即如忠烈遺骸,不可問矣,百年而後,予登嶺上,與客述忠烈遺言,無不淚下如雨,想見當日圍城光景,此即忠烈之麵目宛然可遇,是不必問其果解脫否也,而況冒其未死之名者哉?墓旁有丹徒錢烈女之塚,亦以乙酉在揚,凡五死而得絕,特告其父母火之,無留骨穢地,揚人葬之於此。
jiāng yòu wáng yóu dìng guān zhōng huáng zūn yán yuè dōng qū dà jūn wèi zuò chuán míng āi cí.
江右王猷定、關中黃遵嚴、粵東屈大均為作傳、銘、哀詞。
gù shàng yǒu wèi jǐn biǎo zhāng zhě: yǔ wén zhōng liè xiōng dì, zì hàn lín kě chéng xià, shàng yǒu shù rén, qí hòu jiē lái jiāng dū shěng mù.
顧尚有未盡表章者:予聞忠烈兄弟,自翰林可程下,尚有數人,其後皆來江都省墓。
shì yīng huò shān shī bài, bǔ dé mào chēng zhōng liè zhě, dà jiàng fā zhì jiāng dū, lìng shǐ shì nán nǚ lái rèn zhī.
適英、霍山師敗,捕得冒稱忠烈者,大將發至江都,令史氏男女來認之。
zhōng liè zhī dì bā dì yǐ wáng, qí fū rén nián shào yǒu sè, shǒu jié, yì chū shì zhī.
忠烈之第八弟已亡,其夫人年少有色,守節,亦出視之。
dà jiàng yàn qí sè, yù qiáng qǔ zhī, fū rén zì cái ér sǐ.
大將豔其色,欲強娶之,夫人自裁而死。
shí yǐ qí chū yú dà jiàng zhī suǒ bī yě, mò gǎn wéi zhī biǎo zhāng zhě.
時以其出於大將之所逼也,莫敢為之表章者。
wū hū! zhōng liè cháng hèn kě chéng zài běi, dāng yì xìng zhī jiān, bù néng zhàng jié, chū shū jiū zhī.
嗚呼!忠烈嚐恨可程在北,當易姓之間,不能仗節,出疏糾之。
qǐ zhī shēn hòu nǎi yǒu dì fù, yǐ nǚ zǐ ér zhǒng xiōng gōng zhī yú liè hū? méi huā rú xuě, fāng xiāng bù rǎn.
豈知身後乃有弟婦,以女子而踵兄公之餘烈乎?梅花如雪,芳香不染。
yì rì yǒu zuò zhōng liè cí zhě, fù shǐ zhū gōng, liàng zài cóng sì zhī liè, dāng lìng wèi bié shì yǐ sì fū rén, fù yǐ liè nǚ yī bèi yě.
異日有作忠烈祠者,副使諸公,諒在從祀之列,當另為別室以祀夫人,附以烈女一輩也。

網友評論

* 《梅花嶺記》梅花嶺記全祖望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专题为您介绍:《梅花嶺記》 全祖望清代全祖望順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圍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勢不可為,集諸將而語之曰:“吾誓與城為殉,然侖皇中不可落於敵人之手以死,誰為我臨期成此大節者?”副將軍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 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梅花嶺記》梅花嶺記全祖望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原文,《梅花嶺記》梅花嶺記全祖望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翻译,《梅花嶺記》梅花嶺記全祖望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赏析,《梅花嶺記》梅花嶺記全祖望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阅读答案,出自《梅花嶺記》梅花嶺記全祖望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就爱诗词网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dd110.com/chengyu/643a39900538397.html

诗词类别

《梅花嶺記》梅花嶺記全祖望原文、的诗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