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瓦棺寺閣》 羅隱

唐代   羅隱 下盤空跡上雲浮,登瓦偶逐僧行步步愁。棺寺阁登
暫憩已知須用意,瓦棺漸來爭忍不回頭。寺阁赏析
煙中樹老重江晚,罗隐鐸外風輕四境秋。原文意
懶指台城更東望,翻译鵲飛龍鬥盡荒丘。和诗
分類: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頭像

羅隱(833-909),登瓦字昭諫,棺寺阁登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瓦棺唐代詩人。寺阁赏析生於公元833年(太和七年),罗隐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原文意應進士試,翻译曆七年不第。鹹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後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後,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鏐,曆任錢塘令、司勳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後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登瓦棺寺閣》羅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登瓦棺寺閣》是唐代詩人羅隱的作品。該詩寫景描繪了登上瓦棺寺閣後的種種感受與思考。

詩人首先描述了自己踏上瓦棺寺閣後的心情,形容自己身處雲霧之間,仿佛跟著一位僧人從山下步行上來,充滿憂愁。雖然在途中暫時歇息,但詩人知道自己必須繼續前行,不敢回頭。

接下來,詩人描寫了瓦棺寺閣所在地的景色。瓦棺寺閣周圍的樹木已經枯老,江水在薄霧中顯得更加沉重。風輕輕吹拂著,四方境界逐漸過渡到秋天的氣息中。

最後,詩人不願離開台城,意猶未盡,望著天空中的鵲鳥,直到它們飛離去,荒丘上的一切都變得寂靜無聲。

中文譯文:
下盤空跡上雲浮,
偶逐僧行步步愁。
暫憩已知須用意,
漸來爭忍不回頭。
煙中樹老重江晚,
鐸外風輕四境秋。
懶指台城更東望,
鵲飛龍鬥盡荒丘。

詩意和賞析:
《登瓦棺寺閣》以表現詩人心情和描繪景色為主要目的。詩人以自然景觀的變化來映射自己的思考和情緒。

在這首詩中,詩人通過描寫自己登瓦棺寺閣的經曆,表達了一種思考人生的緒,一種對時光流轉的感慨。詩人對自己的彷徨與憂愁有所自省,他明白自己必須繼續前行,而不能放棄。

詩人通過描寫瓦棺寺閣的周圍景色,表現了時間的流逝和景物的凋零。樹木老去、江水沉重、風輕飄逝,這些形象都是在表現時光的無情流逝,以及對生命的追問。同時,也增加了詩中的寂靜和哀愁。

最後,詩人的目光落在台城上,他並不願意離開,希望能繼續遠眺。這種情感表現了詩人對美好和希望的向往,同時也表現了人生往事的終結和無常。

總體而言,《登瓦棺寺閣》以獨特的意象和抒情語言,表現了詩人對時間流逝、生命意義和人生追求的思考。同時,景物描寫也增加了詩中的餘情和意境,表達了一種對於美好和寂寞的共鳴。

* 此內容來自古詩詞愛好者,僅供參考

《登瓦棺寺閣》羅隱 拚音讀音參考

dēng wǎ guān sì gé
登瓦棺寺閣

xià pán kōng jī shàng yún fú, ǒu zhú sēng xíng bù bù chóu.
下盤空跡上雲浮,偶逐僧行步步愁。
zàn qì yǐ zhī xū yòng yì,
暫憩已知須用意,
jiàn lái zhēng rěn bù huí tóu.
漸來爭忍不回頭。
yān zhōng shù lǎo zhòng jiāng wǎn, duó wài fēng qīng sì jìng qiū.
煙中樹老重江晚,鐸外風輕四境秋。
lǎn zhǐ tái chéng gèng dōng wàng, què fēi lóng dòu jǐn huāng qiū.
懶指台城更東望,鵲飛龍鬥盡荒丘。

網友評論

* 《登瓦棺寺閣》登瓦棺寺閣羅隱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专题为您介绍:《登瓦棺寺閣》 羅隱唐代羅隱下盤空跡上雲浮,偶逐僧行步步愁。暫憩已知須用意,漸來爭忍不回頭。煙中樹老重江晚,鐸外風輕四境秋。懶指台城更東望,鵲飛龍鬥盡荒丘。分類:作者簡介(羅隱)羅隱833-909), 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登瓦棺寺閣》登瓦棺寺閣羅隱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原文,《登瓦棺寺閣》登瓦棺寺閣羅隱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翻译,《登瓦棺寺閣》登瓦棺寺閣羅隱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赏析,《登瓦棺寺閣》登瓦棺寺閣羅隱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阅读答案,出自《登瓦棺寺閣》登瓦棺寺閣羅隱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就爱诗词网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dd110.com/chengyu/571d39903243444.html

诗词类别

《登瓦棺寺閣》登瓦棺寺閣羅隱原文的诗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