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 司馬光

宋代   司馬光 節物正防秋,塞上塞上司马诗意關山落葉稠。光原
霜風壯金鼓,文翻霧氣濕旌裘。译赏
未得西羌滅,析和終為大漢羞。塞上塞上司马诗意
慚非班定遠,光原棄筆取封侯。文翻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頭像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译赏字君實,析和號迂叟,塞上塞上司马诗意陝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光原《宋史》,文翻《辭海》等明確記載,译赏世稱涑水先生。析和生於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諡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曆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曆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塞上》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塞上》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司馬光。這首詩描繪了秋天的邊塞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和自己的無奈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節物正防秋,關山落葉稠。
霜風壯金鼓,霧氣濕旌裘。
未得西羌滅,終為大漢羞。
慚非班定遠,棄筆取封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邊塞秋景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運用象征手法,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和對自己無法改變現狀的無奈之情。

首先,詩中的"節物正防秋,關山落葉稠"描繪了秋天邊塞的景象。"節物正防秋"意味著秋天已經到來,而"關山落葉稠"則形象地描繪了邊塞地區樹葉紛紛飄落的景象,暗示著歲月的流轉和邊塞的荒涼。

接著,詩中的"霜風壯金鼓,霧氣濕旌裘"運用了象征手法,通過描繪軍隊行進的景象來表達國家的危機感。"霜風壯金鼓"暗示著軍隊在嚴寒中奮勇前行,而"霧氣濕旌裘"則暗示著戰爭中的艱辛和困苦。

然後,詩中的"未得西羌滅,終為大漢羞"表達了作者對國家未能征服西羌的遺憾和對國家麵臨羞辱的擔憂。西羌是當時邊塞地區的一個敵對勢力,作者希望大漢能夠征服他們,但現實卻讓他感到失望和羞愧。

最後,詩中的"慚非班定遠,棄筆取封侯"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無法改變現狀的無奈之情。班定遠是一個曆史上的名將,而作者自己則感到慚愧,認為自己無法像班定遠那樣為國家立下功勳,隻能放棄文筆,寄希望於通過其他途徑來獲得功名和地位。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邊塞秋景和運用象征手法,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和自己的無奈之情。它展現了作者對國家榮辱的關切和對自身能力的懷疑,同時也反映了邊塞地區的艱苦環境和戰爭的殘酷現實。

* 此內容來自古詩詞愛好者,僅供參考

《塞上》司馬光 拚音讀音參考

sāi shàng
塞上

jié wù zhèng fáng qiū, guān shān luò yè chóu.
節物正防秋,關山落葉稠。
shuāng fēng zhuàng jīn gǔ, wù qì shī jīng qiú.
霜風壯金鼓,霧氣濕旌裘。
wèi dé xī qiāng miè, zhōng wèi dà hàn xiū.
未得西羌滅,終為大漢羞。
cán fēi bān dìng yuǎn, qì bǐ qǔ fēng hóu.
慚非班定遠,棄筆取封侯。

網友評論


* 《塞上》塞上司馬光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专题为您介绍:《塞上》 司馬光宋代司馬光節物正防秋,關山落葉稠。霜風壯金鼓,霧氣濕旌裘。未得西羌滅,終為大漢羞。慚非班定遠,棄筆取封侯。分類:作者簡介(司馬光)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 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塞上》塞上司馬光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原文,《塞上》塞上司馬光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翻译,《塞上》塞上司馬光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赏析,《塞上》塞上司馬光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阅读答案,出自《塞上》塞上司馬光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就爱诗词网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dd110.com/chengyu/361e39963557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