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張說

唐代   張說 巴陵一望洞庭秋,送梁山作赏析日見孤峰水上浮。自洞作送张说
聞道神仙不可接,庭山心隨湖水共悠悠。梁自
分類: 送別

作者簡介(張說)

張說頭像

張說(667年~730年) 唐代文學家,洞庭詩人,原文意政治家。翻译字道濟,和诗一字說之。送梁山作赏析原籍範陽(今河北涿縣),自洞作送张说世居河東(今山西永濟),庭山徙家洛陽。梁自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翻譯及注釋

翻譯
放眼遙望巴陵地區洞庭湖一帶的洞庭秋景,成天看到的原文意就是這孤獨的君山漂浮在水中。
傳說這君山上曾居住著神仙可惜未能得見,翻译我的心潮隨著那蕩漾的湖水綿遠悠長。

注釋
⑴梁六:即梁知微,時為潭州(今湖南長沙)刺史,途徑嶽陽入朝。洞庭山:即君山,位於嶽陽市西南的洞庭湖中,風景秀麗。
⑵巴陵:郡名,即嶽州,今湖南嶽陽。
⑶孤峰:指洞庭山,即君山。
⑷神仙:指湘君、湘夫人等傳說中的神仙。《拾遺記》:“其下有金堂數百間,玉女居之。”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創作背景

  這是作者謫居嶽州(即巴陵,今嶽陽)的送別之作。梁六為作者友人潭州(今湖南長沙)刺史梁知微,時途經嶽州入朝,遂有與詩人的相遇。當時作者被貶為嶽州刺史,在為梁知微舉行的送別宴會上創作此詩。洞庭山(君山)靠巴陵很近,所以題雲“自洞庭山”相送。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賞析

  此詩載於《全唐詩》卷八十九。下麵是李白研究學會理事、四川詩詞學會理事、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周嘯天先生對此詩的賞析。

  嚴羽有一段論詩名言:“盛唐詩人惟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瑩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滄浪詩話》)離了具體作品,這話似玄乎其玄;一當聯係實際,便覺精辟深至。且以張說這首標誌七絕進入盛唐的力作來解剖一下。

  這是送別之作。詩中送別之意,若不從興象風神求之,那真是“無跡可求”的。

  謫居送客,看征帆遠去,該是極其淒婉的懷抱(《唐才子傳》謂張說“晚謫嶽陽,詩益淒婉”)。“天涯一望斷人腸”(孟浩然),首句似乎正要這麽說。但隻說到“巴陵一望”,後三字忽然咽了下去,成了“洞庭秋”,純乎是即目所見之景了。這寫景不渲染、不著色,隻是簡淡。然而它能令人聯想到“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楚辭·九歌·湘夫人》)的情景,如見湖上秋色,從而體味到“巴陵一望”中“目眇眇兮愁予”的情懷。這不是景中具意麽,隻是“不可湊泊”,難以尋繹罷了。

  氣蒸雲夢、波撼嶽陽的洞庭湖上,有座美麗的君山,日日與它見麵,感覺也許不那麽新鮮。但在送人的今天看來,是異樣的。說穿來就是愈覺其“孤”。否則何以不說“日見‘青山’水上浮”呢。若要說這“孤峰”就是詩人在自譬,倒未見得。其實何須用意,隻要帶了“有色眼鏡”觀物,物必著我之色彩。因此,由峰之孤足見送人者心情之孤。“詩有天機,待時而發,觸物而成,雖幽尋苦索,不易得也”(《四溟詩話》),卻於有意無意得之。

  關於君山傳說很多,一說它是湘君姊妹遊息之所(“疑是水仙梳洗處”),一說“其下有金堂數百間,玉女居之”(《拾遺記》),這些神仙荒忽之說,使本來實在的君山變得有幾分縹緲。“水上浮”的“浮”字,除了表現湖水動蕩給人的實感,也微妙傳達這樣一種迷離撲朔之感。

  詩人目睹君山,心接傳說,不禁神馳。三句遂由實寫轉虛寫,由寫景轉抒情。從字麵上似離送別題意益遠,然而,“聞道神仙——不可接”所流露的一種難以追攀的莫名惆悵,與別情當有微妙的關係。作者同時送同一人作的《嶽州別梁六入朝》雲:“夢見長安陌,朝宗實盛哉!”也有同一種欽羨莫及之情。送人入朝原不免觸動謫宦之感,而去九重帝居的人,在某種意義上也算“登仙”。說“夢見長安陌”是實寫,說“神仙不可接”則頗涉曲幻。羨仙乎?戀闕乎?“詩以神行,使人得其意於言之外,若遠若近,若無若有”(屈紹隆《粵遊雜詠》),這也就是所謂盛唐興象風神的表現。

  神仙之說是那樣虛無縹緲,洞庭湖水是如此廣遠無際,詩人不禁心事浩茫,與湖波俱遠。豈止“神仙不可接”而已,眼前,友人的征帆已“隨湖水”而去,變得“不可接”了,自己的心潮不禁隨湖水一樣悠悠不息。“心隨湖水共悠悠”,這個“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結尾,令人聯想到“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而用意更為隱然;叫人聯想到“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王維),比義卻不那麽明顯。濃厚的別情渾融在詩境中,“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死扣不著,妙悟得出。借葉夢得的話來說,此詩之妙“正在無所用意,猝然與景相遇,借以成章,不假繩削,故非常情能到”(《石林詩話》)。

  胡應麟認為此詩“句格成就,漸入盛唐”,他所作的評價是公允的。七絕的“初唐標格”結句“多為對偶所累,成半律詩”(《升庵詩話》),此詩則通體散行,風致天然,“惟在興趣”,全是盛唐氣象了。作者張說不僅是開元名相,也是促成文風轉變的關鍵人物。其律詩“變沈宋典整前則,開高岑後矯清規”,亦繼往而開來。而此詩則又是七絕由初入盛裏程碑式的作品。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張說 拚音讀音參考

sòng liáng liù zì dòng tíng shān zuò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bā líng yī wàng dòng tíng qiū, rì jiàn gū fēng shuǐ shàng fú.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見孤峰水上浮。
wén dào shén xiān bù kě jiē, xīn suí hú shuǐ gòng yōu yōu.
聞道神仙不可接,心隨湖水共悠悠。

網友評論

*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送梁六自洞庭山作張說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专题为您介绍:《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張說唐代張說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見孤峰水上浮。聞道神仙不可接,心隨湖水共悠悠。分類:送別作者簡介(張說)張說(667年~730年) 唐代文學家,詩人,政治家。字道濟,一字說之。原籍 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送梁六自洞庭山作張說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原文,《送梁六自洞庭山作》送梁六自洞庭山作張說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翻译,《送梁六自洞庭山作》送梁六自洞庭山作張說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赏析,《送梁六自洞庭山作》送梁六自洞庭山作張說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阅读答案,出自《送梁六自洞庭山作》送梁六自洞庭山作張說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就爱诗词网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dd110.com/chengyu/992f39865724395.html

诗词类别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送梁六自洞庭的诗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