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靜照禪師塔》 王安石

宋代   王安石 簡老已歸黃土陌,书静师塔书静师塔石原诗意淵師今作白頭翁。照禅照禅
百憂三十餘年事,王安文翻陳跡山林草野中。译赏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頭像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析和字介甫,书静师塔书静师塔石原诗意號半山,照禅照禅諡文,王安文翻封荊國公。译赏世人又稱王荊公。析和漢族,书静师塔书静师塔石原诗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照禅照禅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王安文翻思想家、译赏文學家、析和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於《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書靜照禪師塔》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書靜照禪師塔》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書靜照禪師塔,
朝朝見此石頭,
山間多世鬆柏,
林下一僧獨佇。

百憂三十餘年事,
陳跡山林草野中,
淵師已歸黃土陌,
今作白頭翁。

中文譯文:
靜靜地書寫在禪師的塔上,
每天早晨都能見到這塊石頭,
山中有許多經曆了多個世紀的鬆柏樹,
林下隻有一位僧侶獨自站立。

數十年來,我承受了許多憂愁與煩惱,
在山林和草原中留下了我的足跡,
深深的師長已經歸於塵土之中,
如今成為了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由宋代文學家王安石所作,以描繪禪師塔和自己的內心感悟為主題。詩人通過描述書寫在禪師塔上的靜謐場景,表達了對禪宗思想的敬仰和追求。

詩中的禪師塔象征著禪宗智慧的象征,它靜靜地存在於山中,象征著禪修者內心的寧靜。詩人每天早晨都能見到這塊石頭,顯示了他對禪修生活的執著和堅持。

詩人進一步描述了山中的鬆柏樹,這些樹木經曆了多個世紀的風雨,象征著修行者的堅韌和持久。而林下的獨立僧侶則凸顯了禪修者的孤獨與專注。

詩的後半部分,王安石表達了自己多年來承受的憂愁和煩惱,他在山林和草原中留下了自己的足跡,這是他修行的見證。淵師已經歸於塵土之中,成為了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這象征著時間的流轉和人生的無常。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禪修者對內心寧靜和智慧的追求,同時也表達了對時間的思考和對生命的思索。通過描繪禪師塔和自然景觀,詩人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寂靜而深思的境界,引發人們對生命和修行的思考。

* 此內容來自古詩詞愛好者,僅供參考

《書靜照禪師塔》王安石 拚音讀音參考

shū jìng zhào chán shī tǎ
書靜照禪師塔

jiǎn lǎo yǐ guī huáng tǔ mò, yuān shī jīn zuò bái tóu wēng.
簡老已歸黃土陌,淵師今作白頭翁。
bǎi yōu sān shí yú nián shì, chén jī shān lín cǎo yě zhōng.
百憂三十餘年事,陳跡山林草野中。

網友評論


* 《書靜照禪師塔》書靜照禪師塔王安石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专题为您介绍:《書靜照禪師塔》 王安石宋代王安石簡老已歸黃土陌,淵師今作白頭翁。百憂三十餘年事,陳跡山林草野中。分類:作者簡介(王安石)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 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書靜照禪師塔》書靜照禪師塔王安石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原文,《書靜照禪師塔》書靜照禪師塔王安石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翻译,《書靜照禪師塔》書靜照禪師塔王安石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赏析,《書靜照禪師塔》書靜照禪師塔王安石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阅读答案,出自《書靜照禪師塔》書靜照禪師塔王安石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就爱诗词网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dd110.com/chengyu/991d39899257726.html

诗词类别

《書靜照禪師塔》書靜照禪師塔王安的诗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