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居》 林逋

宋代   林逋 浩然巾杖立秋鍾,寺居寺居赏析院舍門門細徑通。林逋
柏子有芽生塔地,原文意鶴毛無響墮廊風。翻译
閑棲已合稱高士,和诗清論除非對遠公。寺居寺居赏析
不厭浮塵擬何了,林逋片心難舍此緣中。原文意
分類:

作者簡介(林逋)

林逋頭像

林逋(967一1028)字君複,翻译漢族,和诗浙江大裏黃賢村人(一說杭州錢塘)。寺居寺居赏析幼時刻苦好學,林逋通曉經史百家。原文意書載性孤高自好,翻译喜恬淡,和诗勿趨榮利。長大後,曾漫遊江淮間,後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常駕小舟遍遊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每逢客至,叫門童子縱鶴放飛,林逋見鶴必棹舟歸來。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1028年(天聖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喪盡禮。宋仁宗賜諡“和靖先生”。

《寺居》林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寺居》是宋代詩人林逋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寺廟中的居住環境和內心感受。

詩中的第一句“浩然巾杖立秋鍾”表達了詩人在寺廟中靜靜地站立,聆聽著秋天的鍾聲。這裏的“浩然”意味著宏大、廣闊,巾杖則象征著詩人的身份和修行。整個景象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

接下來的兩句“院舍門門細徑通,柏子有芽生塔地”描述了寺廟內部的景色。院子的門門都通向狹窄的小徑,而柏樹上的新芽則生長在塔的周圍。這些細節描繪了寺廟的寧靜和生機。

第四句“鶴毛無響墮廊風”通過描寫鶴毛沒有聲音地飄落在走廊上的風中,進一步強調了詩人所處的環境的寧靜和靜謐。

接下來的兩句“閑棲已合稱高士,清論除非對遠公”表達了詩人對修行者的向往和敬仰。詩人認為隻有與遠離塵囂的高人交流,才能真正談論清淨的道理。

最後兩句“不厭浮塵擬何了,片心難舍此緣中”表達了詩人對塵世的厭倦和對寺廟生活的眷戀。詩人感歎自己無法擺脫塵世的紛擾,同時也難以割舍對寺廟生活的情感紐帶。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寺廟的景色和表達詩人的內心感受,展現了對寧靜、修行和遠離塵囂的向往。它傳達了一種對清淨生活的追求和對塵世的厭倦,同時也表達了對寺廟生活的眷戀和難舍之情。

* 此內容來自古詩詞愛好者,僅供參考

《寺居》林逋 拚音讀音參考

sì jū
寺居

hào rán jīn zhàng lì qiū zhōng, yuàn shě mén mén xì jìng tōng.
浩然巾杖立秋鍾,院舍門門細徑通。
bǎi zi yǒu yá shēng tǎ dì, hè máo wú xiǎng duò láng fēng.
柏子有芽生塔地,鶴毛無響墮廊風。
xián qī yǐ hé chēng gāo shì, qīng lùn chú fēi duì yuǎn gōng.
閑棲已合稱高士,清論除非對遠公。
bù yàn fú chén nǐ hé le, piàn xīn nán shè cǐ yuán zhōng.
不厭浮塵擬何了,片心難舍此緣中。

網友評論


* 《寺居》寺居林逋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专题为您介绍:《寺居》 林逋宋代林逋浩然巾杖立秋鍾,院舍門門細徑通。柏子有芽生塔地,鶴毛無響墮廊風。閑棲已合稱高士,清論除非對遠公。不厭浮塵擬何了,片心難舍此緣中。分類:作者簡介(林逋)林逋967一1028)字君複 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寺居》寺居林逋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原文,《寺居》寺居林逋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翻译,《寺居》寺居林逋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赏析,《寺居》寺居林逋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阅读答案,出自《寺居》寺居林逋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就爱诗词网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dd110.com/chengyu/986c39891766386.html

诗词类别

《寺居》寺居林逋原文、翻譯、賞析的诗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