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吏列傳序》 司馬遷

兩漢   司馬遷 孔子曰:“導之以政,酷吏齊之以刑,列传吏列民免而無恥。序酷析和
導之以德,传序齊之以禮,司马诗意有恥且格。迁原
”老氏稱:“上德不德,文翻是译赏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酷吏以無德。
”“法令滋章,列传吏列盜賊多有。序酷析和
”太史公曰:信哉是传序言也!法令者治之具,司马诗意而非製治清濁之源也。迁原
昔天下之網嚐密矣然奸偽萌起,文翻其極也,上下相遁,至於不振當是之時,吏治若救火揚沸,非武健嚴酷,惡能勝其任而愉快乎!言道德者,溺其職矣。
故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下士聞道大笑之”。
非虛言也。
漢興,破觚而為圜,斫雕而為樸,網漏於吞舟之魚,而吏治,不至於奸,黎民艾安。
由是觀之,在彼不在此。
分類: 古文觀止序文議論

作者簡介(司馬遷)

司馬遷頭像

司馬遷(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一說龍門(今山西河津)人。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曆史之父。司馬遷早年受學於孔安國、董仲舒,漫遊各地,了解風俗,采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繼承父業,著述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酷吏列傳序翻譯及注釋

翻譯
  孔子說:“用政令來引導百姓,用刑法來整治百姓,百姓雖能免於犯罪,但無羞恥之心。用道德教導百姓,用禮教來統一他們的言行,百姓們就既懂得羞恥又能使人心歸服。”老子說:“最有道德的人,從不標榜自己有德,因此才真正具有道德;道德低下的人標榜自己沒有離失道德,所以他並不真正具有道德。法令愈加嚴酷,盜賊就愈多。”太史公說:這些說得都對!法律是治理國家的工具,但不是治理好壞的本源。從前在秦朝時國家的法網很嚴密,但是奸詐欺偽的事經常發生,最為嚴重的時候,上下互相推諉責任,以致於國家無法振興。在當時,官吏用法治,就好像抱薪救火、揚湯止沸一樣無濟於事;倘不采取強硬嚴酷的手段,如何能勝任其職而心情愉快呢?在此種情況下,一味講道德的人便要失職了。所以孔子說:“審理案件我和別人一樣,所不同的是一定要使案件不再發生!”老子說:“下愚之人聽人講起道德就大笑。”這不是假話。漢朝初年,修改嚴厲的刑法,改為寬鬆的刑法,廢除法律繁雜之文,改為簡約樸實的條文,法網寬得能漏掉吞舟的大魚,而官吏的政績卻很顯著,使得百姓不再有奸邪的行為,百姓平安無事。由此看來,治理國家的關鍵在於道德,而不是嚴酷的刑法。

注釋
以下所引的幾句話出自《論語·為政》篇。
②導:引導。《論語》作“道”,通“導”。政:政令。
③齊:整齊。此為約束之意。
④免:免於死罪。
⑤格:革。此言百姓革除壞毛病而走上正路。按程樹德《論語集釋》引黃式三語曰:“格、革,音義並同,當訓為革。”
⑥老氏:指老子李耳。以下引文前四句出自《老子》第三十八章,後二句出自《老子》第五十七章。
⑦上德:具有高尚道德的人。不德:不表現為形式上的德。按陳鼓應《老子注譯及評介》:“上德的人,因任自然,不表現為形式上的德。”是以:因此。有德:實際上是有德的。
⑧下德:道德低下的人。不失德:竟謂執守形式上的德。無德:沒有實際的德。
⑨滋章:越發嚴酷。章,通“彰”,此為森嚴酷烈的意思。
⑩信哉:可信啊。是言:這些話。
(11)具:工具。製治:管理政治。清:政治清明。濁:政治汙濁。
(12)昔:從前。此指秦朝。網:法網。
(13)奸邪:奸邪欺詐。萌起:不斷產生。
(14)極:極點,指情況最嚴重之時。
(15)遁:欺瞞。
(16)振:振作。
(17)救火揚沸:意謂無濟於事。按“救火”是負薪救火。“揚沸”。是揚湯(熱水)止沸(熱水)。
(18)武健:強健有力。嚴酷:指嚴厲的法令。
(19)惡:何。
(20)溺其職:喪失其職。
(21)聽訟:判案。按此三句出自《論語·顏淵》篇。吾:孔丘自稱。猶人:與別人相等。
(22)下士:愚蠢淺陋的人。按此句出自《老子》第四十一章。
(23)觚(gū,姑):古代有梭角的酒器。圜(yuán,元):通“圓”。按這句喻漢代的法製較秦代有重大變化。
(24)斫(zhuó,濁):砍削。雕:指雕刻的花紋。樸(pǔ,仆):本。此指本來的狀態。此句說漢代法律重視本質,不重形式。
(25)吞舟之魚:指大魚。此句言漢法寬疏。
(26)吏治:官吏的治績。:純厚盛美。
(27)艾(yì,義)安:太平無事。艾,通“乂”。
(28)彼:指寬厚。此:指酷刑。

酷吏列傳序賞析

  司馬遷親身受過酷吏的殘害。本文是《酷吏列傳》的序,表明了司馬遷反對嚴刑峻法,實行德政的主張。這篇序言可分為三層:第一層用孔子、老子的話,闡明了道義的重要作用。第二層從“太史公曰”到“非虛言也”,作者充分肯定了孔子、老子的觀點,並進一步發展了自己反對嚴刑峻法的主張。第三層從“漢興”到結尾,用漢初刑法寬簡、風氣淳厚、百姓平安的事實,從正麵證明德治的重要性。這篇序文的結構很嚴謹,尤其是前後呼應,善於運用對比手法。文章一開頭先引用孔子和老子的話,提出論點,然後用暴秦的事實來論證這一論點。接著再一次引用孔子和老子的話來闡明自己的觀點。最後以漢初的事例正麵論證自已的觀點,得出“在彼不在此”的結論。漢初的事例與秦亡的史實,形成鮮明對比,暗中又與武帝時的弊政形成對比,還與篇首孔子、老子的觀點相呼應。全文論點與論據緊密配合,層層深入。太史公是不讚成用嚴刑峻法和酷吏來治國的,於是他在開篇就引用了孔子的話。太史公認為,法令刑法隻不過是治理國家的一個工具,並不是把國家治理得好的根源!

《酷吏列傳序》司馬遷 拚音讀音參考

kù lì liè zhuàn xù
酷吏列傳序

kǒng zǐ yuē:" dǎo zhī yǐ zhèng, qí zhī yǐ xíng, mín miǎn ér wú chǐ.
孔子曰:“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
dǎo zhī yǐ dé, qí zhī yǐ lǐ, yǒu chǐ qiě gé.
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 lǎo shì chēng:" shàng dé bù dé, shì yǐ yǒu dé xià dé bù shī dé, shì yǐ wú dé.
”老氏稱:“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 fǎ lìng zī zhāng, dào zéi duō yǒu.
”“法令滋章,盜賊多有。
" tài shǐ gōng yuē: xìn zāi shì yán yě! fǎ lìng zhě zhì zhī jù, ér fēi zhì zhì qīng zhuó zhī yuán yě.
”太史公曰:信哉是言也!法令者治之具,而非製治清濁之源也。
xī tiān xià zhī wǎng cháng mì yǐ rán jiān wěi méng qǐ, qí jí yě, shàng xià xiāng dùn, zhì yú bù zhèn dàng shì zhī shí, lì zhì ruò jiù huǒ yáng fèi, fēi wǔ jiàn yán kù, è néng shèng qí rèn ér yú kuài hū! yán dào dé zhě, nì qí zhí yǐ.
昔天下之網嚐密矣然奸偽萌起,其極也,上下相遁,至於不振當是之時,吏治若救火揚沸,非武健嚴酷,惡能勝其任而愉快乎!言道德者,溺其職矣。
gù yuē" tīng sòng, wú yóu rén yě, bì yě shǐ wú sòng hū.
故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 xià shì wén dào dà xiào zhī".
”“下士聞道大笑之”。
fēi xū yán yě.
非虛言也。
hàn xìng, pò gū ér wèi huán, zhuó diāo ér wèi pǔ, wǎng lòu yú tūn zhōu zhī yú, ér lì zhì, bù zhì yú jiān, lí mín ài ān.
漢興,破觚而為圜,斫雕而為樸,網漏於吞舟之魚,而吏治,不至於奸,黎民艾安。
yóu shì guān zhī, zài bǐ bù zài cǐ.
由是觀之,在彼不在此。

網友評論

* 《酷吏列傳序》酷吏列傳序司馬遷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专题为您介绍:《酷吏列傳序》 司馬遷兩漢司馬遷孔子曰:“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老氏稱:“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法令滋章,盜賊多有。”太史公曰:信哉是 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酷吏列傳序》酷吏列傳序司馬遷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原文,《酷吏列傳序》酷吏列傳序司馬遷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翻译,《酷吏列傳序》酷吏列傳序司馬遷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赏析,《酷吏列傳序》酷吏列傳序司馬遷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阅读答案,出自《酷吏列傳序》酷吏列傳序司馬遷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就爱诗词网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dd110.com/chengyu/971e39867896247.html

诗词类别

《酷吏列傳序》酷吏列傳序司馬遷原的诗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