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蕪湖至觀頭橋》 梅堯臣

宋代   梅堯臣 江口泊來久,离芜菰蒲長舊苗。湖至
爭雛洲鵲鬥,桥离遺子浦魚跳。芜湖文翻
宿岸欣逢戍,至观歸船競趁潮。头桥
時時望鄉樹,梅尧已恨白雲遙。臣原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頭像

梅堯臣(1002~1060)字聖俞,译赏世稱宛陵先生,析和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诗意漢族,离芜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湖至宣城古稱宛陵,桥离世稱宛陵先生。芜湖文翻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後,於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並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離蕪湖至觀頭橋》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離蕪湖至觀頭橋》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江口停泊已久,菰蒲長出苗芽。
爭鬥的鵲鳥在雛洲上,遺落的魚兒在浦口跳躍。
在岸邊過夜,欣喜地遇到了戍卒,回程的船隻競相乘潮而行。
時常望著故鄉的樹木,已經對遠方的白雲感到遺憾。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離開蕪湖,沿江而行至觀頭橋的情景。詩中通過描寫江口停泊已久的景象,表達了作者漫長的旅途。菰蒲長出苗芽,象征著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延續。爭鬥的鵲鳥和跳躍的魚兒,展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競爭和活力。作者在岸邊過夜時,欣喜地遇到了戍卒,這體現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和渴望回家的心情。最後,作者時常望著故鄉的樹木,對遠方的白雲感到遺憾,表達了對離鄉之苦的感歎和對家鄉的眷戀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作者旅途中的景色和內心的感受。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自然相融合,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和對離鄉之苦的感歎。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如江口停泊與菰蒲長出苗芽、爭鬥的鵲鳥與跳躍的魚兒等,使詩詞更加生動有趣。同時,通過描寫戍卒和回程的船隻,詩人展示了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懷和幫助,傳遞了一種溫暖和團結的情感。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 此內容來自古詩詞愛好者,僅供參考

《離蕪湖至觀頭橋》梅堯臣 拚音讀音參考

lí wú hú zhì guān tóu qiáo
離蕪湖至觀頭橋

jiāng kǒu pō lái jiǔ, gū pú zhǎng jiù miáo.
江口泊來久,菰蒲長舊苗。
zhēng chú zhōu què dòu, yí zi pǔ yú tiào.
爭雛洲鵲鬥,遺子浦魚跳。
sù àn xīn féng shù, guī chuán jìng chèn cháo.
宿岸欣逢戍,歸船競趁潮。
shí shí wàng xiāng shù, yǐ hèn bái yún yáo.
時時望鄉樹,已恨白雲遙。

網友評論


* 《離蕪湖至觀頭橋》離蕪湖至觀頭橋梅堯臣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专题为您介绍:《離蕪湖至觀頭橋》 梅堯臣宋代梅堯臣江口泊來久,菰蒲長舊苗。爭雛洲鵲鬥,遺子浦魚跳。宿岸欣逢戍,歸船競趁潮。時時望鄉樹,已恨白雲遙。分類:作者簡介(梅堯臣)梅堯臣1002~1060)字聖俞,世稱宛陵先 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離蕪湖至觀頭橋》離蕪湖至觀頭橋梅堯臣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原文,《離蕪湖至觀頭橋》離蕪湖至觀頭橋梅堯臣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翻译,《離蕪湖至觀頭橋》離蕪湖至觀頭橋梅堯臣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赏析,《離蕪湖至觀頭橋》離蕪湖至觀頭橋梅堯臣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阅读答案,出自《離蕪湖至觀頭橋》離蕪湖至觀頭橋梅堯臣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就爱诗词网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dd110.com/chengyu/944c39897331152.html

诗词类别

《離蕪湖至觀頭橋》離蕪湖至觀頭橋的诗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