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陵君救趙論》 唐順之

明代   唐順之 論者以竊符為信陵君之罪,信陵信陵析和餘以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君救君救
夫強秦之暴亟矣,赵论赵论之原今悉兵以臨趙,唐顺趙必亡。文翻
趙,译赏魏之障也。诗意
趙亡,信陵信陵析和則魏且為之後。君救君救
趙、赵论赵论之原魏,唐顺又楚、文翻燕、译赏齊諸國之障也,诗意趙、信陵信陵析和魏亡,則楚、燕、齊諸國為之後。
天下之勢,未有岌岌於此者也。
故救趙者,亦以救魏;救一國者,亦以救六國也。
竊魏之符以紓魏之患,借一國之師以分六國之災,夫奚不可者?然則信陵果無罪乎?曰:又不然也。
餘所誅者,信陵君之心也。
信陵一公子耳,魏固有王也。
趙不請救於王,而諄諄焉請救於信陵,是趙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
平原君以婚姻激信陵,而信陵亦自以婚姻之故,欲急救趙,是信陵知有婚姻,不知有王也。
其竊符也,非為魏也,非為六國也,為趙焉耳。
非為趙也,為一平原君耳。
使禍不在趙,而在他國,則雖撤魏之障,撤六國之障,信陵亦必不救。
使趙無平原,而平原亦非信陵之姻戚,雖趙亡,信陵亦必不救。
則是趙王與社稷之輕重,不能當一平原公子,而魏之兵甲所恃以固其社稷者,隻以供信陵君一姻戚之用。
幸而戰勝,可也,不幸戰不勝,為虜於秦,是傾魏國數百年社稷以殉姻戚,吾不知信陵何以謝魏王也。
夫竊符之計,蓋出於侯生,而如姬成之也。
侯生教公子以竊符,如姬為公子竊符於王之臥內,是二人亦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
餘以為信陵之自為計,曷若以唇齒之勢激諫於王,不聽,則以其欲死秦師者而死於魏王之前,王必悟矣。
侯生為信陵計,曷若見魏王而說之救趙,不聽,則以其欲死信陵君者而死於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
如姬有意於報信陵,曷若乘王之隙而日夜勸之救,不聽,則以其欲為公子死者而死於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
如此,則信陵君不負魏,亦不負趙;二人不負王,亦不負信陵君。
何為計不出此?信陵知有婚姻之趙,不知有王。
內則幸姬,外則鄰國,賤則夷門野人,又皆知有公子,不知有王。
則是魏僅有一孤王耳。
嗚呼!自世之衰,人皆習於背公死黨之行而忘守節奉公之道,有重相而無威君,有私仇而無義憤,如秦人知有穰侯,不知有秦王,虞卿知有布衣之交,不知有趙王,蓋君若贅旒久矣。
由此言之,信陵之罪,固不專係乎符之竊不竊也。
其為魏也,為六國也,縱竊符猶可。
其為趙也,為一親戚也,縱求符於王,而公然得之,亦罪也。
雖然,魏王亦不得無罪也。
兵符藏於臥內,信陵亦安得竊之?信陵不忌魏王,而徑請之如姬,其素窺魏王之疏也;如姬不忌魏王,而敢於竊符,其素恃魏王之寵也。
木朽而蛀生之矣。
古者人君持權於上,而內外莫敢不肅。
則信陵安得樹私交於趙?趙安得私請救於信陵?如姬安得銜信陵之恩?信陵安得賣恩於如姬?履霜之漸,豈一朝一夕也哉!由此言之,不特眾人不知有王,王亦自為贅旒也。
故信陵君可以為人臣植黨之戒,魏王可以為人君失權之戒。
《春秋》書葬原仲、翬帥師。
嗟夫!聖人之為慮深矣! 分類: 古文觀止史論

作者簡介(唐順之)

唐順之頭像

唐順之(公元1507~1560)字應德,一字義修,號荊川。漢族,武進(今屬江蘇常州)人。明代儒學大師、軍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進)城內青果巷易書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會試第一,官翰林編修,後調兵部主事。當時倭寇屢犯沿海,唐順之以兵部郎中督師浙江,曾親率兵船於崇明破倭寇於海上。升右僉都禦史,巡撫鳳陽,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禎時追諡襄文。學者稱"荊川先生"。

信陵君救趙論翻譯及注釋

翻譯
  評論者拿盜竊兵符一事做為信陵君的罪過,我認為憑這一點還夠不上拿來責罪於信陵君的哩。那強勁的秦國 暴虐到極點了,如今把其所有的兵力來壓於趙國 ,趙國肯定會滅亡。趙國是魏國的屏障,趙國亡了,那麽魏國將要步其後塵;趙國與魏國,又是楚、燕、齊各國的屏障,趙、魏亡了,那麽楚、燕、齊各國就得步其後塵了。天下的形勢,再沒有岌岌可危到像當時一樣的了。因此,救趙國,也就是用以救魏國;救這一個國家,也就是用以救六個國家啊。盜竊魏國的兵符來解脫魏國的禍患,借用一國的軍隊來分擔六國的災難,這有什麽不可以的!

  那麽信陵君真的沒有罪過嗎?回答是:這話又不對了。我所責備的,是信陵君的心啊!

  信陵君不過是一個王室公子罷了 ,魏國自有其君王的嘛。趙國不請求於魏王,而不斷地懇切求救於信陵君,這說明趙國隻知道有信陵君,不知道還有個魏王呢。平原君用親戚情分來激將信陵君,而信陵君也自己為了親戚的原故,想急於救趙,這說明信陵君隻知道有自己的親戚,不知道還有個君王。他的盜竊兵符,不是為了魏國,不是為了六國,而是為了趙國才如此;其實也不是為了趙國,隻是為了一個平原君罷了。假使禍患不在趙國,而在其他國家,即使撤銷了魏國的屏障,撤銷了六國的屏障,信陵君也必然不會去救他的。假使趙國沒有平原君,或者平原君不是信陵君的親戚,縱然趙國亡了,信陵君也必然不會救他的。這就是說趙王及其國家的輕重,不能比得上一個平原公子;而且魏國的軍備原是依靠它來鞏固自己的國家的,如今卻拿來供信陵君的一個親戚使用了。幸而戰勝了,還算是可以的;如果不幸而戰不勝,做了秦國的俘虜,就是傾覆了魏國幾百年來的國家命運來殉葬於自己的親戚。如果這樣,我不知道信陵君用什麽來回答魏王呢?!

  盜竊兵符的計謀,那是出自侯生,而由如姬來完成的。侯生教魏公子來盜竊兵符,如姬在魏王臥室裏替魏公子盜竊兵符,是這兩個人也隻知道有信陵君,而不知道有魏王啊。我認為信陵君如果為自己打算,不如用趙、魏兩國唇齒相依的形勢,以激發、上諫魏王,如果不聽,就用他本人的想為趙國而犧牲於秦國軍中的心願,而死在魏王麵前,魏王也就必然會醒悟了。侯生為信陵君打算,不如朝見魏王來勸說他救趙,如果不聽,就以想為信陵君而死的心願,死在魏王麵前,魏王也必然醒悟了。如姬既有意於報答信陵君,不如乘魏王的空閑時,日日夜夜勸他救趙,如果不聽從,就用想為公子而死的心願,而死在魏王麵前,魏王也必然醒悟了。這樣做,就使信陵君不辜負魏國,也不辜負趙國;侯生等二人不辜負魏王,也不辜負信陵君。為什麽不提出這種計劃呢?信陵君隻知道有做為親戚的趙國,不知道有魏王;裏邊則有寵幸的侍妾,外邊則有鄰國,低賤者則有像夷門監侯生等鄉野之人,又是都隻知道有個魏公子,卻不知道還有位君王。這就是魏國僅僅有一個孤立的君王罷了。

  啊!自從世運衰敗以來,人們都習慣於違背公益而甘心死於私黨的行為,卻忘掉了守節義而奉公的道理。於是就形成隻有重要的宰相而沒有具有權威的君王,隻有私仇而沒有義憤的局麵。例如秦國人隻知道有穰侯魏冉,而不知道有秦王;虞卿隻知道貧賤時的老朋友,而不知道有趙王。這乃是君王好像旗子一樣地被人把持著已經很久很久了。由此說來,信陵君的罪過,原不在於兵符的盜竊與否,若是為了魏國,為了六國,縱然是盜竊兵符,還是可以的;若是為了趙國,為了一個親戚,縱然請求魏王,並且公然得到了它,也是有罪過的。

  雖是如此,魏王也不得以為是沒有罪過的。兵符既藏在臥室之內,信陵君怎麽能盜竊了呢?信陵君不害怕魏王,而居然直接請托如姬,這是他平日已看到魏王的疏忽了。如姬不害怕魏王,而敢於盜竊兵符,這是她素來仗恃著魏王的寵愛。木頭枯朽了,然後蛀蟲就生出來了。古代的君王手握重權,而宮廷內外沒有敢不肅敬的,那麽信陵君怎能建立私交於趙國呢?趙國怎能私下求救於信陵君呢?如姬怎能承受信陵君的恩惠呢?信陵君怎能施賣恩德於如姬呢?《周易》的所謂“履霜,堅冰至”(踩著路上的寒霜,就意味著堅固的冰塊將要出現了)的逐漸形成的道理,難道說“一朝一夕”就會突然發生的嗎?由此說來,不隻是眾人不知道有魏王,連魏王也自以為是個被把持著的旗子呢。

  因此,信陵君可以做為人臣結黨營私的鑒戒,魏王可以做為人君失權的鑒戒。從《春秋》的書寫“葬原仲”和“翬帥師”的筆法來看,哦,聖人考慮得是多麽深遠啊!

注釋
①符:兵符,其形如虎,故又稱“虎符”。古代將帥出征時,由國君和將帥各執兵符一半,以後國君想調動軍隊時,須將國君所執的一半送至將帥處,與將帥所執的一半吻合後方能接受命令。
②岌(jí)岌:極端危險。
③平原君:戰國時趙惠文王之弟,名趙勝,曾任趙相,為戰國四公子之一。其夫人為信陵君之姐。當秦兵圍趙時,平原君曾多次派使者向信陵君求救,並以姻親關係來打動其心。
④謝:在這裏是“請罪”之意,與現代用法不同。
⑤侯生:侯贏,原為魏國國都夷門的守門人,後為信陵君家中門客。當平原君向信陵君求救時,他向信陵君提出竊符之計。
⑥曷若:何如,倘若。
⑦“如姬”句:如姬之父被人殺害,信陵君曾為之複仇,故如姬對信陵君深為感激。
⑧穰(ránɡ)侯:魏冉,秦昭襄王之舅父,曾任秦將軍、相國,握有秦國軍政大權。“穰侯”為其封號。⑨虞卿:趙孝成王時相國。他和魏國的魏齊曾為早年間的好友,其後魏齊遇難出奔,他為了幫助魏齊,竟棄官與之一起出走。贅旒(zhuì liú):旒,同“瘤”,多餘的東西。
履霜之漸:《易經·坤》:“履霜堅冰至。”說明行路時如踏到霜,則冰天雪地即將到來。
葬原仲:原仲為陳國大夫,死後,其舊友季友(魯國的公子)私自去陳國將其埋葬。孔子認為這是非禮的行動。翬(huī)帥師:魯隱公時,宋、陳等國進攻鄭國,宋國也要魯國出兵,魯隱公不同意,魯大夫翬(即羽父)未得允許便帥師而去。孔子認為這是目無君主。

信陵君救趙論創作背景

  閱讀本文時,應該聯係到當時的政治背景。唐順之生活在正德、嘉靖年間,這正是一個“有重相而無威君,有私仇而無義憤”的年代。君主大權旁落,宦官、奸臣交替把持朝政,因而作者為之痛心疾首而又不敢直抒己見,在文章中以“借題發揮”的手段來宣泄自己的憤怒之情,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信陵君救趙論賞析

  在中國古典文學的欣賞中,我們不僅讚歎古漢語用辭之精妙、簡練,並且透過華麗的詞藻,也可領略作者的文風文采,然而,除此之外,我們還應重視的就是作者通過文章體現出來的立場或論點。

  唐順之的《信陵君救趙論》一文,以大家所熟知的“信陵君竊符救趙”的事件為題材,對已有的評論予以反駁,並陳述了自己的觀點。文章開篇簡練,沒有過多贅述即闡明自己觀點,指出趙國在軍事上乃魏國的屏障,趙國滅亡,則魏國亦凶多吉少,由此得出“救趙者,亦以救魏,救一國者,亦以救六國也”的論斷,因之,信陵君竊符救趙並無不可。

  然而,緊接的第二段筆鋒一轉,切入作者本人觀點:“餘所誅者,信陵君之心也”。作者認為,信陵君之所以救趙,並非為保魏國或其他幾國,而隻因其姻親平原君在趙。並由此引出,其實信陵君不僅不為就魏國,甚至他心目中根本沒有魏王。接下來,作者又將矛頭指向魏王,說明信陵君竊符救趙之計所以能成功,魏王本身也有一定疏漏。文章末尾對全片進行綜合性的評價,指出為人臣的信陵君之罪在於結黨營私,目無君主;為人君的魏王之罪在於君權不明,君威不振,才使得臣子有犯罪的餘地。運用辯證法對論點詳加闡明,使全文無懈可擊。

  整篇文章構思嚴謹,邏輯特征鮮明,以駁斥原有論點開篇,一步一步,有條不紊地陳述出自己的論調。不僅如此,更難能可貴的是,全文雖為古文,但詞句深入淺出,即使不加注釋,也可通篇閱讀並把握文章主旨。

《信陵君救趙論》唐順之 拚音讀音參考

xìn líng jūn jiù zhào lùn
信陵君救趙論

lùn zhě yǐ qiè fú wèi xìn líng jūn zhī zuì, yú yǐ wéi cǐ wèi zú yǐ zuì xìn líng yě.
論者以竊符為信陵君之罪,餘以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
fū qiáng qín zhī bào jí yǐ, jīn xī bīng yǐ lín zhào, zhào bì wáng.
夫強秦之暴亟矣,今悉兵以臨趙,趙必亡。
zhào, wèi zhī zhàng yě.
趙,魏之障也。
zhào wáng, zé wèi qiě wèi zhī hòu.
趙亡,則魏且為之後。
zhào wèi, yòu chǔ yàn qí zhū guó zhī zhàng yě, zhào wèi wáng, zé chǔ yàn qí zhū guó wèi zhī hòu.
趙、魏,又楚、燕、齊諸國之障也,趙、魏亡,則楚、燕、齊諸國為之後。
tiān xià zhī shì, wèi yǒu jí jí yú cǐ zhě yě.
天下之勢,未有岌岌於此者也。
gù jiù zhào zhě, yì yǐ jiù wèi jiù yī guó zhě, yì yǐ jiù liù guó yě.
故救趙者,亦以救魏;救一國者,亦以救六國也。
qiè wèi zhī fú yǐ shū wèi zhī huàn, jiè yī guó zhī shī yǐ fēn liù guó zhī zāi, fū xī bù kě zhě? rán zé xìn líng guǒ wú zuì hū? yuē: yòu bù rán yě.
竊魏之符以紓魏之患,借一國之師以分六國之災,夫奚不可者?然則信陵果無罪乎?曰:又不然也。
yú suǒ zhū zhě, xìn líng jūn zhī xīn yě.
餘所誅者,信陵君之心也。
xìn líng yī gōng zǐ ěr, wèi gù yǒu wáng yě.
信陵一公子耳,魏固有王也。
zhào bù qǐng jiù yú wáng, ér zhūn zhūn yān qǐng jiù yú xìn líng, shì zhào zhī yǒu xìn líng, bù zhī yǒu wáng yě.
趙不請救於王,而諄諄焉請救於信陵,是趙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
píng yuán jūn yǐ hūn yīn jī xìn líng, ér xìn líng yì zì yǐ hūn yīn zhī gù, yù jí jiù zhào, shì xìn líng zhī yǒu hūn yīn, bù zhī yǒu wáng yě.
平原君以婚姻激信陵,而信陵亦自以婚姻之故,欲急救趙,是信陵知有婚姻,不知有王也。
qí qiè fú yě, fēi wéi wèi yě, fēi wéi liù guó yě, wèi zhào yān ěr.
其竊符也,非為魏也,非為六國也,為趙焉耳。
fēi wéi zhào yě, wèi yī píng yuán jūn ěr.
非為趙也,為一平原君耳。
shǐ huò bù zài zhào, ér zài tā guó, zé suī chè wèi zhī zhàng, chè liù guó zhī zhàng, xìn líng yì bì bù jiù.
使禍不在趙,而在他國,則雖撤魏之障,撤六國之障,信陵亦必不救。
shǐ zhào wú píng yuán, ér píng yuán yì fēi xìn líng zhī yīn qī, suī zhào wáng, xìn líng yì bì bù jiù.
使趙無平原,而平原亦非信陵之姻戚,雖趙亡,信陵亦必不救。
zé shì zhào wáng yǔ shè jì zhī qīng zhòng, bù néng dāng yī píng yuán gōng zǐ, ér wèi zhī bīng jiǎ suǒ shì yǐ gù qí shè jì zhě, zhǐ yǐ gōng xìn líng jūn yī yīn qī zhī yòng.
則是趙王與社稷之輕重,不能當一平原公子,而魏之兵甲所恃以固其社稷者,隻以供信陵君一姻戚之用。
xìng ér zhàn shèng, kě yě, bù xìng zhàn bù shèng, wèi lǔ yú qín, shì qīng wèi guó shù bǎi nián shè jì yǐ xùn yīn qī, wú bù zhī xìn líng hé yǐ xiè wèi wáng yě.
幸而戰勝,可也,不幸戰不勝,為虜於秦,是傾魏國數百年社稷以殉姻戚,吾不知信陵何以謝魏王也。
fū qiè fú zhī jì, gài chū yú hóu shēng, ér rú jī chéng zhī yě.
夫竊符之計,蓋出於侯生,而如姬成之也。
hóu shēng jiào gōng zǐ yǐ qiè fú, rú jī wèi gōng zǐ qiè fú yú wáng zhī wò nèi, shì èr rén yì zhī yǒu xìn líng, bù zhī yǒu wáng yě.
侯生教公子以竊符,如姬為公子竊符於王之臥內,是二人亦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
yú yǐ wéi xìn líng zhī zì wèi jì, hé ruò yǐ chún chǐ zhī shì jī jiàn yú wáng, bù tīng, zé yǐ qí yù sǐ qín shī zhě ér sǐ yú wèi wáng zhī qián, wáng bì wù yǐ.
餘以為信陵之自為計,曷若以唇齒之勢激諫於王,不聽,則以其欲死秦師者而死於魏王之前,王必悟矣。
hóu shēng wèi xìn líng jì, hé ruò jiàn wèi wáng ér shuō zhī jiù zhào, bù tīng, zé yǐ qí yù sǐ xìn líng jūn zhě ér sǐ yú wèi wáng zhī qián, wáng yì bì wù yǐ.
侯生為信陵計,曷若見魏王而說之救趙,不聽,則以其欲死信陵君者而死於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
rú jī yǒu yì yú bào xìn líng, hé ruò chéng wáng zhī xì ér rì yè quàn zhī jiù, bù tīng, zé yǐ qí yù wèi gōng zǐ sǐ zhě ér sǐ yú wèi wáng zhī qián, wáng yì bì wù yǐ.
如姬有意於報信陵,曷若乘王之隙而日夜勸之救,不聽,則以其欲為公子死者而死於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
rú cǐ, zé xìn líng jūn bù fù wèi, yì bù fù zhào èr rén bù fù wáng, yì bù fù xìn líng jūn.
如此,則信陵君不負魏,亦不負趙;二人不負王,亦不負信陵君。
hé wéi jì bù chū cǐ? xìn líng zhī yǒu hūn yīn zhī zhào, bù zhī yǒu wáng.
何為計不出此?信陵知有婚姻之趙,不知有王。
nèi zé xìng jī, wài zé lín guó, jiàn zé yí mén yě rén, yòu jiē zhī yǒu gōng zǐ, bù zhī yǒu wáng.
內則幸姬,外則鄰國,賤則夷門野人,又皆知有公子,不知有王。
zé shì wèi jǐn yǒu yī gū wáng ěr.
則是魏僅有一孤王耳。
wū hū! zì shì zhī shuāi, rén jiē xí yú bèi gōng sǐ dǎng zhī xíng ér wàng shǒu jié fèng gōng zhī dào, yǒu zhòng xiāng ér wú wēi jūn, yǒu sī chóu ér wú yì fèn, rú qín rén zhī yǒu ráng hóu, bù zhī yǒu qín wáng, yú qīng zhī yǒu bù yī zhī jiāo, bù zhī yǒu zhào wáng, gài jūn ruò zhuì liú jiǔ yǐ.
嗚呼!自世之衰,人皆習於背公死黨之行而忘守節奉公之道,有重相而無威君,有私仇而無義憤,如秦人知有穰侯,不知有秦王,虞卿知有布衣之交,不知有趙王,蓋君若贅旒久矣。
yóu cǐ yán zhī, xìn líng zhī zuì, gù bù zhuān xì hū fú zhī qiè bù qiè yě.
由此言之,信陵之罪,固不專係乎符之竊不竊也。
qí wèi wèi yě, wèi liù guó yě, zòng qiè fú yóu kě.
其為魏也,為六國也,縱竊符猶可。
qí wèi zhào yě, wèi yī qīn qī yě, zòng qiú fú yú wáng, ér gōng rán dé zhī, yì zuì yě.
其為趙也,為一親戚也,縱求符於王,而公然得之,亦罪也。
suī rán, wèi wáng yì bù dé wú zuì yě.
雖然,魏王亦不得無罪也。
bīng fú cáng yú wò nèi, xìn líng yì ān dé qiè zhī? xìn líng bù jì wèi wáng, ér jìng qǐng zhī rú jī, qí sù kuī wèi wáng zhī shū yě rú jī bù jì wèi wáng, ér gǎn yú qiè fú, qí sù shì wèi wáng zhī chǒng yě.
兵符藏於臥內,信陵亦安得竊之?信陵不忌魏王,而徑請之如姬,其素窺魏王之疏也;如姬不忌魏王,而敢於竊符,其素恃魏王之寵也。
mù xiǔ ér zhù shēng zhī yǐ.
木朽而蛀生之矣。
gǔ zhě rén jūn chí quán yú shàng, ér nèi wài mò gǎn bù sù.
古者人君持權於上,而內外莫敢不肅。
zé xìn líng ān dé shù sī jiāo yú zhào? zhào ān dé sī qǐng jiù yú xìn líng? rú jī ān dé xián xìn líng zhī ēn? xìn líng ān dé mài ēn yú rú jī? lǚ shuāng zhī jiàn, qǐ yī zhāo yī xī yě zāi! yóu cǐ yán zhī, bù tè zhòng rén bù zhī yǒu wáng, wáng yì zì wèi zhuì liú yě.
則信陵安得樹私交於趙?趙安得私請救於信陵?如姬安得銜信陵之恩?信陵安得賣恩於如姬?履霜之漸,豈一朝一夕也哉!由此言之,不特眾人不知有王,王亦自為贅旒也。
gù xìn líng jūn kě yǐ wéi rén chén zhí dǎng zhī jiè, wèi wáng kě yǐ wéi rén jūn shī quán zhī jiè.
故信陵君可以為人臣植黨之戒,魏王可以為人君失權之戒。
chūn qiū shū zàng yuán zhòng huī shuài shī.
《春秋》書葬原仲、翬帥師。
jiē fū! shèng rén zhī wèi lǜ shēn yǐ!
嗟夫!聖人之為慮深矣!

網友評論

* 《信陵君救趙論》信陵君救趙論唐順之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专题为您介绍:《信陵君救趙論》 唐順之明代唐順之論者以竊符為信陵君之罪,餘以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夫強秦之暴亟矣,今悉兵以臨趙,趙必亡。趙,魏之障也。趙亡,則魏且為之後。趙、魏,又楚、燕、齊諸國之障也,趙、魏亡,則楚 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信陵君救趙論》信陵君救趙論唐順之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原文,《信陵君救趙論》信陵君救趙論唐順之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翻译,《信陵君救趙論》信陵君救趙論唐順之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赏析,《信陵君救趙論》信陵君救趙論唐順之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阅读答案,出自《信陵君救趙論》信陵君救趙論唐順之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就爱诗词网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dd110.com/chengyu/885e39875533916.html

诗词类别

《信陵君救趙論》信陵君救趙論唐順的诗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