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邊使》 羅隱

唐代   羅隱 累年無的遇边原文意信,每夜望邊城。使遇赏析
袖掩千行淚,边使書封一尺金。罗隐
分類: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頭像

羅隱(833-909),翻译字昭諫,和诗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遇边原文意唐代詩人。使遇赏析生於公元833年(太和七年),边使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罗隐應進士試,翻译曆七年不第。和诗鹹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遇边原文意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使遇赏析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边使後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後,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鏐,曆任錢塘令、司勳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後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遇邊使》羅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遇邊使

累年無的信,每夜望邊城。
袖掩千行淚,書封一尺金。

中文譯文:
多年來沒有收到消息,每個夜晚都望著邊境城市。
袖子掩藏著千行淚水,一封書寄托著一尺黃金。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羅隱所作,表達了詩人對遠在邊境任職的使臣的思念之情。詩人講述了他多年來沒有收到來自使臣的消息,每晚他都望著遠方的邊城,希望能夠得到使臣的來信。詩人的袖子上藏著千行淚水,代表了他內心的痛苦和思念之情。而他給使臣寄去的一封書,相當於一尺黃金,表達了他對使臣的重視和希望能夠得到使臣的回應。

這首詩通過簡潔有力的語言,直觀地表現了詩人對長時間沒有音訊的相思之苦。通過對袖子上的淚水和一封書的描述,詩人透露出他內心的痛苦和渴望。詩中的邊城和使臣可以被理解為高高在上的官員和遠在邊疆的領導者,而詩人則是一個渴望得到關注和回應的普通人。整首詩抒發了官員與普通人之間的距離和不平等,表達了人們對權力和關注的渴望。

這首詩通過簡潔而含蓄的語言,表達了深深的思念之情,使人產生共鳴。同時,詩人對黃金和書信的運用,也展示出了他對信物的重視和對使臣回應的期待。整體上,這首詩具有強烈的個人情感和社會意義,使人可以從中體會到官員和普通人之間的關係和心理狀態。

* 此內容來自古詩詞愛好者,僅供參考

《遇邊使》羅隱 拚音讀音參考

yù biān shǐ
遇邊使

lěi nián wú de xìn, měi yè wàng biān chéng.
累年無的信,每夜望邊城。
xiù yǎn qiān xíng lèi, shū fēng yī chǐ jīn.
袖掩千行淚,書封一尺金。

網友評論

* 《遇邊使》遇邊使羅隱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专题为您介绍:《遇邊使》 羅隱唐代羅隱累年無的信,每夜望邊城。袖掩千行淚,書封一尺金。分類:作者簡介(羅隱)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於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 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遇邊使》遇邊使羅隱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原文,《遇邊使》遇邊使羅隱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翻译,《遇邊使》遇邊使羅隱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赏析,《遇邊使》遇邊使羅隱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阅读答案,出自《遇邊使》遇邊使羅隱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就爱诗词网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dd110.com/chengyu/855e39874863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