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尋太白道士》 李端

唐代   李端 雪路夜朦朧,雪夜寻太尋師杏樹東。白道
石壇連竹靜,士雪赏析醮火照山紅。夜寻原文意
再拜開金籙,太白焚香使玉童。道士
蓬瀛三島至,李端天地一壺通。翻译
別客曾留藥,和诗逢舟或借風。雪夜寻太
出遊居鶴上,白道避禍入羊中。士雪赏析
過洞偏回首,夜寻原文意登門未發蒙。太白
桑田如可見,道士滄海幾時空。
分類:

作者簡介(李端)

李端頭像

李端(約743-782?),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少居廬山,師詩僧皎然。大曆五年進士。曾任秘書省校書郎、杭州司馬。晚年辭官隱居湖南衡山,自號衡嶽幽人。今存《李端詩集》三卷。其詩多為應酬之作,多表現消極避世思想,個別作品對社會現實亦有所反映,一些寫閨情的詩也清婉可誦,其風格與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輩較輕,但詩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聽箏》入選《唐詩三百首》。

《雪夜尋太白道士》李端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雪夜尋太白道士》是唐代李端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

雪路夜朦朧,
尋師杏樹東。
石壇連竹靜,
醮火照山紅。

再拜開金籙,
焚香使玉童。
蓬瀛三島至,
天地一壺通。

別客曾留藥,
逢舟或借風。
出遊居鶴上,
避禍入羊中。

過洞偏回首,
登門未發蒙。
桑田如可見,
滄海幾時空。

這首詩描繪了在雪夜中尋找太白道士的情景。詩中描述了詩人在夜晚的雪地上尋找道士,朦朧的夜色中,他來到了一個杏樹叢生的地方。在那裏,有一個靜謐的石壇,燃燒的祭火映照著山間的紅光。

詩人再次敬拜太白道士,打開金籙,點燃香燭,喚醒了侍奉太白道士的玉童。詩人希望能夠到達蓬瀛三島,通達天地之間的奇妙境界,感受宇宙的宏大與奧秘。

有許多別的客人曾經在這裏留下過療養之藥,也許在未來的船隻或風中,詩人可以借助它們的力量。他乘坐仙鶴出遊,躲避禍患,進入祥和的羊群之中。

在穿過洞口時,詩人回頭望了一眼,卻沒有見到什麽。盡管如此,他仍然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洞見桑田滄海之變化和時光的流轉。

這首詩通過描寫雪夜尋找太白道士的過程,表達了詩人對道士的崇敬和對宇宙奧秘的追求。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和神話傳說的元素,給人以神秘而悠遠的感覺,同時也表達了人類對智慧和超越塵世的渴望。

* 此內容來自古詩詞愛好者,僅供參考

《雪夜尋太白道士》李端 拚音讀音參考

xuě yè xún tài bái dào shì
雪夜尋太白道士

xuě lù yè méng lóng, xún shī xìng shù dōng.
雪路夜朦朧,尋師杏樹東。
shí tán lián zhú jìng, jiào huǒ zhào shān hóng.
石壇連竹靜,醮火照山紅。
zài bài kāi jīn lù, fén xiāng shǐ yù tóng.
再拜開金籙,焚香使玉童。
péng yíng sān dǎo zhì, tiān dì yī hú tōng.
蓬瀛三島至,天地一壺通。
bié kè céng liú yào, féng zhōu huò jiè fēng.
別客曾留藥,逢舟或借風。
chū yóu jū hè shàng, bì huò rù yáng zhōng.
出遊居鶴上,避禍入羊中。
guò dòng piān huí shǒu, dēng mén wèi fā mēng.
過洞偏回首,登門未發蒙。
sāng tián rú kě jiàn, cāng hǎi jǐ shí kōng.
桑田如可見,滄海幾時空。

網友評論

* 《雪夜尋太白道士》雪夜尋太白道士李端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专题为您介绍:《雪夜尋太白道士》 李端唐代李端雪路夜朦朧,尋師杏樹東。石壇連竹靜,醮火照山紅。再拜開金籙,焚香使玉童。蓬瀛三島至,天地一壺通。別客曾留藥,逢舟或借風。出遊居鶴上,避禍入羊中。過洞偏回首,登門未發蒙。 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雪夜尋太白道士》雪夜尋太白道士李端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原文,《雪夜尋太白道士》雪夜尋太白道士李端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翻译,《雪夜尋太白道士》雪夜尋太白道士李端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赏析,《雪夜尋太白道士》雪夜尋太白道士李端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阅读答案,出自《雪夜尋太白道士》雪夜尋太白道士李端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就爱诗词网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dd110.com/chengyu/815a39888455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