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羅浮石(刻於石上)》 李德裕

唐代   李德裕 清景持芳菊,题罗题罗涼天倚茂鬆。浮石浮石
名山何必去,刻于刻于此地有群峰。石上石上诗意
分類:

作者簡介(李德裕)

李德裕頭像

李德裕(787—849),李德字文饒,裕原译赏唐代趙郡讚皇(今河北讚皇縣)人,文翻與其父李吉甫均為晚唐名相。析和唐文宗時,题罗题罗受李宗閔、浮石浮石牛僧儒等牛黨勢力傾軋,刻于刻于由翰林學士出為浙西觀察使。石上石上诗意太和七年,李德入相,裕原译赏複遭奸臣鄭注、文翻李訓等人排斥,左遷。唐武宗即位後,李德裕再度入相,執政期間外平回鶻、內定昭義、裁汰冗官、協助武宗滅佛,功績顯赫。會昌四年八月,進封太尉、趙國公。唐武宗與李德裕之間的君臣相知成為晚唐之絕唱。後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於位高權重,五貶為崖州司戶。李德裕兩度為相,太和年間為相1年8個月,會昌年間為相5年7個月,兩次為相7年3個月。

《題羅浮石(刻於石上)》李德裕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題羅浮石(刻於石上)》

清景持芳菊,
涼天倚茂鬆。
名山何必去,
此地有群峰。

中文譯文:

清晨景色中芳菊花簇擁著明媚的景色,
涼爽的天空依偎在茂密的鬆樹旁。
名山何必遠行,
在這裏就有一片連綿的群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色來傳達作者的感慨和思考。首句寫清晨的景色,芳菊花盛開,給人帶來了明媚和愉悅的感覺。第二句寫涼爽的天空和茂密的鬆樹,形成了一幅清涼宜人的畫麵。作者通過描繪這些自然景象,表達了對大自然的讚美和喜悅。

接下來的兩句“名山何必去,此地有群峰”,則表達了作者對名山的思考。作者認為,在這個地方已經有了連綿的群山,名山何必去遠行。這句話反映了作者對名山的看重,認為在自己身邊也有可以欣賞的山峰,不需要特意去追尋名山的壯麗景色。這種思考展示了作者對身邊環境的珍視和對內心平靜的追求。

整首詩以淡雅的筆觸,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讚美和思考,同時也傳遞了對一種寧靜平和境界的向往。

* 此內容來自古詩詞愛好者,僅供參考

《題羅浮石(刻於石上)》李德裕 拚音讀音參考

tí luó fú shí kè yú shí shàng
題羅浮石(刻於石上)

qīng jǐng chí fāng jú, liáng tiān yǐ mào sōng.
清景持芳菊,涼天倚茂鬆。
míng shān hé bì qù, cǐ dì yǒu qún fēng.
名山何必去,此地有群峰。

網友評論

* 《題羅浮石(刻於石上)》題羅浮石(刻於石上)李德裕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专题为您介绍:《題羅浮石刻於石上)》 李德裕唐代李德裕清景持芳菊,涼天倚茂鬆。名山何必去,此地有群峰。分類:作者簡介(李德裕)李德裕787—849),字文饒,唐代趙郡讚皇今河北讚皇縣)人,與其父李吉甫均為晚唐名相。 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題羅浮石(刻於石上)》題羅浮石(刻於石上)李德裕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原文,《題羅浮石(刻於石上)》題羅浮石(刻於石上)李德裕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翻译,《題羅浮石(刻於石上)》題羅浮石(刻於石上)李德裕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赏析,《題羅浮石(刻於石上)》題羅浮石(刻於石上)李德裕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阅读答案,出自《題羅浮石(刻於石上)》題羅浮石(刻於石上)李德裕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就爱诗词网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dd110.com/chengyu/813c39879257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