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舟》 佚名

先秦   佚名 泛彼柏舟,柏舟柏舟亦泛其流。佚名原文意
耿耿不寐,翻译如有隱憂。赏析
微我無酒,和诗以敖以遊。柏舟柏舟
我心匪鑒,佚名原文意不可以茹。翻译
亦有兄弟,赏析不可以據。和诗
薄言往愬,柏舟柏舟逢彼之怒。佚名原文意
我心匪石,翻译不可轉也。赏析
我心匪席,和诗不可卷也。
威儀棣棣,不可選也。
憂心悄悄,慍於群小。
覯閔既多,受侮不少。
靜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諸,胡迭而微?心之憂矣,如匪浣衣。
靜言思之,不能奮飛。
分類: 詩經愛國

柏舟翻譯及注釋

翻譯
柏木船兒蕩悠悠,河中水波漫漫流。圓睜雙眼難入睡,深深憂愁在心頭。不是想喝沒好酒,姑且散心去邀遊。
我心並非青銅鏡,不能一照都留影。也有長兄與小弟,不料兄弟難依憑。前去訴苦求安慰,竟遇發怒壞性情。
我心並非卵石圓,不能隨便來滾轉;我心並非草席軟,不能任意來翻卷。雍容嫻雅有威儀,不能荏弱被欺瞞。
憂愁重重難排除,小人恨我真可惡。碰到患難已很多,遭受淩辱更無數。靜下心來仔細想,撫心拍胸猛醒悟。
白晝有日夜有月,為何明暗相交迭?不盡憂愁在心中,好似髒衣未洗潔。靜下心來仔細想,不能奮起高飛越。

注釋
⑴泛:浮行,漂流,隨水衝走。
⑵流:中流,水中間。
⑶耿耿:魯詩作“炯炯”,指眼睛明亮;一說形容心中不安。
⑷隱憂:深憂。隱:痛
⑸微:非,不是。
⑹鑒:銅鏡。
⑺茹(rú如):猜想。
⑻據:依靠。
⑼薄言:語助詞。愬(sù訴):同“訴”,告訴。
⑽棣棣:雍容嫻雅貌;一說豐富盛多的樣子。
⑾選:假借為“柬”。挑選,選擇。
⑿悄悄:憂貌。
⒀慍(yùn運):惱怒,怨恨。
⒁覯(gòu夠):同“遘”,遭逢。閔(mǐn敏):痛,指患難。
⒂寤:交互。辟(pì屁):通“擗”,捶胸。摽(biào鰾):捶,打。
⒃居、諸:語助詞。
⒄迭:更動。微:指隱微無光。
⒅澣(huàn浣):洗滌。

柏舟鑒賞

  從此詩的內容看,似是一首女子自傷遭遇不偶,而又苦於無可訴說的怨詩。其抒情口氣,有幽怨之音,無激亢之語。

  全詩共五章三十句。首章以“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起興,以柏舟作比。這兩句是虛寫,為設想之語。用柏木做的舟堅牢結實,但卻漂蕩於水中,無所依傍。這裏用以比喻女子飄搖不定的心境。因此,才會“耿耿不寐,如有隱憂”了,筆鋒落實,一個暗夜輾轉難眠的女子的身影便顯現出來。飲酒邀遊本可替人解憂,獨此“隱憂”非飲酒所能解,亦非遨遊所能避,足見憂痛至深而難銷。

  次章緊承上一章,這無以排解的憂愁如果有人能分擔,那該多好!女子雖然逆來順受,但已是忍無可忍,此時此刻想一吐為快。尋找傾訴的對象,首先想到的便是兄弟,誰料卻是“不可以據”。勉強前往,又“逢彼之怒”,舊愁未吐,又添新恨。自己的手足之親尚且如此,更何況他人。既不能含茹,又不能傾訴,用宋女詞人李清照的話說,真是“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聲聲慢·尋尋覓覓》)。

  第三章是反躬自省之詞。前四句用比喻來說明自己雖然無以銷愁,但心之堅貞有異石席,不能屈服於人。“威儀棣棣,不可選也”意思是說:我雖不容於人,但人不可奪我之誌,我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尊嚴,決不屈撓退讓。其意之堅值得同情乃至敬佩。

  第四章詩對主人公那如山如水的愁恨從何而來的問題作了答複:原來是受製於群小,又無力對付他們。“覯閔既多,受侮不少”是一個對句,傾訴了主人公的遭遇,真是滿腹辛酸。入夜,靜靜地思量這一切,不由地撫心拍胸連聲歎息,自悲身世。

  末章作結,前兩句“日居月諸,胡迭而微”,於無可奈何之際,把目標轉向日月。日月,是上天的使者,光明的源泉。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嚐不呼天也”(司馬遷語),女子怨日月的微晦不明,其實是因為女子的憂痛太深,以至於日月失其光輝。內心是那樣渴望自由,但卻是有奮飛之心,無奮飛之力,隻能歎息作罷。出語如泣如訴,一個幽怨悲憤的女子形象便宛然眼前了。對於女主人公是怎樣的人以及小人指什麽人等問題爭議也很大,各家之說中,認為女主人公是貴族婦人、群小為眾妾的意見支持者比較多。

  全詩緊扣一個“憂”字,憂之深,無以訴,無以瀉,無以解,環環相扣。五章一氣嗬成,娓娓而下,語言凝重而委婉,感情濃烈而深摯。詩人調用多種修辭手法,比喻的運用更是生動形象,“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幾句最為精彩,經常為後世詩人所引用。

柏舟賞析

  此詩到底為何人何事而作,曆來爭論頗多,迄今尚無定論。簡略言之,漢代時不僅今古文有爭議,而且今文三家也有不同意見。《魯詩》主張此詩為“衛宣夫人”之作,後為劉向《列女傳》之所本,《韓詩》亦同《魯詩》說(見宋王應麟《詩考》)。《詩序》說:“《柏舟》言仁而不遇也衛頃公之時,仁人不遇,小人在側。”這是以此詩為男子不遇於君而作,為古今文家言。今文三家,《齊詩》之說,與《詩序》同。

  自東漢鄭玄箋《毛詩》以後,學者多信從《毛詩》說,及至南宋,朱熹大反《詩序》,作《詩序辯說》,又作《詩集傳》,力主《柏舟》為婦人之詩,形成漢、宋學之爭論。元、明以降,朱熹《詩集傳》列為科舉功名,影響頗大,學者又多信朱說,但持懷疑態度的亦複不少,明何楷、清陳啟源、姚際恒、方玉潤等皆有駁議,爭論不休。

  至今尚未形成一致的意見,今人之《詩經》選注本、譯注本各有所本,或主男著,或主女作。高亨《詩經今注》、陳子展《詩經直解》均以為男子作,而袁梅《詩經譯注》、程俊英《詩經譯注》又皆以為女子作。

  細究詩義,當以衛臣不遇於君之作為是,陳子展先生說得很準確:“今按《柏舟》,蓋衛同姓之臣,仁人不遇之詩。詩義自明,《序》不為誤。”此詩人的身份為男子 --- 而且是大臣,絕非平常男子(下文尚有論述),這從詩中“無酒”、“遨遊”、“威儀”、“群小”、“奮飛”等詞語即可看出。況且,主此詩為女子之作者的理由實不充分。劉向、朱熹之說均自相矛盾:劉向《列女傳》雖以《柏舟》屬之衛夫人,但是他在上封事,論群小傾陷正人時,兩引此詩仍用《毛詩》義(《漢書·楚元王傳·劉向傳》,又在《說苑·立節》中引用此詩時,也用《毛詩》義,說“此士君子之所以越眾也”‘朱熹先從劉向之“衛宣夫人”說,後又疑其為“莊薑”(《詩集傳》),切在《孟子·盡心下》:“‘憂心悄悄,慍於群小’孔子也。”注曰:“《詩·邶風·柏舟》....本言衛之仁人見怒於群小。孟子以為孔之事可以當之。”是不能自圓其說的,也都是自語相違。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此詩既屬《邶風》,為何卻詠衛國之事?原來“邶”、“鄘”、“衛”連地,原為殷周之舊都,武王滅殷後,占領殷都朝歌一帶地方,三分其地。邶在朝歌之北,鄘。衛都朝歌,為成王封康叔之地,“邶、鄘始封,及後何時並入於衛,諸家均未詳。....惟邶、鄘既入衛,詩多衛風,而猶係其故國之名。”(方玉潤《詩經原始》)所以邶詩詠衛事也是可以理解的。另外,方玉潤認為此詩可能即為邶詩,“安知非即邶詩乎?邶既為衛所並,其未亡也,國事必孱。......當此之時,必有賢人君子,......故作為是詩,以其一腔忠憤,不忍棄君,不能遠禍之心。”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這首詩凡五章。第一章寫作者夜不能寐,原因是懷有深憂,無法排遣。首二句,“泛彼柏舟,亦泛其流”,以自喻,雖以喻國,以舟自喻,喻憂心之沉重而飄忽,以“舟喻國,泛泛然於水中流,其勢靡所底止,為此而有隱憂,乃見仁人用心所在”(《詩經原始》)。詩一開始就寫出了抒情主人公沉鬱的心情。接著點明夜不成眠的原因是由於痛苦憂傷一齊湧積心頭,這裏既有國家式微之痛,又有個人不遇於君、無法施展抱負之苦。“隱憂”是詩眼,貫穿全篇。末二句寫出了作者的憂國之心和傷己之情,即使美酒、遨遊也不能排除自己的痛苦憂傷。何楷《詩經世本古義》雲:“飲酒遨遊,豈是婦人之事?”以駁朱熹之說,自有相當理由。第二章表明自己不能容讓的態度和兄弟不可靠。“我心匪鑒,不可以茹”二句,表白不能逆來順受之意,辭意堅決、果斷,以鏡作喻,說明自己不可能像鏡子那樣不分善惡美醜,將一切都加以容納而照進去。“亦有兄弟,不可以據。”寫兄弟之不可依靠。《孔疏》雲:“此責君而言兄弟者,此仁人與君同姓,故以兄弟之道責之;言兄弟這正謂君與己為兄弟也。”雖過於落實,但從後兩句“薄言往恕,逢彼之怒”看來,卻與《離騷》中“莖不察餘之中情兮”兩句的意思相近,說它是借喻君主,未必不符合原意。第三章“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表明自己堅定不移的剛強意誌。這四句以“石”、“席”為喻,表明自己意誌的堅定,語句凝重,剛直不阿,哪裏有絲毫的“卑順柔弱”之處(況且即使“辭氣卑順柔弱”也並不能作為婦人之詩之證)。“威儀棣棣,不可選也”二句,更是正氣凜然,不可侵犯。尤其是“威儀”一詞,決不可能是婦人的語氣,特別是在古代男尊女卑的社會環境裏。“威儀”從字麵上講,是莊嚴的儀容之意,《左傳·襄公三十一年》記載北宮文子曾對衛侯論及“威儀”說:“有威而可畏謂之威,有儀而可象謂之儀。”並引“威儀棣棣,不可選也”為證,這還不能說明問題嗎?另外全章六句,每二句的下句均用“不可”一詞,形成否定排比句,鏗鏘有力,氣勢極其雄健。第四章寫煢獨無助,捶胸自傷,原因是被群小侵侮,一再遭禍受辱。“群小”一次對說明作者的身份很有用處,陳啟源在《毛詩稽古編》中說:“朱子至謂群小為眾妾,尤無典據。呼妾為小,古人安得有此稱謂乎?”那麽,“群小”“指虐待她的兄弟等人”行不行呢?回答也是否定的,因為果然如此,她就不可能“薄言往怒”了!所以“群小”,隻能釋為“一群小人”,猶《離騷》中之“黨人”一樣。第五章寫含垢忍辱,不能擺脫困境,奮起高飛,由
  此感歎統治者昏聵。首二句:“日居月諸,胡迭而微”,以日月蝕喻指蛛蛛昏聵不明。姚際恒曰:“喻衛之君臣昏暗而不明之意。”(《詩經通論》)中二句“心之憂矣,如匪紡衣”,喻寫憂心之深,難以擺脫。嚴桀雲:“我心之憂,如不紡濯其衣,言處在亂君之朝,與小人同列,其忍垢含辱如此。”(《詩緝。)末二句“靜言思之,不能奮飛。”,寫無法擺脫困境之憤懣。“奮飛”一詞語意雙關,既感憤個人處境困頓,無法展翅高飛,不能施展抱負,又慨歎國家式微振興無望。我們不能想象,在那禮製重重,連許穆夫人家國破滅歸唁衛侯都橫遭阻攔的春秋時代,一個貴族婦人(或普通婦女)能高唱“奮飛”,有“想突破生活的樊籠,爭取自由幸福”的思想。黃元吉雲:“婦人從一而終,豈可奮飛?”(〈傳說匯篆〉)比之將古代婦女思想現代話的傾向,還是基本無誤的,雖然它也脫離了時代實際。

  這是一篇直訴胸臆,徑陳感受,風格質樸的顯示注意作品,“隱憂”為詩眼、主線,逐層深入地抒寫愛國憂己之情,傾訴個人受群小傾陷,而主上不明,無法施展抱負的憂憤。首章便提出“憂”字,接著寫不得“兄弟”的同情,深憂在胸,屋脊排遣;然後再寫自己堅持節操,不隨人轉移;後邊又寫群小傾陷,而主上不明,隻得捶胸自傷;最後抒發無法擺脫困境之憤懣,向最高統治者發出呼喊,從而將愛國感情表達得十分強烈。

  此詩最突出的藝術特色是善用比喻,而富於變化:首章“泛此彼舟,亦泛其流”,末章“日居月諸,胡迭而微”是隱喻,前者既喻國事飄搖不定,而不直所從,又喻己之憂心沉重而飄忽,後者喻主上為群小所讒蔽,忠奸不明。“心之憂矣,如匪紡衣”,為明喻,喻憂之纏身而難去。二章之“我心匪鑒”、三章之“我心匪石”,則均用反喻以表達自己堅定不移的節操。至於姚際恒在〈詩經通論〉中所說的“三‘匪’字前後錯綜則是指詩在句法上的表化,“我心匪席”連用排比句,而“我心匪鑒”句為單句。

  另外,詩的語言亦複凝重而委婉,激亢而幽抑,侃侃申訴,娓娓動聽在〈詩經〉中別具一格。

柏舟創作背景

  此詩的作者和背景,曆來爭論頗多,迄今尚無定論。簡略言之,漢代時不僅今古文有爭議,而且今文三家也有不同意見。《魯詩》主張此詩為“衛宣夫人”之作,說:“貞女不二心以數變,故有匪石之詩。”(劉向《列女傳·貞順》),《韓詩》亦同《魯詩》說(見宋王應麟《詩考》)。《毛詩序》說:“《柏舟》,言仁而不遇也,衛頃公之時,仁人不遇,小人在側。”這是以此詩為男子不遇於君而作,為古今文家言。今文三家,《齊詩》之說,與《詩序》同。

  自東漢鄭玄箋《毛詩》以後,學者多信從《毛詩》說,及至南宋,朱熹大反《詩序》,作《詩序辯說》,又作《詩集傳》,力主《柏舟》為婦人之詩,形成漢、宋學之爭論。元、明以降,朱熹《詩集傳》列為科舉功名,影響頗大,學者又多信朱說,但持懷疑態度的亦複不少,明何楷、清陳啟源、姚際恒、方玉潤等皆有駁議,爭論不休,至今尚未形成一致的意見。今人之《詩經》選注本、譯注本各有所本,或主男著,或主女作。高亨《詩經今注》、陳子展《詩經直解》均以為男子作,而袁梅《詩經譯注》、程俊英《詩經譯注》又皆以為女子作。

  這些爭議概括起來主要是兩派:一派認為作者是男性仁臣,另一派認為作者是女子。現代學者多認為是女子所作。

《柏舟》佚名 拚音讀音參考

bǎi zhōu
柏舟

fàn bǐ bǎi zhōu, yì fàn qí liú.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gěng gěng bù mèi, rú yǒu yǐn yōu.
耿耿不寐,如有隱憂。
wēi wǒ wú jiǔ, yǐ áo yǐ yóu.
微我無酒,以敖以遊。
wǒ xīn fěi jiàn, bù kě yǐ rú.
我心匪鑒,不可以茹。
yì yǒu xiōng dì, bù kě yǐ jù.
亦有兄弟,不可以據。
báo yán wǎng sù, féng bǐ zhī nù.
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wǒ xīn fěi shí, bù kě zhuǎn yě.
我心匪石,不可轉也。
wǒ xīn fěi xí, bù kě juǎn yě.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wēi yí dì dì, bù kě xuǎn yě.
威儀棣棣,不可選也。
yōu xīn qiāo qiāo, yùn yú qún xiǎo.
憂心悄悄,慍於群小。
gòu mǐn jì duō, shòu wǔ bù shǎo.
覯閔既多,受侮不少。
jìng yán sī zhī, wù pì yǒu biāo.
靜言思之,寤辟有摽。
rì jī yuè zh, hú dié ér wēi? xīn zhī yōu yǐ, rú fěi huàn yī.
日居月諸,胡迭而微?心之憂矣,如匪浣衣。
jìng yán sī zhī, bù néng fèn fēi.
靜言思之,不能奮飛。

網友評論

* 《柏舟》柏舟佚名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专题为您介绍:《柏舟》 佚名先秦佚名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隱憂。微我無酒,以敖以遊。我心匪鑒,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據。薄言往愬,逢彼之怒。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儀棣棣,不可選也 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柏舟》柏舟佚名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原文,《柏舟》柏舟佚名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翻译,《柏舟》柏舟佚名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赏析,《柏舟》柏舟佚名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阅读答案,出自《柏舟》柏舟佚名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就爱诗词网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dd110.com/chengyu/803f39919238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