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思》 李益

唐代   李益 腰垂錦帶佩吳鉤,边思边思走馬曾防玉塞秋。李益
莫笑關西將家子,原文意隻將詩思入涼州。翻译
分類: 邊塞

作者簡介(李益)

李益頭像

李益(746-829),赏析 唐代詩人,和诗字君虞,边思边思陝西姑臧(今甘肅武威)人,李益後遷河南鄭州。原文意大曆四年(769)進士,翻译初任鄭縣尉,赏析久不得升遷,和诗建中四年(783)登書判拔萃科。边思边思因仕途失意,李益後棄官在燕趙一帶漫遊。原文意

邊思鑒賞

  首句寫自己的裝束。腰垂錦帶,顯示出衣飾的華美和身份的尊貴,與第三句“關西將家子”相應;佩吳鉤(一種吳地出產的彎刀),表現出意態的勇武英俊。杜詩有“少年別有贈,含笑看吳鉤”之句,可見佩帶吳鉤在當時是一種顯示少年英武風姿的時髦裝束。寥寥兩筆,就將一位華貴英武的“關西將家子”的形象生動地展現出來了。

  第二句“走馬曾防玉塞秋”,進一步交代自己的戰鬥經曆。北方遊牧民族每到秋高馬肥的季節,常進擾邊境,需要預加防衛,稱為“防秋”。玉塞,指玉門關。這句是說自己曾經參加過防秋玉塞、馳驅沙場的戰鬥行動。和上句以“錦帶”、“吳鉤”顯示全體一樣,這裏是舉玉塞防秋以概括豐富的戰鬥經曆。

  不過,詩意的重點並不在圖形寫貌,自敘經曆,而是抒寫感慨。這正是三、四兩句所要表達的內容。“莫笑關西將家子,隻將詩思入涼州。”關西,指函穀關以西。古代有“關西出將,關東出相”的說法,李益是姑臧(今甘肅武威,亦即涼州)人,所以自稱“關西將家子”。表麵上看,這兩句詩語調輕鬆灑脫,似乎帶有一種風流自賞的意味。但如果深入一層,結合詩人所處的時代、詩人的理想抱負和其他作品來體味,就不難發現,在這瀟灑輕鬆的語調中正含有無可奈何的苦澀和深沉的感慨。

  寫慷慨悲涼的詩歌,決非李益這們“關西將家子”的本願。他的《塞下曲》說:“伏波惟願裹屍還,定遠何須生入關。莫遣隻輪歸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象班超等人那樣,立功邊塞,這才是他平生的夙願和人生理想。當立功獻捷的宏願化為蒼涼悲慨的詩思,回到自己熟悉的涼州城時,作者心中翻動著的恐怕隻能是壯誌不遂的悲哀吧。如果說:“莫笑”二字當中還多少含有自我解嘲的意味,那麽,“隻將”二字便純然是壯誌不遂的深沉感慨了。作為一首自題小像贈友人的小詩,三、四兩句所要表達的,正是一種“辜負胸中十萬兵,百無聊賴以詩鳴”式的感情。

  這當然不意味著李益不欣賞自己的邊塞之吟,也不排斥在“隻將詩思入涼州”的詩句中多少含有自賞的意味。但那自賞之中分明蘊含著無可奈何的苦澀。瀟灑輕鬆與悲慨苦澀的矛盾統一,正是這首詩的一個突出特點,也是它耐人尋味的重要原因。

《邊思》李益 拚音讀音參考

biān sī
邊思

yāo chuí jǐn dài pèi wú gōu, zǒu mǎ céng fáng yù sāi qiū.
腰垂錦帶佩吳鉤,走馬曾防玉塞秋。
mò xiào guān xī jiāng jiā zǐ, zhǐ jiāng shī sī rù liáng zhōu.
莫笑關西將家子,隻將詩思入涼州。

網友評論

* 《邊思》邊思李益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专题为您介绍:《邊思》 李益唐代李益腰垂錦帶佩吳鉤,走馬曾防玉塞秋。莫笑關西將家子,隻將詩思入涼州。分類:邊塞作者簡介(李益)李益(746-829), 唐代詩人,字君虞,陝西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後遷河南鄭州。大曆四 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邊思》邊思李益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原文,《邊思》邊思李益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翻译,《邊思》邊思李益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赏析,《邊思》邊思李益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阅读答案,出自《邊思》邊思李益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就爱诗词网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dd110.com/chengyu/765a39887569854.html

诗词类别

《邊思》邊思李益原文、翻譯、賞析的诗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