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蘇軾

宋代   蘇軾 安石在東海,水调苏轼赏析石东轼從事鬢驚秋。原文意水
中年親友難別,翻译絲竹緩離愁。和诗海苏
一旦功成名遂,调歌準擬東還海道,头安扶病入西州。水调苏轼赏析石东轼
雅誌困軒冕,原文意水遺恨寄滄洲。翻译
歲雲暮,和诗海苏須早計,调歌要褐裘。头安
故鄉歸去千裏,水调苏轼赏析石东轼佳處輒遲留。原文意水
我醉歌時君和,翻译醉倒須君扶我,惟酒可忘憂。
一任劉玄德,相對臥高樓。
分類: 水調歌頭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頭像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注釋】:
原序:日,過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別餘。以其語過悲,乃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為戒,以退而相從之樂為慰雲耳

《水調歌頭》蘇軾 拚音讀音參考

shuǐ diào gē tóu
水調歌頭

ān shí zài dōng hǎi, cóng shì bìn jīng qiū.
安石在東海,從事鬢驚秋。
zhōng nián qīn yǒu nán bié, sī zhú huǎn lí chóu.
中年親友難別,絲竹緩離愁。
yī dàn gōng chéng míng suì, zhǔn nǐ dōng hái hǎi dào, fú bìng rù xī zhōu.
一旦功成名遂,準擬東還海道,扶病入西州。
yǎ zhì kùn xuān miǎn, yí hèn jì cāng zhōu.
雅誌困軒冕,遺恨寄滄洲。
suì yún mù, xū zǎo jì, yào hè qiú.
歲雲暮,須早計,要褐裘。
gù xiāng guī qù qiān lǐ, jiā chù zhé chí liú.
故鄉歸去千裏,佳處輒遲留。
wǒ zuì gē shí jūn hé, zuì dào xū jūn fú wǒ, wéi jiǔ kě wàng yōu.
我醉歌時君和,醉倒須君扶我,惟酒可忘憂。
yī rèn liú xuán dé, xiāng duì wò gāo lóu.
一任劉玄德,相對臥高樓。

網友評論

《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詞。這首詞上闋詠史,寫東晉謝安的經曆,意在“以不早退為戒”,下闋述懷,設想早日“退而相從之樂”。這首詞表現了作者隱退的決心,不希望被世間的功名利祿所束縛,也表現了兄弟二人手足情深。
宋神宗熙寧十年(1077)八月,“相從彭門百餘日”的蘇轍打算離開徐州,赴南都(今河南商丘)留守簽判任,臨行前作《水調歌頭》詞告別。蘇軾“以其語過悲”,便寫下了這首和作,對其弟加以寬慰。 [2]

* 《水調歌頭》蘇軾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 蘇軾)专题为您介绍:《水調歌頭》 蘇軾宋代蘇軾安石在東海,從事鬢驚秋。中年親友難別,絲竹緩離愁。一旦功成名遂,準擬東還海道,扶病入西州。雅誌困軒冕,遺恨寄滄洲。歲雲暮,須早計,要褐裘。故鄉歸去千裏,佳處輒遲留。我醉歌時君 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水調歌頭》蘇軾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 蘇軾)原文,《水調歌頭》蘇軾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 蘇軾)翻译,《水調歌頭》蘇軾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 蘇軾)赏析,《水調歌頭》蘇軾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 蘇軾)阅读答案,出自《水調歌頭》蘇軾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 蘇軾)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就爱诗词网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dd110.com/chengyu/74c39992384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