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劄觀周樂/季劄觀樂》 左丘明

先秦   左丘明 吳公子劄來聘。季札季札
……請觀於周樂。观周观乐
使工為之歌《周南》、乐季乐季《召南》,札观札观周乐左丘曰:“美哉!明原始基之矣,文翻猶未也,译赏然勤而不怨矣。析和
為之歌《邶》、诗意《鄘》、季札季札《衛》,观周观乐曰:“美哉,乐季乐季淵乎!札观札观周乐左丘憂而不困者也。明原
吾聞衛康叔、文翻武公之德如是,是其《衛風》乎?”為之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懼,其周之東乎!”為之歌《鄭》,曰:“美哉!其細已甚,民弗堪也。
是其先亡乎!”為之歌《齊》,曰:“美哉,泱泱乎!大風也哉!表東海者,其大公乎?國未可量也。
”為之歌《豳》,曰:“美哉,蕩乎!樂而不淫,其周公之東乎?”為之歌《秦》,曰:“此之謂夏聲。
夫能夏則大,大之至也,其周之舊乎!”為之歌《魏》,曰:“美哉,渢渢乎!大而婉,險而易行,以德輔此,則明主也!”為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遺民乎?不然,何憂之遠也?非令德之後,誰能若是?”為.之歌《陳》,曰:“國無主,其能久乎!”自《鄶》以下無譏焉!為之歌《小雅》,曰。
“美哉!思而不貳,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猶有先王之遺民焉!”為之歌《大雅》,曰:“廣哉!熙熙乎!曲而有直體,其文王之德乎?”為之歌《頌》,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邇而不逼,遠而不攜;遷而不淫,複而不厭;哀而不愁,樂而不荒;用而不匱,廣而不宣;施而不費,取而不貪;處而不底,行而不流。
五聲和,八風平;節有度,守有序。
盛德之所同也!”見舞《象箾》、《南龠》者,曰:“美哉,猶有憾!”見舞《大武》者,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見舞《韶濩》者,曰:“聖人之弘也,而猶有慚德,聖人之難也!”見舞《大夏》者,曰:“美哉!勤而不德。
非禹,其誰能修之!”見舞《韶箾》者“,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如地之無不載也!雖甚盛德,其蔑以加於此矣。
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 分類: 古文觀止生活舞蹈

作者簡介(左丘明)

左丘明頭像

丘明(姓薑,氏丘,名明),華夏人,生於前502年,死於前422年,享年80歲。丘穆公呂印的後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國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稱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稱“左丘明”,後為魯國太史 。左丘明籍貫,一說為魯國中都人,一說為春秋末年魯國都君莊(今山東省肥城市石橫鎮東衡魚村)人,按新見《左傳精舍誌》,當以後說近是。左氏世為魯國太史,至丘明則約與孔子(前551-479)同時,而年輩稍晚。他是當時著名史家、學者與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傳》、《國語》等。他品行高潔,為孔子推崇,稱“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即與其同好惡;漢司馬遷亦稱其為“魯君子”,且以“左丘失明,厥有《國語》”為己著述《史記》的先型典範。左丘明的最重要貢獻在於其所著《春秋左氏傳》與《國語》二書。左氏家族世為太史,左丘明又與孔子一起“如周,觀書於周史”,故熟悉諸國史事,並深刻理解孔子思想。《左傳》、《國語》對中國傳統史學影響深遠,對司馬遷的《史記》創作尤其具有重要啟發。從這個意義講,左丘明堪為中國傳統史學的鼻祖之一。後世或稱其為“文宗史聖”、“經臣史祖”,或譽為“百家文字之宗、萬世古文之祖”。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經師;宋封瑕丘伯,改封中都伯;明封先儒,改封先賢。今山東泰安肥城市建有丘明中學以紀念其鄉先賢左丘明。

季劄觀周樂/季劄觀樂翻譯及注釋

翻譯
  吳國公子季劄前來魯國訪問……請求觀賞周朝的音樂和舞蹈。魯國人讓樂工為他歌唱《周南》和《召南》。季禮說:“美好啊!教化開始奠基了,但還沒有完成,然而百姓辛勞而不怨恨了。”樂工為他歌唱們《邶風》、《庸風》和《衛風》。季禮說:“美好啊,多深厚啊!雖然有憂思,卻不至於困窘。我聽說衛國的康叔、武公的德行就像這個樣子,這大概是《衛風》吧!”樂工為他歌唱《王風》。季劄說:“美好啊!有憂思卻沒有恐懼,這大概是周室東遷之後的樂歌吧!”樂工為他歌唱《鄭風》。季劄說:“美好啊!但它煩瑣得太過分了,百姓忍受不了。這大概會最先亡國吧。”樂工為他歌唱《齊風》。季禮說:“美好啊,宏大而深遠,這是大國的樂歌啊!可以成為東海諸國表率的,大概就是太公的國家吧?國運真是不可限量啊!”樂工為他歌唱《南風》。季劄說:“美好啊,博大坦蕩!歡樂卻不放縱,大概是周公東征時的樂歌吧!”樂工為他歌唱《秦風》。季禮說:“這樂歌就叫做正聲。能作正聲自然宏大,宏大到了極點,大概是周室故地的樂歌吧!”樂工為他歌唱《魏風》。季禮說:“美好啊,輕飄浮動!粗擴而又婉轉,變化曲折卻又易於流轉,加上德行的輔助,就可以成為賢明的君主了”樂工為他歌唱《唐風》。季禮說:“思慮深遠啊!大概是帝堯的後代吧!如果不是這樣,憂思為什麽會這樣深遠呢?如果不是有美德者的後代,誰能像這樣呢?”,樂工為他歌唱《陳風》。季劄說:“國家沒有主人,難道能夠長久嗎?”再歌唱《鄶風》以下的樂歌,季禮就不作評論了。
  樂工為季劄歌唱《小雅》。季禮說:“美好啊!有憂思而沒有二心,有怨恨而不言說,這大概是周朝德政衰微時的樂歌吧?還是有先王的遺民在啊!”樂工為他歌唱《大雅》。季禮說:“廣闊啊!樂工為他歌唱《頌》。季禮說:“好到極點了!正直而不傲慢,委曲而不厭倦,哀傷而不憂愁,歡樂而不荒淫,利用而不匱乏,寬廣而不張揚,施予而不耗損,收取而不貪求,安守而不停滯,流行而不泛濫。五聲和諧,八音協調;節拍有法度,樂器先後有序。這都是擁有大德大行的人共有的品格啊!”
  季劄看見跳《象簫》和《南龠》兩種樂舞後說:“美好啊,但還有美中不足!”看到跳《大武》時說:“美好啊,周朝興盛的時候,大概就是這樣子吧。”看到跳《陬》時說:“聖人如此偉大,仍然有不足之處,做聖人實不容易啊!”看到跳《大夏》時說:“美好啊!勤於民事而不自以為有功。除了夏禹外,誰還能作這樣的樂舞呢!”看到跳《陬簫》時說:“德行達到頂點了!偉大啊,就像上天無所不覆蓋一樣,像大地無所不容納一樣!雖然有超過大德大行的,恐怕也超不過這個了。觀賞達到止境了!如果還有其它樂舞,我也不敢再請求觀賞了!”

注釋
(1)吳公子劄:即季劄,吳王壽夢的小兒子。
(2)周樂:周王室的音樂舞蹈。
(3)工:樂工。《周南》、《召南》:《詩經》十五國風開頭的兩種。以下提到的都是國風中各國的詩歌。
(4)始基之:開始奠定了基礎。
(5)勤:勞,勤勞。怨:怨恨。
(6)邶(bei):周代諸侯國,在今河南湯陰南。庸:周代諸侯國,在今河南新鄉市南。衛:周代諸侯國,在今河南淇縣。
(7)康叔:周公的弟弟,衛國開國君主。武公:康叔的九世孫。
(8)《王》:即《王風》,周平王東遷洛邑後的樂歌。
(9)鄭:周代諸侯國,在今河南新鄭一帶。
(10)細:瑣碎。這裏用音樂象征政令。
(11)泱泱:宏大的樣子。
(12)表東海:為東海諸侯國作表率。大公:太公,指國開國國君呂尚,即薑太公。
(13)豳(bin):西周公劉時的舊都,在今陝西彬縣東北。
(14)蕩:博大的樣子。
(15)周公之東:指周公東征。
(16)夏:西周王蹺一帶。秦:在今陝西、甘肅一帶。夏聲:正聲,雅聲。
(17)魏:諸侯國名,在今山西芮縣北。
(18)渢渢(feng):輕飄浮動的樣子。
(19)險:不平,這裏指樂曲的變化。
(20)唐:在今山西太原。晉國開國國君叔虞初封於唐。
(21)陶唐氏:指帝堯。晉國是陶唐氏舊地。
(22)令德之後:美德者的後代,指陶唐氏的後代。
(23)陳:國都宛丘,在今河南淮陽。
(24)鄶(kuai):在今河南鄭州南,被鄭國消滅。
(25)譏:批評。
(26)《小雅》:指《詩·小雅》中的詩歌。
(27)先王:指周代文、武、成、康等王。
(28)《大雅》:指《詩·大雅》中的詩歌。
(29)熙熙:和美融洽的樣子。
(30)《頌》:指《詩經》中的《周頌》、《魯頌》和《商頌》。
(31)倨:傲慢。國嗝:同“逼”,侵逼。攜:遊離。荒:過度。囫處:安守。底:停頓,停滯。
(35)五聲:指宮、商、角、微、羽。和:和諧。
(36)八風:指金、石、絲、竹、翰、土、革、本做成的八類樂器。
(37)節:節拍。度:尺度。
(38)守有序:樂器演奏有一定次序。
(39)《象箾(shuò )》:舞名,武舞。《南龠)(yuè):舞名,文舞。
(40)《大武》:周武王的樂舞。
(41)《韶濩hù》:商湯的樂舞。
(42)慚德:遺憾,缺憾。
(43)《大夏》:夏禹的樂舞。
(44)不德:不自誇有功。
(45)修:作。
(46)《韶萷》:虞舜的樂舞。
(47)幬(dào):覆蓋。
(48)蔑:無,沒有。

季劄觀周樂/季劄觀樂文學批評

  《季劄觀周樂》是《左傳》中一篇特別的文章,它包含了許多文學批評的因素。季劄雖然是對周樂發表評論,其實也就是評論《詩》,因為當時《詩》是入樂的。馬瑞辰說:“詩三百篇,未有不可入樂者。……左傳:吳季劄請觀周樂,使工為之歌周南﹑召南,並及於十二國。若非入樂,則十四國之詩,不得統之以周樂也”① 雖然,脫離了音樂的詩或許少了感發作用,而周樂中的舞已不能再現,但畢竟季劄評論的周樂,其文字主體還能在《詩經》中看到。所以我們可以從《季劄觀周樂》中總結出傳統文學批評的一些特點。

文學與政教
  中國的文學一開始就很重視同政教的關係,這在文學沒取得獨立地位,獲得自覺發展的早期,更是如此。《詩經》最先並非作為純文學作品出現,相反的,它有具體實際的使用場合。比如“春秋時政治、外交場合公卿大夫‘賦詩言誌’頗為盛行,賦詩者借用現成詩句斷章取義,暗示自己的情誌。公卿大夫交談,也常引用某些詩句”。②並且,詩的采集,是有意識為政教服務的。“古者天子命史采詩謠,以觀民風”,③“孟春之月,群居者將散,行人振木鐸徇於路以采詩,獻之太師,比其音律,以聞於天子。故曰:王者不窺牖戶而知天下”。④文學既然重視其社會功用,文學批評自然也強調政治教化。這集中體現在《論語》中: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文學作品有感染力量,能‘感發意誌’,這就是興。讀者從文學作品中可以‘考見得失’,‘觀風俗之盛衰’,這就是觀。群是指‘群居相切磋’,互相啟發,互相砥礪。怨是指‘怨刺上政’,以促使政治改善。”⑤
  從季劄對周樂的評論看,他正是把音樂(文學)和政教結合起來了。他認為政治的治亂會對音樂(文學)發生影響,也就是說可以通過音樂(文學)去“考見得失”,“觀風俗之盛衰”。因為政治的治亂會影響人,而人的思想感情又會反映到音樂(文學)中來。所以季劄能從《周南》、《召南》中聽出“勤而不怨”,《邶》、《鄘》、《衛》中聽出“憂而不困”。音樂(文學)對政治也有反作用。可以“群居相切磋”,互相啟發;可以“怨刺上政”,以促使政治改善。當然不好的音樂(文學)也會加速政治的敗壞,所以孔子要放鄭聲,季劄也從《鄭》中聽出“其細也甚,民弗堪也”,認為“是其先亡乎?”但必須指出並不是真的有所謂亡國之音,而是靡靡之音助長了荒淫享樂的社會風氣,從而使得政治敗壞,以致亡國。有人片麵地誇大了音樂(文學)對政治的反作用,認為音樂(文學)可以亡國,從而把對音樂(文學)的評論引入到神秘主義。

文學的中和之美
  孔子論詩,強調“溫柔敦厚”的詩教。他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為政》),又說:《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八佾》)。季劄論詩,和孔子非常接近,注重文學的中和之美。他稱《周南》、《召南》“勤而不怨”,《邶》、《鄘》、《衛》“憂而不困”,《豳》“樂而不淫”,《魏》“大而婉,險而易行”,《小雅》“思而不貳,怨而不言”,《大雅》“曲而有直體”。更突出的表現是他對《頌》的評論:“直而不倨,曲而不屈,邇而不逼,遠而不攜,遷而不淫,複而不厭,哀而不愁,樂而不荒,用而不匱,廣而不宣,施而不費,取而不貪,處而不底,行而不流”竟用了14個詞來形容。發出的感歎是“至矣哉”,因為“五聲和,八
  音平,節有度,守有序”,所以是“盛德之所同”。可見季劄對中和美的推崇確實到了極至。
  所謂中和美,正是儒家中庸思想在美學上的反映。孔子認識到任何事不及或過度了都不好,事物發展到極盛就會衰落,所以他就“允執厥中”。在個人感情上也不能大喜大悲。龔自珍的“少年哀樂過於人,歌泣無端字字真”就不合孔子的中庸標準。《世說新語》雅量門謝安聽到“淝水之戰”晉軍勝利的消息,強製欣喜之情,以致折斷屐齒⑥。顧雍喪子,心中很悲痛,可他強自克製,說:“已無延陵之高,豈可有喪明之責?”⑦體現在文學批評中,就是推崇抑製過於強烈的感情,以合於禮,要求“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這對古典詩歌含蓄委婉風格的形成有直接的影響,因為要抑製感情,所以往往是一唱三歎,而不是發露無餘。文學的意境也因此深長有味,頗耐咀嚼。但這也是中國沒有產生象古希臘那樣的悲劇的原因之一。

印象式的文學批評
  中國傳統的文學批評,缺乏係統的理論,嚴謹的邏輯,往往是一鱗片爪即興感悟式的文字。大量的詩話詞話即屬此種,而比較有係統的如《文心雕龍》《原詩》反倒是異類。像葉嘉瑩先生所說,中國傳統的文學批評是為利根人設的,西方的文學批評卻是照顧鈍根人。這樣說起來,反倒是中國的文學批評形式似乎更為高明。如像司空圖的《詩品》簡直就是用詩的語言寫成的,陸機的《文賦》也是精致的美文。不過,這種印象式的文學批評也有其弊端。因為利根人畢竟是少數,作者寫的雖然是深造有得之見,而讀者往往嗔目不知所雲。比如王靜安先生的《人間詞話》雖然是公認的傑作,不過對於“有我之境”,“無我之境”,何為“隔”與“不隔”也是聚訟紛紛。一方麵雖然是讀者的局限,如前所述,利根人畢竟是少數;另一方麵,也在於概念的模糊性和不明確,以及表述的歧義性。而確實也有一些空疏的詩話詞話,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就象禪宗裏的一些公案,一些和尚自稱悟了,說一些似是而非的話。但究竟悟沒悟,天才知道。因為已經沒有了可評判的標準。撇開這種批評方式的好壞不談,隻看它的根源,是肇端於先秦的。
  《論語》裏有這樣的記載: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道,富而好禮也。”
  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學而》)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
  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八佾》)
  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八佾》)
  從前兩則可見到對文學的批評相當靈活,特別是用到了聯想。就象王國維摘取三句詞來概括治學三境界,這也是印象式的批評。雖然作者未必然,而讀者未必不然。這不同於張惠言硬指作者必有此用心那麽死板。
  第三則和季劄的評論很相似。季劄是這樣評論的:
  “見舞《大武》者。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見舞《韶箾》者。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如地之無不載也。雖甚盛德,其蔑以加於此矣。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矣。’”
  《大武》是周武王的舞蹈,季劄在讚美中有諷刺,即孔子所謂:“盡美矣,未盡善也。” 《韶箾》是舜的舞蹈,季劄的讚美也無以複加,即孔子所謂:“盡美矣,又盡善也。”這裏,季劄的評論既是印象的批評,也是形象的批評。因為孔子和季劄的觀點立場和評論方式相近,所以我舉《論語》來對照說明這篇文章的批評方式。

舉例
  再舉幾個季劄評論周樂的例子:
  “為之歌《齊》。曰:‘美哉,泱泱乎,大風也哉!表東海者,其大公乎?’”
  “為之歌《魏》。曰:‘美哉,渢渢乎!大而婉,險而易行,以德輔此,則明主也。’”
  “為之歌《小雅》。曰:‘美哉!思而不貳,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猶有先王之遺民焉。’”
  “為之歌《大雅》。曰:‘廣哉!熙熙乎!曲而有直體,其文王之德乎?’”
  ……
  都既是印象的批評,也是形象的批評。借著聯想的翅膀,憑著通感,自然人事無所不及。

注釋
①毛詩傳箋通釋卷一:詩入樂說
②郭預衡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第一冊
③孔叢子巡狩篇
④漢書食貨誌
⑤曆代文論選
⑥⑦餘嘉錫《世說新語箋疏》

季劄觀周樂/季劄觀樂讀解

  這世上的事情,真如地覆天翻,此一時,彼一時也!季禮如此嚴肅正經、板著麵孔一律稱為“美好”的音樂、舞蹈,對今天的多數人來說,恐怕是不忍卒聽,不忍卒觀。同樣,要是季劄聽見今日的《同桌的你》一類的流行歌曲,看見迪斯科一類的舞蹈,真不知要氣死幾回!

  畢竟,觀念之間有了天壤之別。

  在季紮的時代,雖有民間小調、自娛自樂的歌舞,卻是登不了大雅之堂——宗廟和朝廷。平民百姓既沒有資格,也沒有能力,更沒有“懂得音樂的耳朵”、“懂得舞蹈的眼睛”去接受、欣賞、感受那些大樂大舞。他們是邊緣上的人,永遠無緣進入到、參與到達官貴人們的樂歌和樂舞之中去。也隻有達官貴人、君子公卿們才會像季劄那樣把音樂舞蹈看成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了不起的大事,才會那麽一本正經、恭敬嚴肅地加以對待。

  其實這也不奇怪。在他們的心目中,音樂舞蹈是禮儀的一部分,是政治上的等級統治的輔助工具,作用就是維護等級製度和政治統治,如同奴仆必須為主子效力、服務一樣,因而作歌現舞、隻在宗廟和朝廷這兩種場所中進行。老百姓即使削尖了腦袋,也不可能進得去。

季劄觀周樂/季劄觀樂現代評價

  我們無法說這樣對待音樂和舞蹈有什麽好或不好。這是曆史的本來麵目,那時擁有話語權力的人的觀念就是如此。他們這樣認為,也就照此去做。做了之後還要大發議論,一定要從中挖掘出深刻的含義來。比如《詩經》中的那些“國風”,不過是西周時各地方上的民間歌謠,平民百姓在勞作之餘有感而發,率興而作,哪裏想得到什麽聖人天子、治理下民、德行仁政之類!男女之間傾訴愛慕之情,征夫怨婦抒發內心的憂傷,辛勤勞作的農民表這對剝削者的不滿和憤恨,同君子大人們心中所想的有什麽必然聯係?所以,季劄的評論,以及後來儒生們的評論,不過是他們自己以自己的觀念,先入為主地附會而已。一首《關睢》,本來在這時男歡女愛的愛情追求,卻被解釋為讚美“後妃之德”!

  這在我們今天看來是觸目驚心和可笑的。照我們的觀念,再也不可能像季紮那樣去理解音樂和舞蹈,不可能板著麵孔拿它們作說教的工具。政治製度的好壞,同音樂舞蹈沒有什麽必然的聯係。懂音樂舞蹈的人當中有好人,也有壞人;不懂音樂舞蹈的人當中也有好人和壞人。世事人情的複雜多變,哪裏有固定不變的模式可去硬性框定?

  我們更願意相信,音樂和舞蹈是人們表情達意的一種方式。它們讓人們相互溝通,相互理解;它們也讓人通過自娛自樂來獲得精神的輕鬆和解脫;它們也可以表達我們對天地人的思索;它們也可以表達我們對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探索和追尋。陽春白雪當然使我們高雅,而我們也不拒絕下裏巴人。從出土的曾侯乙編鍾看來,春秋時期的音樂已有相當高的水平,而且不同時代、不同地區的音樂、舞蹈各有特色。季劄有幸欣賞魯國演奏的周樂,並且作出令人信服的評論,為後世留下這篇珍貴的史料。

《季劄觀周樂/季劄觀樂》左丘明 拚音讀音參考

jì zhá guān zhōu lè jì zhá guān lè
季劄觀周樂/季劄觀樂

wú gōng zǐ zhá lái pìn.
吳公子劄來聘。
qǐng guān yú zhōu lè.
……請觀於周樂。
shǐ gōng wèi zhī gē zhōu nán zhào nán, yuē:" měi zāi! shǐ jī zhī yǐ, yóu wèi yě, rán qín ér bù yuàn yǐ.
使工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猶未也,然勤而不怨矣。
wèi zhī gē bèi yōng wèi, yuē:" měi zāi, yuān hū! yōu ér bù kùn zhě yě.
為之歌《邶》、《鄘》、《衛》,曰:“美哉,淵乎!憂而不困者也。
wú wén wèi kāng shū wǔ gōng zhī dé rú shì, shì qí wèi fēng hū?" wèi zhī gē wáng yuē:" měi zāi! sī ér bù jù, qí zhōu zhī dōng hū!" wèi zhī gē zhèng, yuē:" měi zāi! qí xì yǐ shèn, mín fú kān yě.
吾聞衛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衛風》乎?”為之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懼,其周之東乎!”為之歌《鄭》,曰:“美哉!其細已甚,民弗堪也。
shì qí xiān wáng hū!" wèi zhī gē qí, yuē:" měi zāi, yāng yāng hū! dà fēng yě zāi! biǎo dōng hǎi zhě, qí dà gōng hū? guó wèi kě liàng yě.
是其先亡乎!”為之歌《齊》,曰:“美哉,泱泱乎!大風也哉!表東海者,其大公乎?國未可量也。
" wèi zhī gē bīn, yuē:" měi zāi, dàng hū! lè ér bù yín, qí zhōu gōng zhī dōng hū?" wèi zhī gē qín, yuē:" cǐ zhī wèi xià shēng.
”為之歌《豳》,曰:“美哉,蕩乎!樂而不淫,其周公之東乎?”為之歌《秦》,曰:“此之謂夏聲。
fū néng xià zé dà, dà zhī zhì yě, qí zhōu zhī jiù hū!" wèi zhī gē wèi, yuē:" měi zāi, fán fán hū! dà ér wǎn, xiǎn ér yì xíng, yǐ dé fǔ cǐ, zé míng zhǔ yě!" wèi zhī gē táng, yuē:" sī shēn zāi! qí yǒu táo táng shì zhī yí mín hū? bù rán, hé yōu zhī yuǎn yě? fēi lìng dé zhī hòu, shuí néng ruò shì?" wèi zhī gē chén, yuē:" guó wú zhǔ, qí néng jiǔ hū!" zì kuài yǐ xià wú jī yān! wèi zhī gē xiǎo yǎ, yuē.
夫能夏則大,大之至也,其周之舊乎!”為之歌《魏》,曰:“美哉,渢渢乎!大而婉,險而易行,以德輔此,則明主也!”為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遺民乎?不然,何憂之遠也?非令德之後,誰能若是?”為.之歌《陳》,曰:“國無主,其能久乎!”自《鄶》以下無譏焉!為之歌《小雅》,曰。
" měi zāi! sī ér bù èr, yuàn ér bù yán, qí zhōu dé zhī shuāi hū? yóu yǒu xiān wáng zhī yí mín yān!" wèi zhī gē dà yá, yuē:" guǎng zāi! xī xī hū! qū ér yǒu zhí tǐ, qí wén wáng zhī dé hū?" wèi zhī gē sòng, yuē:" zhì yǐ zāi! zhí ér bù jù, qū ér bù qū ěr ér bù bī, yuǎn ér bù xié qiān ér bù yín, fù ér bù yàn āi ér bù chóu, lè ér bù huāng yòng ér bù kuì, guǎng ér bù xuān shī ér bù fèi, qǔ ér bù tān chù ér bù dǐ, xíng ér bù liú.
“美哉!思而不貳,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猶有先王之遺民焉!”為之歌《大雅》,曰:“廣哉!熙熙乎!曲而有直體,其文王之德乎?”為之歌《頌》,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邇而不逼,遠而不攜;遷而不淫,複而不厭;哀而不愁,樂而不荒;用而不匱,廣而不宣;施而不費,取而不貪;處而不底,行而不流。
wǔ shēng hé, bā fēng píng jié yǒu dù, shǒu yǒu xù.
五聲和,八風平;節有度,守有序。
shèng dé zhī suǒ tóng yě!" jiàn wǔ xiàng shuò nán yuè zhě, yuē:" měi zāi, yóu yǒu hàn!" jiàn wǔ dà wǔ zhě, yuē:" měi zāi, zhōu zhī shèng yě, qí ruò cǐ hū?" jiàn wǔ sháo huò zhě, yuē:" shèng rén zhī hóng yě, ér yóu yǒu cán dé, shèng rén zhī nán yě!" jiàn wǔ dà xià zhě, yuē:" měi zāi! qín ér bù dé.
盛德之所同也!”見舞《象箾》、《南龠》者,曰:“美哉,猶有憾!”見舞《大武》者,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見舞《韶濩》者,曰:“聖人之弘也,而猶有慚德,聖人之難也!”見舞《大夏》者,曰:“美哉!勤而不德。
fēi yǔ, qí shuí néng xiū zhī!" jiàn wǔ sháo shuò zhě", yuē:" dé zhì yǐ zāi! dà yǐ, rú tiān zhī wú bù chóu yě, rú dì zhī wú bù zài yě! suī shén shèng dé, qí miè yǐ jiā yú cǐ yǐ.
非禹,其誰能修之!”見舞《韶箾》者“,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如地之無不載也!雖甚盛德,其蔑以加於此矣。
guān zhǐ yǐ! ruò yǒu tā lè, wú bù gǎn qǐng yǐ!"
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

網友評論

* 《季劄觀周樂/季劄觀樂》季劄觀周樂/季劄觀樂左丘明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专题为您介绍:《季劄觀周樂/季劄觀樂》 左丘明先秦左丘明吳公子劄來聘。……請觀於周樂。使工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猶未也,然勤而不怨矣。為之歌《邶》、《鄘》、《衛》,曰:“美哉,淵乎!憂而不 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季劄觀周樂/季劄觀樂》季劄觀周樂/季劄觀樂左丘明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原文,《季劄觀周樂/季劄觀樂》季劄觀周樂/季劄觀樂左丘明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翻译,《季劄觀周樂/季劄觀樂》季劄觀周樂/季劄觀樂左丘明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赏析,《季劄觀周樂/季劄觀樂》季劄觀周樂/季劄觀樂左丘明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阅读答案,出自《季劄觀周樂/季劄觀樂》季劄觀周樂/季劄觀樂左丘明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就爱诗词网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dd110.com/chengyu/748c39890184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