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公諫征犬戎》 佚名

先秦   佚名 穆王將征犬戎,祭公谏征祭公谏征祭公謀父諫曰:“不可。犬戎犬戎
先王耀德不觀兵。佚名原文意
夫兵,翻译戢而時動,赏析動則威;觀則玩,和诗玩則無震。祭公谏征祭公谏征
是犬戎犬戎故周文公之《頌》曰:‘載戢幹戈,載櫜弓矢;我求懿德,佚名原文意肆於時夏。翻译
允王保之。赏析
’先王之於民也,和诗茂正其德,祭公谏征祭公谏征而厚其性;阜其財求,犬戎犬戎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鄉,佚名原文意以文修之,使務利而避害,懷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
昔我先世後稷,以服事虞夏。
及夏之衰也,棄稷弗務,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竄於戎翟之間。
不敢怠業,時序其德,纂修其緒,修其訓典;朝夕恪勤,守以惇篤,奉以忠信,奕世戴德,不忝前人。
至於武王,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不欣喜。
商王帝辛,大惡於民,庶民弗忍,欣戴武王,以致戎於商牧。
是先王非務武也,勤恤民隱,而除其害也。
夫先王之製:邦內甸服,邦外侯服,侯、衛賓服,夷、蠻要服,戎、狄荒服。
甸服者祭,侯服者祀,賓服者享,要服者貢,荒服者王。
日祭,月祀,時享,歲貢,終王,先王之訓也。
有不祭,則修意;有不祀,則修言;有不享,則修文;有不貢,則修名;有不王,則修德。
序成而有不至,則修刑。
於是乎有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讓不貢,告不王。
於是乎有刑罰之辟,有攻伐之兵,有征討之備,有威讓之令,有文告之辭。
布令陳辭,而又不至,則又增修於德,無勤民於遠。
是以近無不聽,遠無不服。
今自大畢、伯士之終也,犬戎氏以其職來王,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征之’,且觀之兵,其無乃廢先王之訓,而王幾頓乎?吾聞夫犬戎樹槨,能帥舊德,而守終純固,其有以禦我矣。
”王不聽,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歸。
自是荒服者不至。
分類: 古文觀止勸諫故事寓理

祭公諫征犬戎翻譯及注釋

翻譯
  周穆王將征伐犬戎,祭公謀父勸阻說:“不行。先王顯示德行而不炫耀武力。兵力是儲存起來到一定時候動用的,一動用就使人畏懼;炫耀武力就會濫用,濫用就不能使人畏懼。所以周文公的《詩經·周頌·時邁》說:‘將兵器好好收藏,將弓箭藏在皮囊;我們君王尋求美德,施予這華夏之邦。君王定能保持天命久長。’先王對於百姓,努力端正他們的德行,使他們的性情更加寬厚;擴大他們的財源,改進他們的工具;指明利害的方向,用禮法整頓他們,使他們追求利益而避免禍害,懷念恩德而畏懼威力,所以能保證周王室世代相承,日益壯大。
  從前我們先王世代做農官之長,服事虞、夏兩朝。到夏朝衰落的時候,廢除了農官,不再致力於農業,我們先王不窋,因而失去了官職,隱藏到戎狄中間。他仍然不敢怠慢祖業,時常稱道祖先的功德,繼續完成祖先留下的事業,研習祖先的訓令和典章;早晚謹慎勤懇,忠實地遵守,誠懇地奉行,世代繼承祖先的功德,不辱前人。到了武王,發揚前代光明的德行,再加上仁慈與溫和,事奉神靈,保養百姓,莫不歡欣喜悅。商王帝辛,大為百姓所憎惡,百姓不能忍受,欣然擁戴武王,在商朝國都郊外的牧野地方作戰。這不是先王致力於武力,而是為了盡力體恤百姓的痛苦,除掉他們的禍害。
  先王的製度:王畿以內五百裏的地方稱甸服,王畿以外五百裏的地方稱侯服,侯服以外至衛服以內的地方稱賓服,賓服以外的蠻、夷地方稱要服,要服以外的戎、狄地方稱荒服。甸服地方的諸侯供給天子祭祀祖父、父親的祭品,侯服地方的諸侯供給天子祭祀高、曾祖的祭品,賓服地方的諸侯供給天子祭祀遠祖的祭品,要服地方的諸侯供給天子祭神的祭品,荒服地方的諸侯則朝見天子。祭祖父、父親的祭品一日一次,祭高、曾祖的祭品一月一次,祭遠祖的祭品一季一次,祭神的祭品一年一次,朝見天子一生一次。這是先王的遺訓。
  如有不逐日進貢的,天子就修省內心;有不按月進貢的,天子就修明法令;有不按季進貢的,天子就修明禮儀;有不進歲貢的,天子就修明尊卑名分;有不朝見的,天子就修明德行。這幾個方麵依次做到而仍有不來的,天子就修明刑法。這時就有懲罰不逐日進貢的,討伐不按月進貢的,征討不按季進貢的,責備不進歲貢的,曉諭不來朝見的。這時也就有懲治的法律,有攻伐的軍隊,有征討的裝備,有嚴厲譴責的命令,有用文字曉喻的文告。發布命令,公布文告,而再有不來的,天子就在德行上增強修養,不讓百姓到遠方去受苦。
  所以近處的諸侯無不聽命,遠方的諸侯無不歸順。現在大畢、伯士一去世,新即位的犬戎國君就帶著貢品前來朝見,天子卻說:‘我一定要以不享的罪名征討他’,並且向他炫耀武力,這樣做恐怕會廢棄先王的遺訓,而使朝見天子之禮瀕於破壞吧?我聽說那犬戎國君秉性敦厚,能遵循祖先的遺德,遵守終生朝見一次之禮,專一不二,他們會有防禦我們的準備的。”穆王不聽,去征戰犬戎,隻得到四隻白狼、四隻白鹿帶回來了。從此以後,荒服地方的諸侯就不來朝見了。

注釋
①穆王:周天子,名滿。康王之孫,昭王的兒子。犬戎:我國古代西方民族名,即昆戎。商朝和周朝時,在今陝西涇水渭水流域遊牧。
②祭公謀父周穆王的大臣,封於祭,故叫祭公。謀父是他的字。祭(zhài),父(fǔ)。
③戢(jí):聚集,收藏。時動:按照一定的季節行動。如春夏務家,冬於講武。
④震:懼怕。
⑤周文公:即周公,“文”是他的諡號。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名旦,也稱叔旦。
⑥載:語助詞,無義。幹戈:兵器名。
⑦櫜(gao):古時收藏弓箭的袋子。這裏用作動詞,把弓箭收藏起來。
⑧懿德:美德。
⑨時:是,這。夏:中國。
⑩允:信,相信。王:指周武王。
⑾茂:通“懋”,勉勵。德,道德。
⑿阜(fu):大,多。
⒀鄉(xiang):所在。
⒁滋:增益,加多。

祭公諫征犬戎賞析

  在輔佐周穆王的過程中,祭國的祭公謀父提出了“以德治國”的政治主張。某年,周穆王要攻打一個叫犬戎的民族,祭公謀父勸說周穆王:聖明的君王是光大自己的德政,而不炫耀自己的武力,用武力征服別人,早晚會帶來嚴重後果的。周穆王不聽勸告,率兵攻打犬戎,盡管戰爭最後取勝,但周邊的少數民族再也不稱臣納貢。

  “以德治國”是符合周先人的傳統的。《史記·周本紀》記述:

  “古公亶父複脩後稷、公劉之業,積德行義,國人皆戴之。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財物,予之。已複攻,欲得地與民。民皆怒,欲戰。古公曰:‘有民立君,將以利之。今戎狄所為攻戰,以吾地與民。民之在我,與其在彼,何異。民欲以我故戰,殺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為。’乃與私屬遂去豳,度漆、沮,逾梁山,止於岐下。豳人舉國扶老攜弱,盡複歸古公於岐下。及他旁國聞古公仁,亦多歸之。於是古公乃貶戎狄之俗,而營築城郭室屋,而邑別居之。作五官有司。民皆歌樂之,頌其德。”

  這段故事是說:古公亶父是周王朝的奠基人,被稱為周朝的“太王”,是曆史上的著名賢王。

  古公亶父原是一個小國豳國的國君。當時,西北邊地的戎狄進攻豳國,“欲得財物”。給了財物以後,他們還不滿足,又要再來進攻,欲得地與民。豳國百姓被激怒了,紛紛主張打仗。這時,古公說:“老百姓擁立君主,是希望君主保護老百姓的福利。現在戎狄想來攻打我們的目地,是因為我有了土地和老百姓。老百姓在我這裏和在他那裏,隻要生活的好,那有什麽關係呢?現在老百姓們為了我個人的原因去打仗,用殺死別人的父子的手段去達到我當君主的目地,這樣的事,我不忍心去做!”(原文:有民立君,將以利之。今戎狄所為攻戰,以我地與民。民之在我,與其在彼,何異?民欲以我故戰,殺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為。)因此,古公亶父隻帶了近親私屬一群人,學他的祖先不窋一樣,離開豳國,遷徙到梁山西南的岐山之下定居。

  古公亶父的這個舉動被老百姓知道了,不僅原來豳地民眾扶老攜幼,離開戎狄而追到岐山來,照舊跟著他。而且附近的鄰國,也久仰古公的仁義賢名,都來歸附於他。

  所以,老子依據古公亶父的事跡寫成了第三章的“使民不爭”。象古公亶父那樣,他為了民眾遠離戰爭, 不爭而退讓到可以不要國家豳,不戰而退從豳到了周原。他最終贏得了民眾的心,他最終不爭而成不戰而勝!

  顯然,周穆王攻打一個叫犬戎的民族,是周失德的開始。左丘明的《國語》從西周穆王寫起,大概是因為周穆王是西周失德的第一個君王罷!

  附加說明:京城五百裏以內為邦內;離京城五百到一千裏的國為邦外;一千裏到三千五百裏的國為侯、衛;三千五百裏到四千裏的國為蠻、夷;四千裏以外的國為戎、翟。甸服:為王朝服役,供應周王朝每天的宗廟祭祀;侯服:每年必須朝見周王朝,供應每月的祭祀;賓服:必須納貢供應每季的祭祀,二到五年朝見一次;要(yāo)服:必須供應每年的祭祀,每六年朝見;荒服:每任國王必須朝見一次,表示臣服即可。

《祭公諫征犬戎》佚名 拚音讀音參考

jì gōng jiàn zhēng quǎn róng
祭公諫征犬戎

mù wáng jiāng zhēng quǎn róng, jì gōng móu fù jiàn yuē:" bù kě.
穆王將征犬戎,祭公謀父諫曰:“不可。
xiān wáng yào dé bù guān bīng.
先王耀德不觀兵。
fū bīng, jí ér shí dòng, dòng zé wēi guān zé wán, wán zé wú zhèn.
夫兵,戢而時動,動則威;觀則玩,玩則無震。
shì gù zhōu wén gōng zhī sòng yuē:' zài jí gān gē, zài gāo gōng shǐ wǒ qiú yì dé, sì yú shí xià.
是故周文公之《頌》曰:‘載戢幹戈,載櫜弓矢;我求懿德,肆於時夏。
yǔn wáng bǎo zhī.
允王保之。
' xiān wáng zhī yú mín yě, mào zhèng qí dé, ér hòu qí xìng fù qí cái qiú, ér lì qí qì yòng míng lì hài zhī xiāng, yǐ wén xiū zhī, shǐ wù lì ér bì hài, huái dé ér wèi wēi, gù néng bǎo shì yǐ zī dà.
’先王之於民也,茂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財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鄉,以文修之,使務利而避害,懷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
xī wǒ xiān shì hòu jì, yǐ fú shi yú xià.
昔我先世後稷,以服事虞夏。
jí xià zhī shuāi yě, qì jì fú wù, wǒ xiān wáng bù zhú, yòng shī qí guān, ér zì cuàn yú róng dí zhī jiān.
及夏之衰也,棄稷弗務,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竄於戎翟之間。
bù gǎn dài yè, shí xù qí dé, zuǎn xiū qí xù, xiū qí xùn diǎn zhāo xī kè qín, shǒu yǐ dūn dǔ, fèng yǐ zhōng xìn, yì shì dài dé, bù tiǎn qián rén.
不敢怠業,時序其德,纂修其緒,修其訓典;朝夕恪勤,守以惇篤,奉以忠信,奕世戴德,不忝前人。
zhì yú wǔ wáng, zhāo qián zhī guāng míng, ér jiā zhī yǐ cí hé, shì shén bǎo mín, mò bù xīn xǐ.
至於武王,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不欣喜。
shāng wáng dì xīn, dà è yú mín, shù mín fú rěn, xīn dài wǔ wáng, yǐ zhì róng yú shāng mù.
商王帝辛,大惡於民,庶民弗忍,欣戴武王,以致戎於商牧。
shì xiān wáng fēi wù wǔ yě, qín xù mín yǐn, ér chú qí hài yě.
是先王非務武也,勤恤民隱,而除其害也。
fū xiān wáng zhī zhì: bāng nèi diān fú, bāng wài hóu fú, hóu wèi bīn fú, yí mán yào fú, róng dí huāng fú.
夫先王之製:邦內甸服,邦外侯服,侯、衛賓服,夷、蠻要服,戎、狄荒服。
diān fú zhě jì, hóu fú zhě sì, bīn fú zhě xiǎng, yào fú zhě gòng, huāng fú zhě wáng.
甸服者祭,侯服者祀,賓服者享,要服者貢,荒服者王。
rì jì, yuè sì, shí xiǎng, suì gòng, zhōng wáng, xiān wáng zhī xùn yě.
日祭,月祀,時享,歲貢,終王,先王之訓也。
yǒu bù jì, zé xiū yì yǒu bù sì, zé xiū yán yǒu bù xiǎng, zé xiū wén yǒu bù gòng, zé xiū míng yǒu bù wáng, zé xiū dé.
有不祭,則修意;有不祀,則修言;有不享,則修文;有不貢,則修名;有不王,則修德。
xù chéng ér yǒu bù zhì, zé xiū xíng.
序成而有不至,則修刑。
yú shì hū yǒu xíng bù jì, fá bù sì, zhēng bù xiǎng, ràng bù gòng, gào bù wáng.
於是乎有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讓不貢,告不王。
yú shì hū yǒu xíng fá zhī pì, yǒu gōng fá zhī bīng, yǒu zhēng tǎo zhī bèi, yǒu wēi ràng zhī lìng, yǒu wén gào zhī cí.
於是乎有刑罰之辟,有攻伐之兵,有征討之備,有威讓之令,有文告之辭。
bù lìng chén cí, ér yòu bù zhì, zé yòu zēng xiū yú dé, wú qín mín yú yuǎn.
布令陳辭,而又不至,則又增修於德,無勤民於遠。
shì yǐ jìn wú bù tīng, yuǎn wú bù fú.
是以近無不聽,遠無不服。
jīn zì dà bì bó shì zhī zhōng yě, quǎn róng shì yǐ qí zhí lái wáng, tiān zǐ yuē:' yǔ bì yǐ bù xiǎng zhēng zhī', qiě guān zhī bīng, qí wú nǎi fèi xiān wáng zhī xùn, ér wáng jǐ dùn hū? wú wén fū quǎn róng shù guǒ, néng shuài jiù dé, ér shǒu zhōng chún gù, qí yǒu yǐ yù wǒ yǐ.
今自大畢、伯士之終也,犬戎氏以其職來王,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征之’,且觀之兵,其無乃廢先王之訓,而王幾頓乎?吾聞夫犬戎樹槨,能帥舊德,而守終純固,其有以禦我矣。
" wáng bù tīng, suì zhēng zhī, dé sì bái láng sì bái lù yǐ guī.
”王不聽,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歸。
zì shì huāng fú zhě bù zhì.
自是荒服者不至。

網友評論

* 《祭公諫征犬戎》祭公諫征犬戎佚名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专题为您介绍:《祭公諫征犬戎》 佚名先秦佚名穆王將征犬戎,祭公謀父諫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觀兵。夫兵,戢而時動,動則威;觀則玩,玩則無震。是故周文公之《頌》曰:‘載戢幹戈,載櫜弓矢;我求懿德,肆於時夏。允王保之。’ 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祭公諫征犬戎》祭公諫征犬戎佚名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原文,《祭公諫征犬戎》祭公諫征犬戎佚名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翻译,《祭公諫征犬戎》祭公諫征犬戎佚名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赏析,《祭公諫征犬戎》祭公諫征犬戎佚名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阅读答案,出自《祭公諫征犬戎》祭公諫征犬戎佚名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就爱诗词网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dd110.com/chengyu/747a39890222958.html

诗词类别

《祭公諫征犬戎》祭公諫征犬戎佚名的诗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