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幹傳》 貫休

唐代   貫休 昏王亡國豈堪陳,比干隻見明誠不見身。传比
想得先生也知自,干传贯休欲將留與後來人。原文意
分類: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頭像

貫休(823~912年),翻译俗姓薑,字德隱,赏析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和诗唐末五代著名畫僧。比干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传比貫休記憶力特好,干传贯休日誦《法華經》1000字,原文意過目不忘。翻译貫休雅好吟詩,赏析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和诗或吟尋偶對,比干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後,詩名日隆,仍至於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於所居,世壽89。

《比幹傳》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比幹傳》是唐代文學家貫休創作的一首詩詞,其內容表達了對昏王亡國的不滿與憂慮。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昏王亡國豈堪陳,
隻見明誠不見身。
想得先生也知自,
欲將留與後來人。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對昏王亡國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當前局勢的憂心忡忡。詩人感歎昏王的昏庸無能,導致國家覆亡,國家的君主不見了,隻留下了冰冷的殘骸,再也看不到國君的身影。詩人通過描繪昏王的不幸和個人的憂慮,展現了對國家興衰和政治動蕩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思考和憂慮。通過對昏王亡國的描述,詩人將自身的憂慮融入其中,表現了一種憂國憂民的情感。詩句中運用了"昏王亡國"和"明誠不見身"這樣的對比手法,使得詩句更加鮮明地表達了詩人對昏庸無能的君主和對國家的悲傷。詩人通過描繪這種政治動蕩的局麵,以及自己對此的思考,展現了愛國之情和忠誠之心。

整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政治腐敗與國家衰敗的憂慮,呼籲後人將曆史教訓牢記,以避免再次重蹈覆轍。它通過描繪昏王亡國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國家興衰和政治動蕩的思考與關注。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富有思辨性和啟迪性,具有一定的曆史和社會意義。

* 此內容來自古詩詞愛好者,僅供參考

《比幹傳》貫休 拚音讀音參考

bǐ gàn chuán
比幹傳

hūn wáng wáng guó qǐ kān chén, zhī jiàn míng chéng bú jiàn shēn.
昏王亡國豈堪陳,隻見明誠不見身。
xiǎng dé xiān shēng yě zhī zì, yù jiāng liú yǔ hòu lái rén.
想得先生也知自,欲將留與後來人。

網友評論

* 《比幹傳》比幹傳貫休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专题为您介绍:《比幹傳》 貫休唐代貫休昏王亡國豈堪陳,隻見明誠不見身。想得先生也知自,欲將留與後來人。分類:作者簡介(貫休)貫休(823~912年),俗姓薑,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 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比幹傳》比幹傳貫休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原文,《比幹傳》比幹傳貫休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翻译,《比幹傳》比幹傳貫休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赏析,《比幹傳》比幹傳貫休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阅读答案,出自《比幹傳》比幹傳貫休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就爱诗词网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dd110.com/chengyu/727f39889294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