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新羅僧歸本國》 貫休

唐代   貫休 忘身求至教,送新僧归赏析求得卻東歸。罗僧
離岸乘空去,归本国送贯休終年無所依。新罗
月衝陰火出,本国帆拶大鵬飛。原文意
想得還鄉後,翻译多應著紫衣。和诗
分類: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頭像

貫休(823~912年),送新僧归赏析俗姓薑,字德隱,罗僧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归本国送贯休唐末五代著名畫僧。新罗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本国貫休記憶力特好,原文意日誦《法華經》1000字,翻译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後,詩名日隆,仍至於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於所居,世壽89。

《送新羅僧歸本國》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新羅僧歸本國

忘身求至教,求得卻東歸。
離岸乘空去,終年無所依。
月衝陰火出,帆拶大鵬飛。
想得還鄉後,多應著紫衣。

譯文:
送新羅僧回國

忘掉塵世的身軀,追尋真正的教義,
雖然尋得歸宿,卻又東方歸去。
離開岸邊,乘著風帆飛翔,
一年四季都沒有停歇之處。
月亮衝出陰雲,點燃熊熊的篝火,
船帆被大鵬鳥拍打而飛翔。
一直想著回到故土,
應該穿上紫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新羅僧侶追求佛法的旅程。詩人貫休通過描寫僧侶舍棄自我、追求真理的精神,表達了人們對於追求內心真正意義的追求和歸宿的思考。

詩的第一句“忘身求至教”,表明僧侶追求佛法的決心,並且決心要擺脫塵世的束縛。第二句“求得卻東歸”,則表達了僧侶最終選擇回到故鄉的決定。整首詩以“忘身”、“求至教”、“東歸”等詞語為紐帶,展現出僧侶追求精神解放,歸宿的內心動力。

接下來的幾句詩描述了僧侶在回國的旅程中的艱辛和孤獨。他離開岸邊,乘著風帆飛翔,象征著他尋求真理的道路陡峭而困難。他在一年的征程中不停地飄泊,沒有停歇之處。詩中的“月衝陰火出,帆拶大鵬飛”則表達了僧侶對於自己還鄉的期待和憧憬。

詩的最後一句“想得還鄉後,多應著紫衣”,則表明僧侶對於回到故土的向往和渴望。穿上紫衣,象征著他即將成就一個高貴的地位。

整首詩以簡練、清新的語言描繪了僧侶追求真理的旅程。通過描繪僧侶身世和內心決心的轉變,詩意深遠,同時也寓意著人們對於追求自我內心的真正意義和人生歸宿的思考。

* 此內容來自古詩詞愛好者,僅供參考

《送新羅僧歸本國》貫休 拚音讀音參考

sòng xīn luó sēng guī běn guó
送新羅僧歸本國

wàng shēn qiú zhì jiào, qiú dé què dōng guī.
忘身求至教,求得卻東歸。
lí àn chéng kōng qù, zhōng nián wú suǒ yī.
離岸乘空去,終年無所依。
yuè chōng yīn huǒ chū, fān zā dà péng fēi.
月衝陰火出,帆拶大鵬飛。
xiǎng dé huán xiāng hòu, duō yīng zhe zǐ yī.
想得還鄉後,多應著紫衣。

網友評論

* 《送新羅僧歸本國》送新羅僧歸本國貫休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专题为您介绍:《送新羅僧歸本國》 貫休唐代貫休忘身求至教,求得卻東歸。離岸乘空去,終年無所依。月衝陰火出,帆拶大鵬飛。想得還鄉後,多應著紫衣。分類:作者簡介(貫休)貫休(823~912年),俗姓薑,字德隱,婺州蘭豁 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送新羅僧歸本國》送新羅僧歸本國貫休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原文,《送新羅僧歸本國》送新羅僧歸本國貫休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翻译,《送新羅僧歸本國》送新羅僧歸本國貫休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赏析,《送新羅僧歸本國》送新羅僧歸本國貫休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阅读答案,出自《送新羅僧歸本國》送新羅僧歸本國貫休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就爱诗词网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dd110.com/chengyu/671d39894876821.html

诗词类别

《送新羅僧歸本國》送新羅僧歸本國的诗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