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琵琶》 羅隱

唐代   羅隱 香筵酒散思朝散,听琵偶向梧桐暗處聞。琶听琵琶
大底曲中皆有恨,罗隐滿樓人自不知君。原文意
分類: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頭像

羅隱(833-909),翻译字昭諫,赏析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和诗唐代詩人。听琵生於公元833年(太和七年),琶听琵琶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罗隐應進士試,原文意曆七年不第。翻译鹹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赏析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和诗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听琵後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後,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鏐,曆任錢塘令、司勳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後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聽琵琶》羅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聽琵琶》是唐代文學家羅隱所創作的一首詩。詩中描述了一位閑適宴會散場後,偶然間聽到一位在梧桐樹陰下彈奏琵琶的人,引發了思考和情感的波動。

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香杯酒散思散地,偶爾聽到梧桐樹陰下的音樂。
這首曲子都充滿了怨恨,樓上的人們卻毫不知道你是誰。

這首詩意蘊含著濃厚的憂思和愁怨之情。首先,形容宴席散場後的情景,人們離散而去,思緒漸漸泛起。接著,詩人不經意地聽到了悠揚的琵琶聲,傳來一種深深的悲怨和無奈。琵琶音樂中的恨意,矛盾於飲樂之間的歡愉,使人感到一種迷茫和困惑。

在這首詩中,詩人將琵琶音樂與人們的心境對比,表達對現實中的盲目與麻木的不滿。人們在享受酒宴的同時,對於琵琶的音樂和那其中所蘊含的恨意卻毫不知情。這種對琵琶音樂的無知和漠視,暗示了社會對於真實情感的忽略,以及人們對於內心自省的缺乏。

羅隱以簡潔的表達和對比手法,揭示了人們對於內心世界的無覺察,以及真實情感的被忽視。他通過音樂的方式,傳遞了對於現實中麻木與冷漠的不滿,並反思人們應該更加關注內心世界和真實情感的表達與理解。這首詩給人以深思,引發讀者思考人性和情感生活的根本問題。

* 此內容來自古詩詞愛好者,僅供參考

《聽琵琶》羅隱 拚音讀音參考

tīng pí pá
聽琵琶

xiāng yán jiǔ sàn sī cháo sàn, ǒu xiàng wú tóng àn chù wén.
香筵酒散思朝散,偶向梧桐暗處聞。
dà dǐ qǔ zhōng jiē yǒu hèn, mǎn lóu rén zì bù zhī jūn.
大底曲中皆有恨,滿樓人自不知君。

網友評論

* 《聽琵琶》聽琵琶羅隱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专题为您介绍:《聽琵琶》 羅隱唐代羅隱香筵酒散思朝散,偶向梧桐暗處聞。大底曲中皆有恨,滿樓人自不知君。分類:作者簡介(羅隱)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於公元833年太和七 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聽琵琶》聽琵琶羅隱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原文,《聽琵琶》聽琵琶羅隱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翻译,《聽琵琶》聽琵琶羅隱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赏析,《聽琵琶》聽琵琶羅隱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阅读答案,出自《聽琵琶》聽琵琶羅隱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就爱诗词网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dd110.com/chengyu/645a39895878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