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革對靈王》 左丘明

先秦   左丘明 楚子狩於州來,革对革对次於潁尾,灵王灵王使蕩侯、左丘潘子、明原司馬督、文翻囂尹午、译赏陵尹喜帥師圍徐以懼吳。析和
楚子次於乾溪,诗意以為之援。革对革对
雨雪,灵王灵王王皮冠,左丘秦複陶,明原翠被,文翻豹舄,译赏執鞭以出,析和仆析父從。
右尹子革夕,王見之。
去冠被,舍鞭,與之語曰:“昔我先王熊繹與呂伋、王孫牟、燮父、禽父,並事康王,四國皆有分,我獨無有。
今吾使人於周,求鼎以為分,王其與我乎?” 對曰:“與君王哉!昔我先王熊繹,辟在荊山,篳路藍縷,以處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禦王事。
齊,王舅也;晉及魯、衛,王母弟也。
楚是以無分,而彼皆有。
今周與四國服事君王,將唯命是從,豈其愛鼎?”王曰:“昔我皇祖伯父昆吾,舊許是宅。
今鄭人貪賴其田,而不我與。
我若求之,其與我乎?” 對曰:“與君王哉!周不愛鼎,鄭敢愛田?”王曰:“昔諸侯遠我而畏晉,今我大城陳、蔡、不羹,賦皆千乘,子與有勞焉。
諸侯其畏我乎?”對曰:“畏君王哉!是四國者,專足畏也,又加之以楚,敢不畏君王哉?” 工尹路請曰:“君王命剝圭以為鏚柲,敢請命。
”王入視之。
析父謂子革:“吾子,楚國之望也!今與王言如響,國其若之何?”子革曰:“摩厲以須,王出,吾刃將斬矣。
” 王出,複語。
左史倚相趨過。
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視之。
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對曰:“臣嚐問焉,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將皆必有車轍馬跡焉。
祭公謀父作《祈招》之詩,以止王心,王是以獲沒於祗宮。
臣問其詩而不知也;若問遠焉,其焉能知之?” 王曰:“子能乎?”對曰:“能。
其《詩》曰:‘祈招之愔愔,式昭德音。
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
形民之力,而無醉飽之心。
’” 王揖而入,饋不食,寢不寐,數日。
不能自克,以及於難。
仲尼曰:“古也有誌:‘克己複禮,仁也。
’信善哉!楚靈王若能如是,豈其辱於乾溪?” 分類: 古文觀止敘事寓理

作者簡介(左丘明)

左丘明頭像

丘明(姓薑,氏丘,名明),華夏人,生於前502年,死於前422年,享年80歲。丘穆公呂印的後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國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稱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稱“左丘明”,後為魯國太史 。左丘明籍貫,一說為魯國中都人,一說為春秋末年魯國都君莊(今山東省肥城市石橫鎮東衡魚村)人,按新見《左傳精舍誌》,當以後說近是。左氏世為魯國太史,至丘明則約與孔子(前551-479)同時,而年輩稍晚。他是當時著名史家、學者與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傳》、《國語》等。他品行高潔,為孔子推崇,稱“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即與其同好惡;漢司馬遷亦稱其為“魯君子”,且以“左丘失明,厥有《國語》”為己著述《史記》的先型典範。左丘明的最重要貢獻在於其所著《春秋左氏傳》與《國語》二書。左氏家族世為太史,左丘明又與孔子一起“如周,觀書於周史”,故熟悉諸國史事,並深刻理解孔子思想。《左傳》、《國語》對中國傳統史學影響深遠,對司馬遷的《史記》創作尤其具有重要啟發。從這個意義講,左丘明堪為中國傳統史學的鼻祖之一。後世或稱其為“文宗史聖”、“經臣史祖”,或譽為“百家文字之宗、萬世古文之祖”。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經師;宋封瑕丘伯,改封中都伯;明封先儒,改封先賢。今山東泰安肥城市建有丘明中學以紀念其鄉先賢左丘明。

子革對靈王翻譯及注釋

翻譯
楚靈王到州來冬獵,駐紮在潁尾,派蕩侯、潘子、司馬督、囂尹午、陵尹喜率領軍隊包圍徐國以恐嚇吳國。楚王駐紮在乾溪,作為他們的後援。天下雪,楚王戴皮帽,穿秦國羽衣,翠鳥羽毛的披肩,豹皮鞋,握鞭而出。仆析父跟隨著。子革晚上進見,楚王會見他,脫去帽子、披風,丟掉鞭子,和他談話,說:“從前我們先王熊繹與齊國的呂伋、衛國的王孫牟、晉國的燮父、魯國的伯禽同時事奉周康王,四國都有分賜的寶器,唯獨我國沒有。現在我派人到周室,要求將九鼎作為分賜紿我國的寶器,周王會給我嗎?”於革回答說:“會給君王啊!從前我們先王熊繹在偏僻的荊山地方,柴車破衣,居於草野,跋涉山林,事奉天子,隻有這桃木做的弓、棗木做的箭來供奉王室大事之用。齊,是周王的舅父;晉及魯、衛,是周王的同母兄弟。楚國因此沒有分賜到寶器,而他們都有。現在周室與上述四國都服侍君王,將會唯命是從,豈會吝惜九鼎?”楚王說:“從前我們的遠祖伯父昆吾,住在許國舊地,現在鄭國人貪圖那裏的田地有利,而不給我們。我們如果向他們要求,會給我們嗎?”子革回答說:“會給君王啊!周室不吝惜九鼎,鄭因豈敢吝惜田地?”
楚王說:“從前諸侯認為我國偏遠而畏懼晉國,現在我們大力修築陳、蔡、東、西不羹四個城邑,兵賦都達到兵車一千輛,你參與其事是有功勞的,諸侯會畏懼我們嗎?”子革回答說:“會畏懼君王啊!單這四大城邑,已足以使人畏懼了,再加上楚國,豈敢不畏懼君王嗎!”這時工尹路請示說:“君王命令破開圭玉裝飾斧柄,冒昧請君王指示。”楚王進去察看。仆析父對於革說:“您,是楚國有聲望的人,現在和君王說話好象回聲一樣應和,國家會怎麽樣呢?”子革說:“我磨快言語的刀刃以待時機,君王出來,我的刀刃就將砍下去了。”楚王出來,又接著談話。左史倚相從麵前小步快速走過,楚王說:“這個人是好史官,你要好好看待他。這個人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這樣的古書。”子革回答說:“下臣曾經問過他,從前周穆王想要隨心所欲,走遍天下,要使天下都留有他的車轍馬跡。祭公謀父作了《祈招》的詩篇來製止穆王的貪心,穆王因此能在祇宮壽終正寢。下臣問他詩句卻不知道。如果問年代久遠的事,他怎能知道?”楚王說:“你能嗎?”子革回答說:“能。那首詩說:‘《祈招》的音樂和諧,表現了美德的聲音。想起我們君王的氣度,似玉,似金。保全百姓的力量,而沒有象醉飽一樣的貪心。”楚王作了一揖就進去了,有好幾天,送上飯不吃,躺下睡不著,還是不能自己克製,以致遇到禍難。
孔子說;“古時有記載說:‘克製自己,回到禮儀上來,這就是仁。’說得真好啊!楚靈王如果能象這樣,豈會在乾溪受辱?”

注釋
雨雪:下雪。
皮冠:皮帽。秦複陶:秦國贈的羽衣。翠被:用翠羽裝飾的披肩。舄:鞋。
仆析父:楚大夫。
右尹:官名。夕:晚上謁見。
舍:放下。
熊繹:楚國始祖。
呂伋:王孫牟、燮父、禽父:齊、衛、晉、魯四國的始祖。康王:即周康王,周王第三代。
四國:指齊、衛、晉、魯。
鼎:夏、商、周三代視為傳國之寶。
辟:同“僻”。荊山:楚人的發祥地,今湖北南漳縣西。
篳路:柴車。藍縷:破爛的衣服。
桃弧棘矢:桃木做的弓,棘木(酸棗木)做的箭。
共:同“供”。
齊,王舅也:周成王的母親是薑太公的女兒。
昆吾:楚的遠祖,曾住在許地。許:周初分封的諸侯國。
陳、蔡:本為周武王所封的諸侯國,後來為楚所滅。不羹:地名,有東西二邑。賦:指兵車。
四國:指陳、蔡、和東西不羹。

子革對靈王解析

  楚靈王乃是春秋後期一位極富爭議的君主,乃楚莊王的孫子,楚共王的次子,楚康王的弟弟。楚康王死後,其幼子即位為君,當時擔任執政官(令尹)的靈王趁國君生病,親手勒死了國君,自立為王。楚國曆史上一直有王子弑君自立的傳統:成王殺兄自立,穆王殺父自立,靈王則殺侄自立,三者都獲得了大臣的承認,坐穩了江山;但是在《春秋》上,仍然不免被譏諷為亂臣賊子。

  自從楚共王以來,楚國霸業日益衰落,晉國占據優勢,吳國也強大起來。靈王即位後,與吳國多次交戰,先後滅了陳、蔡兩個華夏諸侯國,又修築了東西不羹兩座大城以威懾中原,終於在會盟中壓倒晉國,重新成為霸主。從這個角度看,靈王可謂中興之主。但是他的霸業完全依靠武力和威壓,而不像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當年那樣威德並用,中原諸侯大多心中不服,楚國國內也有大量不穩定因素。靈王不思采用懷柔手段穩固政權基礎,反而再次出兵與吳國爭奪徐國(今徐州一帶),《子革對靈王》的故事就發生在這時。

  靈王率軍駐紮在離徐國不遠的乾溪,以狩獵為名,炫耀武力。看看他穿著的服裝:皮毛做的帽子(皮冠),秦國贈送的羽衣(秦複陶),翠鳥羽毛做成的披風(翠被),豹皮做的鞋子(豹舄),手中還拿著鞭子。以上服飾極盡奢華,有楚國本土的特產,還有別的諸侯進獻的寶物,充分顯示了楚王作為霸主的威嚴。靈王一直以好大喜功著名,鄭國名臣子產就曾指出此人虛榮心太強,未來難以善終。狩獵歸來,大臣子革進見,靈王遂摘下帽子,脫下披風,放下鞭子,以示對大臣的尊敬。

  這個子革是何許人也?不是楚國本土的大臣,而是從鄭國來楚國“政治避難”的公子,原名鄭丹,子革是他的字。春秋時代列國人才流動頻繁,“楚材晉用”的例子很多,中原人才逃往楚國的也不少。子革作為一個落魄的公子,能夠做到執政官的助手(右尹),顯示了楚國任用人才的不拘一格。靈王接下來與子革的對話,則顯示了對子革這一外國人的充分信任。

  靈王對子革的問話很長,但精髓很簡單:想要這個,想要那個,什麽都想要,貪心不足而已。靈王首先回顧了自己的祖先對周王朝的巨大功勳(其實楚國在西周乃是不到百裏的小國,遠沒有靈王吹的那麽偉大),然後耿耿於懷地指出,齊國、晉國、魯國、衛國都得到了周天子賜予的禮器,楚國卻沒有。如果現在派人向周天子索取禮器,天子會不會給?

  子革回答:“肯定會給啊!我們楚國的祖先,勤勞勇敢那是沒話說,可當時我們不是周天子的親戚,天子就不拿我們當回事。今天可不一樣了,周天子害怕我們,齊國、晉國、魯國、衛國都服侍我們,大王您派人去要禮器,天子哪敢不給啊?”

  這段回答很對靈王的胃口,於是他得寸進尺地繼續問:許這個地方(即今天的許昌),原本是楚國祖先的伯父的封地(都過去一千多年的事情了,虧靈王還好意思拿出來說),後來鄭國人占領了這片土地,不把它還給楚國。如果楚國現在派人去索取這片土地,鄭國會不會給我們呢?

  子革回答:“肯定會給啊!周天子都不敢不給我們禮器,鄭國怎麽敢不給我們土地啊?”

  靈王聽了這兩個回答,簡直是心花怒放,欲望繼續膨脹,於是又問道:原先晉國稱霸中原,是因為晉國離中原比較近,我們楚國離中原比較遠。現在我們在中原建立了陳、蔡、東西不羹四座大城,都可以出動一千輛兵車,諸侯應該害怕我們了吧?

  子革回答:“肯定會害怕啊!這四個城池的兵力足夠威懾諸侯了,何況還有楚國本土的兵力呢?誰敢不害怕大王啊!”

  至此,靈王的自信心和欲望已經膨脹到極點,幸虧工匠進來請求他去觀看玉器的製作,否則真是難以想象,接下來他還會提出多麽天真的問題。

  靈王以上的問題,有許多失禮的地方。子革是鄭國人,鄭國是周朝的同姓,又是華夏諸侯。靈王不僅大大咧咧地問他割讓鄭國土地的問題,還公然提出要威逼周天子、鎮壓華夏諸侯,絲毫不顧及子革作為鄭國人的感情,隻能說明他已經被欲望蒙住了眼睛。楚國當時的國力強盛,可以做到威懾周朝和其他諸侯,但靈王提問的口吻如同想要糖果的小孩子,實在不是一個霸主應有的作風。漢朝的汲黯曾諷刺漢武帝“內多欲而外施仁義”,楚靈王則是赤裸裸的“外多欲”,連行仁義的幌子都懶得打一下。

  靈王的欲望和子革的逢迎,果然引起了其他大臣的不滿。大臣析父趁靈王不在,對子革抱怨道:“您是在我們楚國很有名望的人,現在大王問你話,你隻知道唯唯諾諾,我們國家該怎麽辦啊?”子革胸有成竹地回答:“我剛才是在磨刀子呢,等一會大王出來,我的刀刃就要砍下來啦!”先秦時的思想家並不崇尚犯言直諫,而是崇尚溫和委婉的諷諫,晏子、鄒忌、孟子等均是諷諫的典型。可惜後世的諫官大多貪圖名垂青史,以犯上為榮耀,以直諫為正道,已經遠遠偏離了孔子讚許的勸諫之道。

  靈王從工匠那裏出來了,這時,楚國的史官倚相正好經過。靈王就指著倚相說:“這是我們楚國的良史啊,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這些古書。”《三墳》《五典》是三皇五帝的書,《八索》是關於八卦占卜的書,《九丘》則是關於九州地理人情的書。靈王得意洋洋地引用這些書名,大概不是為了稱讚倚相的博學,而是為了炫耀楚國的人才眾多,間接說明自己這個國王的偉大。可這正好給了子革一個“下刀子”的機會。

  子革不屑地說:“我曾經問倚相,周穆王在位的時候喜歡到處遊玩,大臣祭公作了一首《祈招》之詩以克製穆王的欲望,結果穆王果然沒有遭到禍亂,得到了善終;倚相居然不能背誦《祈招》,這算什麽博學啊?”(其實子革隻是找一個由頭罷了,倚相並不一定就不會背誦那首詩)靈王一聽,果然來了興致,就要子革把《祈招》背誦給他聽。子革就背誦道:

  “司馬祈招多麽和悅安詳啊,向人民傳播大王的德音。想我們大王的德行,就像美玉,又像黃金。他有限度地使用民力,沒有酒足飯飽之心。”

  —— 這首詩的意思是,君主應該按照人民能夠承擔的限度來使用民力,不要用民力來滿足自己的欲望,這樣的君主才算是具備金玉一樣的德行,他的德行才會被天下的人民傳誦。“無醉飽之心”,與剛才靈王欲壑難填、貪求利益的心態相比,是多麽格格不入啊!用孔子的話說,這首詩就講了四個字:“克己複禮”。

  楚靈王雖然被欲望衝昏了頭腦,卻不失為一個聰明人,很快理解了子革的意思。他向子革作揖表示感謝,回到休息的地方,當天就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著——我們知道,一個人克製欲望的時候,很容易出現這種心神不寧的情形,一個普通人克製一下煙癮、酒癮尚且如此,何況一國之君克製權力欲?結果很悲慘,雖然子革的諫言打動了靈王,靈王卻無法克製自己。第二年,楚國內部就爆發了政變,窮兵黷武的靈王被廢黜,其弟登基為王,眾叛親離的靈王最後在荒野自殺,這就是一代霸主的下場。

  春秋時期的霸主,能夠善終的不多,像靈王這樣身死而為天下笑的卻不少。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最後因為寵信佞臣,餓死在床上,死後齊國有五世之亂;秦穆公是秦國最賢明的君主,卻因為利令智昏而多次敗於晉國,子孫三百年不能出函穀關一步;晉厲公在鄢陵擊敗楚軍,獨霸中原,幾年之後就被卿大夫殺死,隻有一輛牛車陪葬;吳王夫差先後打敗齊、晉、楚,卻死在自己的手下敗將越王勾踐手裏,吳國隨之滅亡。《詩經》有之:“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不是說越到後麵難度越大,而是說成功的人心態會有變化,一旦欲望膨脹起來,就算想保全身家性命都不容易,談何建功立業?

  孔子曰:“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克己,就是要克製自己的欲望;複禮,就是要符合周禮的規定。一旦能夠做到克己複禮,則天下紛紛擾擾都歸於自己的仁心,不再會有欲壑難填的苦惱,也不會再有自取滅亡的衝動。可惜後世的理學家把“克己複禮”四個字理解成了“存天理,遏人欲”,最終變成了片麵空談性理,消滅人的正常欲望,與孔子和先秦其他哲人的本意相去甚遠。

《子革對靈王》左丘明 拚音讀音參考

zi gé duì líng wáng
子革對靈王

chǔ zi shòu yú zhōu lái, cì yú yǐng wěi, shǐ dàng hóu pān zǐ sī mǎ dū xiāo yǐn wǔ líng yǐn xǐ shuài shī wéi xú yǐ jù wú.
楚子狩於州來,次於潁尾,使蕩侯、潘子、司馬督、囂尹午、陵尹喜帥師圍徐以懼吳。
chǔ zi cì yú gān xī, yǐ wéi zhī yuán.
楚子次於乾溪,以為之援。
yǔ xuě, wáng pí guān, qín fù táo, cuì bèi, bào xì, zhí biān yǐ chū, pū xī fù cóng.
雨雪,王皮冠,秦複陶,翠被,豹舄,執鞭以出,仆析父從。
yòu yǐn zi gé xī, wáng jiàn zhī.
右尹子革夕,王見之。
qù guān bèi, shě biān, yǔ zhī yǔ yuē:" xī wǒ xiān wáng xióng yì yǔ lǚ jí wáng sūn móu xiè fù qín fù, bìng shì kāng wáng, sì guó jiē yǒu fèn, wǒ dú wú yǒu.
去冠被,舍鞭,與之語曰:“昔我先王熊繹與呂伋、王孫牟、燮父、禽父,並事康王,四國皆有分,我獨無有。
jīn wú shǐ rén yú zhōu, qiú dǐng yǐ wéi fēn, wáng qí yǔ wǒ hū?" duì yuē:" yǔ jūn wáng zāi! xī wǒ xiān wáng xióng yì, pì zài jīng shān, bì lù lán lǚ, yǐ chù cǎo mǎng, bá shè shān lín, yǐ shì tiān zǐ, wéi shì táo hú jí shǐ, yǐ gòng yù wáng shì.
今吾使人於周,求鼎以為分,王其與我乎?” 對曰:“與君王哉!昔我先王熊繹,辟在荊山,篳路藍縷,以處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禦王事。
qí, wáng jiù yě jìn jí lǔ wèi, wáng mǔ dì yě.
齊,王舅也;晉及魯、衛,王母弟也。
chǔ shì yǐ wú fēn, ér bǐ jiē yǒu.
楚是以無分,而彼皆有。
jīn zhōu yǔ sì guó fú shi jūn wáng, jiāng wéi mìng shì cóng, qǐ qí ài dǐng?" wáng yuē:" xī wǒ huáng zǔ bó fù kūn wú, jiù xǔ shì zhái.
今周與四國服事君王,將唯命是從,豈其愛鼎?”王曰:“昔我皇祖伯父昆吾,舊許是宅。
jīn zhèng rén tān lài qí tián, ér bù wǒ yǔ.
今鄭人貪賴其田,而不我與。
wǒ ruò qiú zhī, qí yǔ wǒ hū?" duì yuē:" yǔ jūn wáng zāi! zhōu bù ài dǐng, zhèng gǎn ài tián?" wáng yuē:" xī zhū hóu yuǎn wǒ ér wèi jìn, jīn wǒ dài chéng chén cài bù gēng, fù jiē qiān shèng, zi yǔ yǒu láo yān.
我若求之,其與我乎?” 對曰:“與君王哉!周不愛鼎,鄭敢愛田?”王曰:“昔諸侯遠我而畏晉,今我大城陳、蔡、不羹,賦皆千乘,子與有勞焉。
zhū hóu qí wèi wǒ hū?" duì yuē:" wèi jūn wáng zāi! shì sì guó zhě, zhuān zú wèi yě, yòu jiā zhī yǐ chǔ, gǎn bù wèi jūn wáng zāi?" gōng yǐn lù qǐng yuē:" jūn wáng mìng bō guī yǐ wéi qī bì, gǎn qǐng mìng.
諸侯其畏我乎?”對曰:“畏君王哉!是四國者,專足畏也,又加之以楚,敢不畏君王哉?” 工尹路請曰:“君王命剝圭以為鏚柲,敢請命。
" wáng rù shì zhī.
”王入視之。
xī fù wèi zi gé:" wú zi, chǔ guó zhī wàng yě! jīn yǔ wáng yán rú xiǎng, guó qí ruò zhī hé?" zi gé yuē:" mó lì yǐ xū, wáng chū, wú rèn jiāng zhǎn yǐ.
析父謂子革:“吾子,楚國之望也!今與王言如響,國其若之何?”子革曰:“摩厲以須,王出,吾刃將斬矣。
" wáng chū, fù yǔ.
” 王出,複語。
zuǒ shǐ yǐ xiāng qū guò.
左史倚相趨過。
wáng yuē:" shì liáng shǐ yě, zi shàn shì zhī.
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視之。
shì néng dú sān fén wǔ diǎn bā suǒ jiǔ qiū.
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 duì yuē:" chén cháng wèn yān, xī mù wáng yù sì qí xīn, zhōu xíng tiān xià, jiāng jiē bì yǒu chē zhé mǎ jī yān.
”對曰:“臣嚐問焉,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將皆必有車轍馬跡焉。
jì gōng móu fù zuò qí zhāo zhī shī, yǐ zhǐ wáng xīn, wáng shì yǐ huò méi yú zhī gōng.
祭公謀父作《祈招》之詩,以止王心,王是以獲沒於祗宮。
chén wèn qí shī ér bù zhī yě ruò wèn yuǎn yān, qí yān néng zhī zhī?" wáng yuē:" zi néng hū?" duì yuē:" néng.
臣問其詩而不知也;若問遠焉,其焉能知之?” 王曰:“子能乎?”對曰:“能。
qí shī yuē:' qí zhāo zhī yīn yīn, shì zhāo dé yīn.
其《詩》曰:‘祈招之愔愔,式昭德音。
sī wǒ wáng dù, shì rú yù, shì rú jīn.
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
xíng mín zhī lì, ér wú zuì bǎo zhī xīn.
形民之力,而無醉飽之心。
'" wáng yī ér rù, kuì bù shí, qǐn bù mèi, shù rì.
’” 王揖而入,饋不食,寢不寐,數日。
bù néng zì kè, yǐ jí yú nán.
不能自克,以及於難。
zhòng ní yuē:" gǔ yě yǒu zhì:' kè jǐ fù lǐ, rén yě.
仲尼曰:“古也有誌:‘克己複禮,仁也。
' xìn shàn zāi! chǔ líng wáng ruò néng rú shì, qǐ qí rǔ yú gān xī?"
’信善哉!楚靈王若能如是,豈其辱於乾溪?”

網友評論

* 《子革對靈王》子革對靈王左丘明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专题为您介绍:《子革對靈王》 左丘明先秦左丘明楚子狩於州來,次於潁尾,使蕩侯、潘子、司馬督、囂尹午、陵尹喜帥師圍徐以懼吳。楚子次於乾溪,以為之援。雨雪,王皮冠,秦複陶,翠被,豹舄,執鞭以出,仆析父從。右尹子革夕,王 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子革對靈王》子革對靈王左丘明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原文,《子革對靈王》子革對靈王左丘明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翻译,《子革對靈王》子革對靈王左丘明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赏析,《子革對靈王》子革對靈王左丘明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阅读答案,出自《子革對靈王》子革對靈王左丘明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就爱诗词网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dd110.com/chengyu/624a39902494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