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跡》 羅隱

唐代   羅隱 遁跡知安住,遁迹遁迹沾襟欲奈何。罗隐
朝廷猶禮樂,原文意郡邑忍幹戈。翻译
華馬憑誰問,赏析胡塵自此多。和诗
因思漢明帝,遁迹遁迹中夜憶廉頗。罗隐
分類: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頭像

羅隱(833-909),原文意字昭諫,翻译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赏析唐代詩人。和诗生於公元833年(太和七年),遁迹遁迹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罗隐應進士試,原文意曆七年不第。鹹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後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後,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鏐,曆任錢塘令、司勳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後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遁跡》羅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遁跡知安住,沾襟欲奈何。
朝廷猶禮樂,郡邑忍幹戈。
華馬憑誰問,胡塵自此多。
因思漢明帝,中夜憶廉頗。

中文譯文:
遠離塵囂而隱居山野,我知道這是一種安逸的生活,但卻又不甘心。朝廷還在舉行盛大的禮樂儀式,各地卻忍受戰爭之苦。華麗的馬車是誰來乘坐,而胡人的飛塵卻越來越多。因為想起漢武帝和廉頗,所以在午夜時分仍然無法入眠。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羅隱創作的,它描繪了一個隱士遠離世俗的生活,並思念過去的盛世與英雄人物的情景。詩人首先表達了自己遠離塵囂而隱居山野的願望,但又無法擺脫世俗的牽絆,對這種安逸的生活充滿了矛盾和無奈之情。

接著,詩人將目光投向了朝廷與鄉間的對比。朝廷還在舉行著華麗的禮樂儀式,顯示著國家的繁榮和富強;而各地卻不得不忍受戰爭帶來的苦難。這種對比揭示了現實生活中的不公平和不平衡。

詩的後半部分,詩人借華馬與胡塵的對立形象,表達了他對國家命運的擔憂。華馬象征著昔日的豪華和權勢,而胡塵則代表著戰亂和災難。詩人對於胡塵越來越多的描述,暗示著國家安全和穩定麵臨的威脅與危險。

最後,詩人將思維轉向了過去的盛世和英雄人物。他想起了漢武帝和廉頗,這兩位曆史上的偉大人物,它們象征著雄才偉略和戰功赫赫。詩人在午夜時分思考著這些曆史人物,展示了他對於國家命運的思考和追尋。

整首詩通過對隱居生活、社會對比、國家命運以及曆史人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於世道的憂慮和對過去的向往。詩人對於社會現狀的無力感和渴望改變的心情,在字裏行間都能感受到。這首詩深刻地展示了唐代社會的動蕩和詩人對於社會與人生的思考。

* 此內容來自古詩詞愛好者,僅供參考

《遁跡》羅隱 拚音讀音參考

dùn jī
遁跡

dùn jī zhī ān zhù, zhān jīn yù nài hé.
遁跡知安住,沾襟欲奈何。
cháo tíng yóu lǐ yuè, jùn yì rěn gān gē.
朝廷猶禮樂,郡邑忍幹戈。
huá mǎ píng shuí wèn, hú chén zì cǐ duō.
華馬憑誰問,胡塵自此多。
yīn sī hàn míng dì, zhōng yè yì lián pō.
因思漢明帝,中夜憶廉頗。

網友評論

* 《遁跡》遁跡羅隱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专题为您介绍:《遁跡》 羅隱唐代羅隱遁跡知安住,沾襟欲奈何。朝廷猶禮樂,郡邑忍幹戈。華馬憑誰問,胡塵自此多。因思漢明帝,中夜憶廉頗。分類:作者簡介(羅隱)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 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遁跡》遁跡羅隱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原文,《遁跡》遁跡羅隱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翻译,《遁跡》遁跡羅隱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赏析,《遁跡》遁跡羅隱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阅读答案,出自《遁跡》遁跡羅隱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就爱诗词网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dd110.com/chengyu/608c39899511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