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唐代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闻王闻王聞道龍標過五溪。昌龄此寄昌龄此寄
我寄愁心與明月,左迁左迁隨風直到夜郎西。龙标龙标李白
(隨風 一作:隨君)
分類: 初中古詩寫景思鄉友情

作者簡介(李白)

李白頭像

李白(701年-762年),遥有遥有原文意字太白,翻译號青蓮居士,赏析唐朝浪漫主義詩人,和诗被後人譽為“詩仙”。闻王闻王祖籍隴西成紀(待考),昌龄此寄昌龄此寄出生於西域碎葉城,左迁左迁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龙标龙标李白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遥有遥有原文意有《李太白集》傳世。翻译762年病逝,赏析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翻譯及注釋

翻譯
在楊花落完,子規啼鳴的時候,聽說你路過五溪。我把我憂愁的心思寄托給明月,希望能隨著風一直陪著你到夜郎以西。

注釋
⑴王昌齡:唐代詩人,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年間被貶為龍標縣尉。左遷:貶謫,降職。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職稱為左遷。龍標:古地名,唐朝置縣,今湖南省黔陽縣。
⑵楊花:柳絮。子規:即杜鵑鳥,相傳其啼聲哀婉淒切。楊花落盡:一作“揚州花落”。
⑶龍標:詩中指王昌齡,古人常用官職或任官之地的州縣名來稱呼一個人。五溪:是武溪、巫溪、酉溪、沅溪、辰溪的總稱,在今湖南省西部。
⑷與:給。
⑸隨風:一作“隨君”。夜郎:漢代中國西南地區少數民族曾在今貴州西部、北部和雲南東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區建立過政權,稱為夜郎。唐代在今貴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設過夜郎縣。這裏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縣境,與黔陽鄰近)。李白當時在東南,所以說“隨風直到夜郎西”。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創作背景

  這首《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大概作於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寶十二載)。當時王昌齡從江寧丞被貶為龍標縣(今湖南省黔陽縣)尉,李白在揚州聽到好友被貶後寫下了這首詩。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賞析

  這是一首短短四句的抒情短章,感情的分量卻相當沉重。它一開頭便擇取兩種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繪出南國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種哀傷愁惻的氣氛。楊花即柳絮。子規是杜鵑鳥的別名,相傳這種鳥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鳴聲異常淒切動人。龍標在這裏指王昌齡,以官名作為稱呼是唐以來文人中的一種風氣。五溪為湘黔交界處的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在唐代,這一帶還被看作荒僻邊遠的不毛之地,也正是王昌齡要去的貶所。讀了這兩句詩,我們不難想象出:寄遊在外的詩人,時當南國的暮春三月,眼前是紛紛飄墜的柳絮,耳邊是一聲聲杜鵑的悲啼。此情此景,已夠撩人愁思的了,何況又傳來了好友遠謫的不幸消息?這起首二句看似平淡,實際卻包含著比較豐富的內容,起到多方麵的作用:它既寫了時令,也寫了氣氛,既點明題目,又為下二句抒情張本。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二句緊承上文,集中抒寫了詩人此時此地的情懷。“君”字一作“風”。這裏所謂“夜郎”並不是指漢代的夜郎國,而是指隋代的夜郎縣,其地當在今湖南辰溪一帶(見《輿地紀勝》卷七十一);而龍標恰恰在辰溪以西,所以才有“直到夜郎西”的說法。句中“愁心”二字也是蘊藏著豐富內容的,值得細細玩味。詩人為什麽滿懷愁思呢?不妨說,這裏既有對老友遭遇的深刻憂慮,也有對當時現實的憤慨不平,有懇切的思念,也有熱誠的關懷。王昌齡貶官前為江寧丞,去龍標是由江寧溯江而上的(見傅璿琮《唐代詩人叢考》);遠在揚州、行止不定的詩人自然無法與老友當麵話別,隻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給千裏明月,向老友遙致思念之憂了。

  借明月以抒發旅思鄉愁懷舊念遠的感情,這種聯想和表現手法在李白以前的詩作中便不止一次地出現過。鮑照詩:“三五二八時,千裏與君同。”湯惠休《怨詩行》:“明月照高樓,含君千裏光。”南朝樂府《子夜四時歌》中也有“仰頭看明月,寄情千裏光”之句。但拿它們和李白這兩句詩相比,李詩可以說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前代詩人還隻是在看到明月之後聯想到異地的親友或進而想托明月寄去自己的一片深情,而李白在這裏不僅要托月寄情,而且要讓明月作為自己的替身,伴隨著不幸的友人一直去到那夜郎以西邊遠荒涼的所在。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鑒賞

  《新唐書.文藝傳》載王昌齡左遷龍標尉(古人尚右,故稱貶官為左遷),是因為“不護細行”,也就是說,他的得罪貶官,並不是由於什麽重大問題,而隻是由於生活小節不夠檢點。在《芙蓉樓送辛漸》中,王昌齡也對他的好友說:“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即沿用鮑照《白頭吟》中“清如玉壺冰”的比喻,來表明自己的純潔無辜。李白在聽到他不幸的遭遇以後,寫了這一首充滿同情和關切的詩篇,從遠道寄給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首句寫景兼點時令。於景物獨取漂泊無定的楊花、叫著“不如歸去”的子規,即含有飄零之感、離別之恨在內,切合當時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因首句已於景中見情,所以次句便直敘其事。“聞道”,表示驚惜。“過五溪”,見遷謫之荒遠,道路之艱難。不著悲痛之語,而悲痛之意自見。

  後兩句抒情。人隔兩地,難以相從,而月照中天,千裏可共,所以要將自己的愁心寄與明月,隨風飄到夜郎。這兩句詩所表現的意境,已見於前此的一些名作中。如謝莊《月賦》:“美人邁兮音塵缺,隔千裏兮共明月。臨風歎兮將焉歇,川路長兮不可越。”曹植《雜詩》:“願為南流景,馳光見我君。”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都與之相近。而細加分析,則兩句之中,又有三層意思,一是說自己心中充滿了愁思,無可告訴,無人理解,隻有將這種愁心托之於明月;二是說惟有明月分照兩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見她;三是說,因此,也隻有依靠她才能將愁心寄與,別無它法。

  詩人李白通過豐富的想象,用男女情愛的方式以抒寫誌同道合的友情,給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屬性,它竟會隨風逐月到夜郎西。本來無知無情的明月,竟變成了一個了解自己,富於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夠而且願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將自己對朋友的懷念和同情帶到遼遠的夜郎之西,交給那不幸的遷謫者。

  這種將自己的感情賦予客觀事物,使之同樣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維所形成的巨大的特點之一和優點之一。當詩人們需要表現強烈或深厚的情感時,常常用這樣一種手段來獲得預期的效果。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 拚音讀音參考

wén wáng chāng líng zuǒ qiān lóng biāo yáo yǒu cǐ jì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yáng huā luò jǐn zǐ guī tí, wén dào lóng biāo guò wǔ xī.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wǒ jì chóu xīn yǔ míng yuè, suí fēng zhí dào yè láng xī.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suí fēng yī zuò: suí jūn
(隨風 一作:隨君)

網友評論

《新唐書·文藝傳》載王昌齡左遷龍標尉(古人尚右,故稱貶官為左遷),是因為“不護細行”,也就是說,他的得罪貶官,並不是由於什麽重大問題,而隻是由於生活小節不夠檢點。在《芙蓉樓送辛漸》中,王昌齡也對他的好友說:“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即沿用鮑照《白頭吟》中“清如玉壺冰”的比喻,來表明自己的純潔無辜。李白在聽到他的不幸遭遇以後,寫了這一首充滿同情和關切的詩篇,從遠道寄給他。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七絕。此詩是李白為好友王昌齡貶官而作,以抒發感憤,寄托慰藉,表達對王昌齡懷才不遇的惋惜與同情之意。首句寫出了春光消逝時的蕭條景況,渲染了環境氣氛的黯淡、淒楚;次句是對王昌齡“左遷”赴任路途險遠的描畫,顯出李白對詩友遠謫的關切與同情;三、四兩句寄情於景,對詩友進行由衷的勸勉和寬慰。全詩選擇了楊花、子規、明月、風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編織出一個朦朧的夢境,雖未追敘與好友昔日相聚的情景和友誼,但通過對景物的描寫,把友情抒發得真摯感人。

*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专题为您介绍:《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唐代李白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隨風 一作:隨君)分類:初中古詩寫景思鄉友情作者簡介(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 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原文,《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翻译,《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赏析,《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阅读答案,出自《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就爱诗词网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dd110.com/chengyu/59b39993645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