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秦觀

宋代   秦觀 霧失樓台,踏莎踏莎台秦月迷津渡,行秦析和行雾桃源望斷無尋處。观原观
可堪孤館閉春寒,文翻杜鵑聲裏斜陽暮。译赏
驛寄梅花,诗意失楼魚傳尺素,踏莎踏莎台秦砌成此恨無重數。行秦析和行雾
郴江幸自繞郴山,观原观為誰流下瀟湘去? 分類: 思念高中婉約孤獨 踏莎行

作者簡介(秦觀)

秦觀頭像

秦觀(1049-1100)字太虛,文翻又字少遊,译赏別號邗溝居士,诗意失楼世稱淮海先生。踏莎踏莎台秦漢族,行秦析和行雾北宋高郵(今江蘇)人,观原观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蘇軾過揚州,親自看望秦觀,正巧孫覺、王鞏亦在高郵,乃相約遊東嶽廟,載酒論文,吟詩作賦,一時傳為佳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遊祠,麗水的秦少遊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遊台。

【注釋】:
①津渡:渡口。
②可堪:那堪。
③驛寄梅花:引用陸凱寄贈範曄的詩:“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作者以遠離故鄉的範曄自比。
④郴(chén):郴州,今湖南郴縣。
⑤幸自:本身。

【評解】

這首詞是作者因坐黨籍連遭貶謫時所寫,表達了失意人的淒苦和哀怨的心情,流露了對現實政治的不滿。上片寫旅途中所見景色,景中見情。下片抒發詩人內心的苦悶和愁恨心情。詞意委婉含蓄,寓有作者身世之感。

【集評】

王國維《人間詞話》:少遊詞境,最為淒婉。至“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裏斜陽暮”,則變而淒厲矣。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寫羈旅,哀怨欲絕。起寫旅途景色,已有歸路茫茫之感。末引“郴江”、“郴山”,以喻人之分別,無理已極,沉痛已極,宜東坡愛之不忍釋也。
王方俊《唐宋詞賞析》:這首詞層次極為分明。開頭兩句都以對句起,都是平敘;中間第三句一頓;末兩句是中心所在。雖是小詞,用的是慢詞作法。
--引自惠淇源《婉約詞》

此詞為作者紹聖四年(1097)貶謫郴州時在旅店所寫。詞中抒寫了作者流徙僻遠之地的淒苦失望之情和思念家鄉的悵惘之情。詞的上片以寫景為主,描寫了詞人謫居郴州登高悵望時的所見和謫居的環境,但景中有情,表現了他苦悶迷惘、孤獨寂寞的情懷。下片以抒情為主,寫他謫居生活中的無限哀愁,他偶爾也情中帶景。
“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寫夜霧籠罩一切的淒淒迷迷的世界:樓台在茫茫大霧中消失;渡口被朦朧的月色所隱沒;那當年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更是雲遮霧障,無處可尋了。當然,這是作者意想中的景象,因為緊接著的兩句是“可堪孤館閉春寒 ,杜鵑聲裏斜陽暮”。詞人閉居孤館,隻有在想象中才能看得到“津渡”。而從時間上來看 ,上句寫的是霧濛濛的月夜,下句時間又倒退到殘陽如血的黃昏時刻。由此可見,這兩句是實寫詩人不堪客館寂寞,而頭三句則是虛構之景了。這裏詞人運用因情造景的手法,景為情而設,意味深長。“樓台”,令人聯想到的是一種巍峨美好的形象,而如今被漫天的霧吞噬了;“津渡”,可以使人產生指引道路、走出困境的聯想,而如今在朦朧夜色中迷失不見了;“桃源”,令人聯想到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一片樂土,而如今在人間再也找不到了 。開頭三句 ,分別下了“失”、“迷”、“無”三個否定詞,接連寫出三種曾經存在過或在人們的想象中存在過的事物的消失,表現了一個屢遭貶謫的失意者的悵惘之情和對前途的渺茫之感。
而“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裏斜陽暮 。”兩句則開始正麵實寫詞人羈旅郴州客館不勝其悲的現實生活。一個“館”字,已暗示羈旅之愁。說“孤館”則進一步點明客舍的寂寞和客子的孤單。而這座“孤館”又緊緊封閉於春寒之中,置身其間的詞人其心情之淒苦就可想而知了。此時此刻,又傳來杜鵑的陣陣悲鳴;那慘淡的夕陽正徐徐西下,這景象益發逗引起詞人無窮的愁緒。杜鵑鳴聲,是古典詩詞中常用的表遊子歸思的意象。以少遊一個羈旅之身,所居住的是寂寞孤館,所感受的是料峭春寒,所聽到的是杜鵑啼血,所見到的是日暮斜陽,此情此境,隻能以“可堪”道之。
“可堪”者 ,豈堪也,詞人在這重重淒厲的氣圍中,又怎能忍受得了呢?王國維評價這兩句詞說 :“少遊詞境最淒婉,至‘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裏斜陽暮’,則變為淒厲矣。”
過片“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連用兩則友人投寄書信的典故,極寫思鄉懷舊之情。“驛寄梅花”,見於《荊州記》記載;“魚傳尺素”,是用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詩意,意指書信往來。少遊是貶謫之人,北歸無望,親友們的來書和饋贈,實際上並不能給他帶來絲毫慰藉,而隻能徒然增加他別恨離愁而已。
因此,書信和饋贈越多,離恨也積得越多,無數“梅花”和“尺素”,仿佛堆砌成了“無重數”的恨。詞人這種感受是很深切的,而這種感受又很難表現,故詞人手法創新,隻說“砌成此恨無重數”。有這一“砌”字,那一封封書信,一束束梅花,便仿佛成了一塊塊磚石,層層壘起,以至於達到“無重數”的極限。這種寫法,不僅把抽象的微妙的感情形象化,而且也可使人想象詞人心中的積恨也如磚石壘成,沉重堅實而又無法消解。
在如此深重難排的苦恨中,迸發出最後二句:“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從表麵上看,這兩句似乎是即景抒情,寫詞人縱目郴江,抒發遠望懷鄉之思。郴江,發源於湖南省郴縣黃嶺山,即詞中所寫的“郴山”。郴江出山後,向北流入耒水 ,又北經耒陽縣,至衡陽而東流入瀟水湘江。但實際上,一經詞人點化,那山山水水都仿佛活了,具有了人的思想感情。這兩句由於分別加入了“幸自”和“為誰”兩個字,無情的山水似乎也能聽懂人語,詞人在癡癡問詢郴江:你本來生活在自己的故土,和郴山歡聚在一起,究竟為了誰而竟自離鄉背井,“流下瀟湘去”呢?
實際上是詞人麵對著郴江自怨自艾,慨歎自己好端端一個讀書人,本想出來為朝廷做一番事業,怎知到如今竟被卷入一場政治鬥爭的漩渦中去呢?詞人筆下的郴江之水,已經注入了作者對自己離鄉遠謫的深長怨恨,富有象征性,故而這結尾兩句的意蘊就更深長豐富了。
此詞表達了失意者的淒苦和哀怨的心情,流露了對現實政治一定程度的不滿。在寫作上,詞人善用對句寫景抒情 。上片開頭“霧失樓台,月迷津渡”,霧靄與月色對舉,造成一種朦朧的意境,籠罩全詞;下片開頭亦用對句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雖然表現的都是朋友的信息和寄贈這同一內容,卻能造成書信往來頻頻不斷的氣勢,與“砌成此恨無重數”相照應。
總之,此詞以新穎細膩、委婉含蓄的手法描寫了作者在特點環境中的特定心緒,抒發了內心不能直言的深曲幽微的貶徒之悲,寄托了深沉哀婉的身世之感,使用寫實、象征的手法營造淒迷幽怨、含蓄深厚的詞境,充分體現了作者身為北宋婉約派大家的卓越藝術才能。

《踏莎行》秦觀 拚音讀音參考

tà suō xíng
踏莎行

wù shī lóu tái, yuè mí jīn dù,
霧失樓台,月迷津渡,
táo yuán wàng duàn wú xún chù.
桃源望斷無尋處。
kě kān gū guǎn bì chūn hán,
可堪孤館閉春寒,
dù juān shēng lǐ xié yáng mù.
杜鵑聲裏斜陽暮。
yì jì méi huā, yú chuán chǐ sù,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
qì chéng cǐ hèn wú chóng shù.
砌成此恨無重數。
chēn jiāng xìng zì rào chēn shān,
郴江幸自繞郴山,
wèi shuí liú xià xiāo xiāng qù?
為誰流下瀟湘去?

網友評論


* 《踏莎行》秦觀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踏莎行·霧失樓台 秦觀)专题为您介绍:《踏莎行》 秦觀宋代秦觀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裏斜陽暮。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分類:思念高中婉約孤獨踏莎行作者簡介(秦 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踏莎行》秦觀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踏莎行·霧失樓台 秦觀)原文,《踏莎行》秦觀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踏莎行·霧失樓台 秦觀)翻译,《踏莎行》秦觀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踏莎行·霧失樓台 秦觀)赏析,《踏莎行》秦觀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踏莎行·霧失樓台 秦觀)阅读答案,出自《踏莎行》秦觀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踏莎行·霧失樓台 秦觀)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就爱诗词网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dd110.com/chengyu/512d39948642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