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 劉禹錫

唐代   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望洞文翻潭麵無風鏡未磨。庭望
遙望洞庭山水色,洞庭白銀盤裏一青螺。刘禹
(山水色 一作:山水翠)
分類: 小學古詩寫景山水景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頭像

劉禹錫(772-842),锡原析和字夢得,译赏漢族,诗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望洞文翻祖籍洛陽,庭望唐朝文學家,洞庭哲學家,刘禹自稱是锡原析和漢中山靖王後裔,曾任監察禦史,译赏是诗意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望洞文翻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曆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望洞庭翻譯及注釋

翻譯
秋夜明月清輝,遍灑澄淨湖麵,湖麵平靜無風,猶如鐵磨銅鏡。
遙望美麗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聯翩。那翠綠的君山,真像銀盤裏的一枚玲瓏青螺。

注釋
1.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2.湖光:湖麵的波光。兩:指湖光和秋月。和:和諧。指水色與月光互相輝映。
3.潭麵:指湖麵。鏡未磨:古人的鏡子用銅製作、磨成。這裏一說是湖麵無風,水平如鏡;一說是遠望湖中的景物,隱約不清,如同鏡麵沒打磨時照物模糊。
4.山水色:也作“山水翠”。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5.白銀盤:形容平靜而又清的洞庭湖麵。白銀:一作“白雲”。青螺:這裏用來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望洞庭鑒賞

  詩中描寫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優美景色。微波不興,平靜秀美,分外怡人。詩人飛馳想像,以清新的筆調,生動地描繪出洞庭湖水寧靜、祥和的朦朧美,勾畫出一幅美麗的洞庭山水圖。表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也表現了詩人壯闊不凡的氣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詩從一個“望”字著眼,“水月交融”、“湖平如鏡”,是近望所見;“洞庭山水”、“猶如青螺”,是遙望所得。雖都是寫望中景象,差異卻顯而易見。近景美妙、別致;遠景迷瀠、奇麗。潭麵如鏡,湖水如盤,君山如螺。銀盤與青螺相映,明月與湖光互襯,更覺情景相容、相得益彰。詩人筆下的君山猶如鑲嵌在明鏡洞庭湖上一顆精美絕倫的翡翠,令人美不勝收。其用詞也極精到。

  首句描寫澄徹空明的湖水與素月青光交相輝映,儼如瓊田玉鑒,是一派空靈、縹緲、寧靜、和諧的境界。表現出天水一色,玉字無塵的融和畫麵。“和”字下得工煉,表現出了水天一色、玉宇無塵的融和的畫境。而且,似乎還把一種水國之夜的節奏——演漾的月光與湖水吞吐的韻律,傳達給讀者了。

  第二句描繪湖上無風,迷迷蒙蒙的湖麵宛如未經磨拭的銅鏡。“鏡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貼切地表現了千裏洞庭風平浪靜、安寧溫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別具一種朦朧美。因為隻有“潭麵無風”,波瀾不驚,湖光和秋月才能兩相協調。否則,湖麵狂風怒號,濁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無法輝映成趣,也就無有“兩相和”可言了。

  第三、四句詩人的視線從廣闊的湖光月色的整體畫麵集中到君山一點。在皓月銀輝之下,洞庭山愈顯青翠,洞庭水愈顯清澈,山水渾然一體,望去如同一隻雕鏤透剔的銀盤裏,放了一顆小巧玲瓏的青螺,十分惹人喜愛。詩人筆下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變成了一件精美絕倫的工藝美術珍品,給人以莫大的藝術享受。“白銀盤裏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此句的擅勝之處,不止表現在設譬的精警上,還表現了詩人壯闊不凡的氣度和寄托了詩人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詩人眼裏,千裏洞庭不過是妝樓奩鏡、案上杯盤而已。舉重若輕,自然湊泊,毫無矜氣作色之態,這是十分難得的。把人與自然的關係表現得這樣親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寫得這樣高曠清超,這正是詩人性格、情操和美學趣味的反映。沒有蕩思八極、納須彌於芥子的氣魄,沒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緇的襟抱,極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壯采。

望洞庭創作背景

  《望洞庭》作於長慶四年(824年)秋。劉禹錫在《曆陽書事七十韻》序中稱:“長慶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轉曆陽(和州),浮岷江,觀洞庭,曆夏口,涉潯陽而東。”劉禹錫貶逐南荒,二十年間去來洞庭,據文獻可考的約有六次。其中隻有轉任和州這一次,是在秋天。而此詩則是這次行腳的生動紀錄。

望洞庭簡析

  這是詩人遙望洞庭湖而寫的風景詩,明白如話而意味雋永。第一句從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寫起,表現湖麵的開闊廖遠,這應該是日暮時分的景象,天還沒黑但月亮已經出來,如果天黑就看不出兩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鏡子的比喻表現夜晚湖麵的平靜,因為太陽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鏡子沒磨時光澤暗淡的樣子。第三句寫遠望湖中君山翠綠的色彩,這裏的“山水”實際隻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屬於古代漢語中“偏義複詞”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個比喻,將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擱在白銀盤子裏的青螺。全詩純然寫景,既有描寫的細致,又有比喻的生動,讀來饒有趣味。

  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徹空明的。與素月的清光交相輝映,儼如瓊田玉鑒,是一派空靈、縹緲、寧靜、和諧的境界。這就是“湖光秋月兩相和”一句所包蘊的詩意。“和”字下得工煉,表現出了水天一色、玉宇無塵的融和的畫境。而且,似乎還把一種水國之夜的節奏——蕩漾的月光與湖水吞吐的韻律,傳達給讀者了。接下來描繪湖上無風,迷迷蒙蒙的湖麵宛如未經磨拭的銅鏡。“鏡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貼切地表現了千裏洞庭風平浪靜的安寧溫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別具一種朦朧美。“潭麵無風鏡未磨”以生動形象的比喻補足了“湖光秋月兩相和”的詩意。因為隻有“潭麵無風”,波瀾不驚,湖光和秋月才能兩相協調。否則,湖麵狂風怒號,濁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無法輝映成趣,也就無有“兩相和”可言了。

  三四兩句詩想象豐富,比喻恰當,色調淡雅,銀盤與青螺互相映襯,相得益彰。詩人筆下的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變成了一件精美絕倫的工藝美術珍品,給人以莫大的藝術享受。“白銀盤裏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然而,它的擅勝之處,不止表現在設譬的精警上,尤其可貴的是它所表現的壯闊不凡的氣度和它所寄托的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詩人眼裏,千裏洞庭不過是妝樓奩鏡、案上杯盤而已。舉重若輕,自然湊泊,毫無矜氣作色之態,這是十分難得的。把人與自然的關係表現得這樣親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寫得這樣高曠清超,這正是作者性格、情操和美學趣味的反映。沒有蕩思八極、納須彌於芥子的氣魄,沒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緇的襟抱,是難以措筆的。一首山水小詩,見出詩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壯采,這是很難得的。隻有真心觀察,才能讀出這首詩的情意。

《望洞庭》劉禹錫 拚音讀音參考

wàng dòng tíng
望洞庭

hú guāng qiū yuè liǎng xiāng hè, tán miàn wú fēng jìng wèi mó.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麵無風鏡未磨。
yáo wàng dòng tíng shān shuǐ sè, bái yín pán lǐ yī qīng luó.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裏一青螺。
shān shuǐ sè yī zuò: shān shuǐ cuì
(山水色 一作:山水翠)

網友評論

《望洞庭》是唐穆宗長慶四年(824年)秋劉禹錫赴和州刺史任、經洞庭湖時所作。劉禹錫在《曆陽書事七十韻》序中稱:“長慶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轉曆陽(和州),浮岷江,觀洞庭,曆夏口,涉潯陽而東。”劉禹錫貶逐南荒,二十年間去來洞庭,據文獻可考的約有六次。其中隻有轉任和州這一次,是在秋天。而此詩則是這次行腳的生動記錄。
《望洞庭》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此詩描寫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優美景色,表達了詩人對洞庭風光的喜愛和讚美之情,表現了詩人壯闊不凡的氣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首句描寫湖水與素月交相輝映的景象,第二句描繪無風時湖麵平靜的情狀,第三、四句集中描寫湖中的君山。全詩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把千裏洞庭盡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輕輕著筆,通過豐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獨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現於紙上,顯示出驚人的藝術功力。

* 《望洞庭》望洞庭劉禹錫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专题为您介绍:《望洞庭》 劉禹錫唐代劉禹錫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麵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裏一青螺。(山水色 一作:山水翠)分類:小學古詩寫景山水景點作者簡介(劉禹錫)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 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望洞庭》望洞庭劉禹錫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原文,《望洞庭》望洞庭劉禹錫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翻译,《望洞庭》望洞庭劉禹錫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赏析,《望洞庭》望洞庭劉禹錫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阅读答案,出自《望洞庭》望洞庭劉禹錫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就爱诗词网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dd110.com/chengyu/371a39962476789.html

诗词类别

《望洞庭》望洞庭劉禹錫原文、翻譯的诗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