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西城門》 高啟

明代   高啟 登城望神州,登西登西風塵暗淮楚。城门城门
江山帶睥睨,高启烽火接樓櫓。原文意
並吞何時休,翻译百骨易寸土。赏析
向來禾黍地,和诗雨露長榛莽。登西登西
不見征戰場,城门城门那知邊人苦。高启
馬驚西風笳,原文意鳥散落日鼓。翻译
嗚嗚城下水,赏析流恨自今古。和诗
分類:

作者簡介(高啟)

高啟頭像

高啟(1336-1373)漢族,登西登西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傑”,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傑”,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登西城門》高啟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登西城門》是明代詩人高啟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登城望神州,
我登上城門,俯瞰著這片神州大地,
風塵暗淮楚。
風沙掩蓋了淮河和楚地的景色。

江山帶睥睨,
我看到江山傲視四方,
烽火接樓櫓。
城樓上的烽火相接,傳遞著戰爭的消息。

並吞何時休,
這個並吞的局麵何時才能停止,
百骨易寸土。
百姓的生命如此脆弱,土地易於被侵占。

向來禾黍地,
往昔豐饒的農田,
雨露長榛莽。
如今卻被荒草叢生所覆蓋。

不見征戰場,
不再看到戰場上的戰鬥,
那知邊人苦。
但誰能知道邊境的人民所受的苦難。

馬驚西風笳,
馬兒受到西風笳聲的驚嚇,
鳥散落日鼓。
鳥兒在夕陽下飛散,鼓聲漸漸消失。

嗚嗚城下水,
哀歎聲在城下的水中回蕩,
流恨自今古。
流淌的水中充滿了人們的悲憤和怨恨。

這首詩詞以描繪戰亂時期的景象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戰爭帶來的破壞和苦難的深切關注。通過描寫城門上的風塵、江山的傲視、烽火的傳遞等細節,展現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痛苦和不幸。詩中的禾黍地被荒草覆蓋,戰場上的戰鬥不再見,邊境人民的苦難無人知曉,這些形象都表達了作者對戰爭的痛心和無奈。最後,詩人以城下的水流中回蕩的哀歎聲,表達了人們對戰爭的悲憤和無盡的怨恨。整首詩詞以簡潔而淒美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戰爭的深刻思考和對和平的渴望。

* 此內容來自古詩詞愛好者,僅供參考

《登西城門》高啟 拚音讀音參考

dēng xī chéng mén
登西城門

dēng chéng wàng shén zhōu, fēng chén àn huái chǔ.
登城望神州,風塵暗淮楚。
jiāng shān dài pì nì, fēng huǒ jiē lóu lǔ.
江山帶睥睨,烽火接樓櫓。
bìng tūn hé shí xiū, bǎi gǔ yì cùn tǔ.
並吞何時休,百骨易寸土。
xiàng lái hé shǔ dì, yǔ lù zhǎng zhēn mǎng.
向來禾黍地,雨露長榛莽。
bú jiàn zhēng zhàn chǎng, nǎ zhī biān rén kǔ.
不見征戰場,那知邊人苦。
mǎ jīng xī fēng jiā, niǎo sàn luò rì gǔ.
馬驚西風笳,鳥散落日鼓。
wū wū chéng xià shuǐ, liú hèn zì jīn gǔ.
嗚嗚城下水,流恨自今古。

網友評論


* 《登西城門》登西城門高啟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专题为您介绍:《登西城門》 高啟明代高啟登城望神州,風塵暗淮楚。江山帶睥睨,烽火接樓櫓。並吞何時休,百骨易寸土。向來禾黍地,雨露長榛莽。不見征戰場,那知邊人苦。馬驚西風笳,鳥散落日鼓。嗚嗚城下水,流恨自今古。分類: 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登西城門》登西城門高啟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原文,《登西城門》登西城門高啟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翻译,《登西城門》登西城門高啟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赏析,《登西城門》登西城門高啟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阅读答案,出自《登西城門》登西城門高啟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就爱诗词网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dd110.com/chengyu/367c39955035919.html

诗词类别

《登西城門》登西城門高啟原文、翻的诗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