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張少府》 王維

唐代   王維 晚年唯好靜,酬张酬张萬事不關心。少府少府赏析
自顧無長策,原文意空知返舊林。翻译
鬆風吹解帶,和诗山月照彈琴。酬张酬张
君問窮通理,少府少府赏析漁歌入浦深。原文意
分類: 唐詩三百首贈別友情規勸

作者簡介(王維)

王維頭像

王維(701年-761年,翻译一說699年—761年),和诗字摩詰,酬张酬张漢族,少府少府赏析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原文意祖籍山西祁縣,翻译唐朝詩人,和诗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餘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酬張少府翻譯及注釋

翻譯
人到晚年特別喜好安靜,對人間萬事都漠不關心。
自思沒有高策可以報國,隻要求歸隱家鄉的山林。
寬解衣帶對著鬆風乘涼,山月高照正好弄弦彈琴。
君若問窮困通達的道理,請聽水浦深處漁歌聲音。

注釋
⑴酬:以詩詞酬答。張少府:當指張九齡,字子壽,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屬廣東)人。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後遭李林甫排擠罷相。少府,唐人稱縣尉為少府。從“君問窮通理”句看,張少府亦是詩人同道之人。
⑵晚年:年老之時。唐包佶《發襄陽後卻寄公安人》詩:“晚年多疾病,中路有風塵。”唯:亦寫作“惟”,隻。好(hào):愛好。
⑶自顧:自念;自視。三國魏曹植《贈白馬王彪》詩:“自顧非金石,咄唶令心悲。”李善注:“鄭玄《毛詩箋》曰:‘顧,念也。’”長策:猶良計。《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靡斃中國,快心匈奴,非長策也。”
⑷空知:徒然知道。舊林:指禽鳥往日棲息之所。這裏比喻舊日曾經隱居的園林。晉陶潛《歸園田居》詩之一:“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⑸吹解帶:吹著詩人寬解衣帶時的閑散心情。解帶,表示熟不拘禮,或表示閑適。《三國誌·蜀誌·諸葛亮傳》:“亮深謂備雄姿傑出,遂解帶寫誠,厚相結納。”
⑹“君問”兩句:這是勸張少府達觀,也即要他像漁樵那樣,不因窮通而有得失之患。君:一作“若”。窮:不能當官。通:能當官。理:道理。漁歌:隱士的歌。暗用《楚辭·漁父》的典故:“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複而言。”浦深:河岸的深處。

酬張少府賞析

  這是一首贈友詩。全詩寫情多於寫景。三、四句隱含不滿朝政之牢騷。

  詩開頭就說“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描述了晚年唯好清靜、萬事皆不關心的心態,看似達觀,實則表露出詩人遠大抱負無法實現的無奈情緒。說自己人到晚年,惟好清靜,對什麽事情都漠不關心了,乍一看,生活態度消極之至,但這是表麵現象。仔細推求起來,這“唯好靜”的“唯”字大有文章。一是確實“隻”好靜。二是“動”不了才“隻得”好靜。三是顯示出極端消極的生活態度。既不寫中年、早年“惟好靜”,卻寫晚年變得“惟好靜”,耐人尋味。如細細品味,不難發現此中包含著心靈的隱痛。

  頷聯緊承首聯,“自顧無長策”道出詩人理想的破滅和思想上的矛盾、痛苦,在冷硬的現實麵前,深感無能為力。既然理想無法實現,就隻好另尋出路。入世不成,便隻剩下出世一條路了。亦即跳出是非場,放波山水,歸隱田園,“空知返舊林”。一個“空”字,包含著幾多酸楚與感慨!此兩句亦透露了一個中年消息。王維此時雖任京官,但對朝政已經完全失望,開始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正是他此時內心的真實寫照。

  王維早年,懷有政治抱負的雄心,在張九齡任相時,他對現實充滿希望。然而,沒過多久,張九齡罷相貶官,朝政大權落到奸相李林甫手中,忠貞正直之士一個個受到排斥、打擊,政治局麵日趨黑暗,王維的理想隨之破滅。在嚴酷的現實麵前,他既不願意同流合汙,又感到自己無能為力。“自顧無長策”,就是他思想上矛盾、苦悶的反映。他表麵上說自己無能,骨子裏隱含著牢騷。盡管在李林甫當政時,王維並未受到迫害,實際上還升了官,但他內心的矛盾和苦悶卻越來越加深了。對於這個正直而又軟弱、再加上長期接受佛教影響的封建知識分子來說,出路就隻剩下跳出是非圈子、返回舊時的園林歸隱這一途了。“空知返舊林”意謂:理想落空,歸隱何益?然而又不得不如此。在他那恬淡好靜的外表下,內心深處的隱痛和感慨,還是依稀可辨的。

  頸聯寫的是詩人歸隱“舊林”後的通送適意。理想落空的悲哀被“鬆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的閑適所取代。擺脫了仕宦的種種壓力,詩人可以迎著鬆林清風解帶敞懷,在山間明月的伴照下獨坐彈琴,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然而在這恬淡閑適的生活中,依然可以感受到詩人內心深處的隱痛和感慨。詩人肯定、讚賞那種“鬆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的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趣,實際上是他在苦悶之中追求精神解脫的一種表現。這既含有消極因素,又含有與官場生活相對照、隱示厭惡與否定官場生活的意味。

  “鬆風”、“山月”均含有高潔之意。王維追求這種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趣,說他逃避現實也罷,自我麻醉也罷,無論如何,總比同流合汙、隨波逐流好。詩人在前麵四句抒寫胸臆之後,抓住隱逸生活的兩個典型細節加以描繪,展現了一幅鮮明生動的形象畫麵,將“鬆風”、“山月”都寫得似通人意,情與景相生,意和境相諧,主客觀融為一體,這就大大增強了詩歌的形象性。

  尾聯詩人借答張少府,用《楚辭·漁父》的結意現出詩人企羨漁父悠然獨居,不問人間窮通。歌入浦,以不答為咎,合不盡之意於言外。“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用一問一答的形式,照應了“酬”字;同時,又妙在以不答作答:若要問我窮通之理,我可要唱著漁歌向河浦的深處去了。末句含蓄蘊藉,耐人咀嚼,似乎在說:世事如此,還問什麽窮通之理,不如跟我一塊歸隱去吧!又淡淡地勾出一幅畫麵,用它來結束全詩,可真有點“韻外之致”、“味外之旨”(司空圖《與李生論詩書》)的“神韻”。王維避免對當世發表議論,隱約其詞,似乎在說:通則顯,窮則隱,豁達者無可無不可,何必以窮通為懷。而聯係上文來看,又似乎在說:世事如此,還問什麽窮通之理,不如跟我一塊歸隱去吧!這就帶有一些與現實不合作的意味了。

  從表麵上看,詩人顯得很達觀。可是,這種對萬事不關心的態度,正是一種抑鬱不滿情緒的表現,字裏行間流露出不得已的苦悶,說明了詩人仍然未忘朝政,消沉思想是理想幻滅的產物。“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兩句含義是非常深永的。他沒有回天之力,又不願同流合汙,隻能潔身隱遁。他又故意用輕鬆的筆調描寫隱居之樂,並對友人說“君問窮能理,漁歌入浦深”,大有深意,似乎隻有在山林生活中他才領悟了人生的真諦,表現出詩人不願與統治者合作的態度,語言含蓄有致,發人深思。詩的末句又淡淡地勾出一幅畫麵,含蓄而富有韻味,耐人咀嚼,發人深思,正是這樣一種妙結。

酬張少府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唐玄宗開元二十九年(741年),是王維寫給張少府(張九齡)的作品。從題目冠以“酬”字看,當是張少府先有詩相贈,王維再寫此詩為酬。王維早年有積極用世的政治抱負,張九齡為相時,他曾是張的政治主張的擁護者,並受到張的提拔和器重。張為李林甫排擠罷相,代表著玄宗開明政治的終結。“九齡既得罪,自是朝廷之士,皆容身保位,無複直言。”(《資治通鑒》)張被遠貶,王維十分沮喪,曾寄詩九齡,表示對朝政失望,從此將歸隱山林。此後他雖然依舊在朝作官,官職還有所升遷,但他的內心是矛盾而痛苦的,他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並更加篤信佛教,以此求得精神的慰藉和解脫。此詩就反映了他的這種精神狀態,既不想同流合汙,隻好潔身自愛,走隱逸之路。

《酬張少府》王維 拚音讀音參考

chóu zhāng shào fǔ
酬張少府

wǎn nián wéi hǎo jìng, wàn shì bù guān xīn.
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
zì gù wú cháng cè, kōng zhī fǎn jiù lín.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sōng fēng chuī jiě dài, shān yuè zhào tán qín.
鬆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jūn wèn qióng tōng lǐ, yú gē rù pǔ shēn.
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網友評論

* 《酬張少府》酬張少府王維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专题为您介绍:《酬張少府》 王維唐代王維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鬆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分類:唐詩三百首贈別友情規勸作者簡介(王維)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 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酬張少府》酬張少府王維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原文,《酬張少府》酬張少府王維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翻译,《酬張少府》酬張少府王維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赏析,《酬張少府》酬張少府王維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阅读答案,出自《酬張少府》酬張少府王維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就爱诗词网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dd110.com/chengyu/363d39927924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