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謠》 曹勳

宋代   曹勳 山中之樂何由說,山中赏析知者不言言者拙。谣山原文意
紅塵飛盡散鬆風,中谣獨酌寒泉弄明月。曹勋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勳)

曹勳頭像

曹勳(1098—1174)字公顯,翻译一字世績,和诗號鬆隱,山中赏析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谣山原文意宣和五年(1123),中谣以蔭補承信郎,曹勋特命赴進士廷試,翻译賜甲科。和诗靖康元年(1126),山中赏析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谣山原文意受徽宗半臂絹書,中谣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禦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鬆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山中謠》曹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中謠》是宋代詩人曹勳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麵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山中謠》中文譯文:
山中的樂趣何以言說,
懂得的人不說話,說話的人愚蠢。
紅塵消散,鬆風中飛舞,
獨自痛飲著寒泉,弄著明亮的月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山中景物和人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然與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首句“山中的樂趣何以言說”,表明山中的美景和寧靜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和訴說。這裏的“樂趣”可以理解為山中的景色、氛圍和內心的寧靜。作者認為,真正懂得山中之美的人不需要言語來表達,而那些隻會說話的人則顯得愚蠢。這種觀點反映了作者對深邃的山中之境的敬重和對言語的限製的思考。

接下來的兩句“紅塵消散,鬆風中飛舞”,通過描繪紅塵散去、鬆風中漫舞的景象,表達了世俗紛擾的消逝和自然界的寧靜。紅塵代表塵世的繁忙和喧囂,而鬆風則象征了山中的寧靜和清新。這種對紅塵的消散和對山中景物的美好描繪,呈現出一種追求寧靜和超脫塵世的意境。

最後兩句“獨自痛飲著寒泉,弄著明亮的月光”,刻畫了詩人獨自一人在山中飲泉、賞月的場景。痛飲寒泉可以理解為詩人品味自然的洗禮和淨化,而弄明亮的月光則表現了詩人和自然的親近和交融。這種孤獨而又與自然相伴的景象,傳達了作者對山中生活的喜愛和對超脫塵世的渴望。

整首詩詞以山中之景為背景,通過對山中景物的描繪和對人生的思考,呈現出詩人對自然、對清靜和對超脫塵世的向往和追求。同時,通過對山中之樂的難以言說和對言語的限製的思考,提醒人們在現實紛擾中保持寧靜和深思,從而獲得內心的平靜和自由。

* 此內容來自古詩詞愛好者,僅供參考

《山中謠》曹勳 拚音讀音參考

shān zhōng yáo
山中謠

shān zhōng zhī lè hé yóu shuō, zhī zhě bù yán yán zhě zhuō.
山中之樂何由說,知者不言言者拙。
hóng chén fēi jǐn sàn sōng fēng, dú zhuó hán quán nòng míng yuè.
紅塵飛盡散鬆風,獨酌寒泉弄明月。

網友評論


* 《山中謠》山中謠曹勳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专题为您介绍:《山中謠》 曹勳宋代曹勳山中之樂何由說,知者不言言者拙。紅塵飛盡散鬆風,獨酌寒泉弄明月。分類:作者簡介(曹勳)曹勳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鬆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 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山中謠》山中謠曹勳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原文,《山中謠》山中謠曹勳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翻译,《山中謠》山中謠曹勳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赏析,《山中謠》山中謠曹勳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阅读答案,出自《山中謠》山中謠曹勳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就爱诗词网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dd110.com/chengyu/345b39958821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