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張元夫》 薛濤

唐代   薛濤 前溪獨立後溪行,寄张寄张鷺識朱衣自不驚。元夫元夫原文意
借問人間愁寂意,薛涛伯牙弦絕已無聲。翻译
分類: 寂寥愁悶

作者簡介(薛濤)

薛濤頭像

薛濤(約768~832年),赏析唐代女詩人,和诗字洪度。寄张寄张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元夫元夫原文意因父親薛鄖做官而來到蜀地,薛涛父親死後薛濤居於成都。翻译居成都時,赏析成都的和诗最高地方軍政長官劍南西川節度使前後更換十一屆,大多與薛濤有詩文往來。寄张寄张韋皋任節度使時,元夫元夫原文意擬奏請唐德宗授薛濤以秘書省校書郎官銜,薛涛但因格於舊例,未能實現,但人們卻稱之為“女校書”。曾居浣花溪(今有浣花溪公園)上,製作桃紅色小箋寫詩,後人仿製,稱“薛濤箋”。成都望江樓公園有薛濤墓。

寄張元夫賞析

  薛濤流傳下來的詩篇,以七絕為最多,同時也以七絕為最好。在這些七絕詩中,又以抒情的最多,也以抒情的為最好,這些詩哀婉流暢,清麗多姿,令人讀了,深深感到薛濤的文采風流,才華卓越。同時也引起人們對薛濤一生的辛酸生活,淒涼身世,寄與無限的同情。唐代各地官府及軍鎮均設有樂官,官妓居於其中。她們專為官府服務,獻藝陪酒,甚至私侍寢席。當時成都的最高地方長官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特別賞識薛濤,常命她來侍酒唱和,接應賓客。後來,韋皋甚至奏請朝廷想任命薛濤為“校書郎”,雖未獲批準,但人們從此戲稱薛為“女校書”了。從韋皋、高崇文、段文昌到李德裕,西川節度使共曆十一屆,他們均與薛濤有詩酒往來,關係極為特殊。薛濤的詩大多散失。清代編纂的《全唐詩》中有她的詩88首,多是吟花詠月、應酬唱和、感春傷別之作,思想性與藝術性均不是很高。但如細讀起來,在字裏行間往往能感受到詩人淒苦悲涼的難言之痛與對幸福生活的向往。薛濤最令人讚賞的是,她雖與權貴“詩歌唱和”,卻是以不卑不亢的態度,完全以平等的身份、非常善解人意地交往。

  張元夫是西川節度使幕府校書,薛濤與他相識於公元813年(唐憲宗元和八年)以後,從詩中看來他們的關係非同一般,可他們相識時張元夫肯定早有家室,此時的薛濤大概三十多歲,仍喜歡穿紅色的衣服。他們可能興趣相投,可也止於神交。此時張元夫應該在長安朝廷中任職,薛濤也已退隱浣花溪畔。詩中薛濤描述了自己孤獨、寂寞的生活,每天“前溪獨立後溪行”,連白鷺都熟悉了她的朱衣而不驚慌逃避。女詩人自問自答:為什麽人間這麽哀愁寂寞?是因為知音難覓,伯牙琴弦早已斷絕。表現了非常深沉的哀愁與寂寥。

《寄張元夫》薛濤 拚音讀音參考

jì zhāng yuán fū
寄張元夫

qián xī dú lì hòu xī xíng, lù shí zhū yī zì bù jīng.
前溪獨立後溪行,鷺識朱衣自不驚。
jiè wèn rén jiān chóu jì yì, bó yá xián jué yǐ wú shēng.
借問人間愁寂意,伯牙弦絕已無聲。

網友評論

* 《寄張元夫》寄張元夫薛濤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专题为您介绍:《寄張元夫》 薛濤唐代薛濤前溪獨立後溪行,鷺識朱衣自不驚。借問人間愁寂意,伯牙弦絕已無聲。分類:寂寥愁悶作者簡介(薛濤)薛濤約768~832年),唐代女詩人,字洪度。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因父親薛鄖做官 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寄張元夫》寄張元夫薛濤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原文,《寄張元夫》寄張元夫薛濤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翻译,《寄張元夫》寄張元夫薛濤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赏析,《寄張元夫》寄張元夫薛濤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阅读答案,出自《寄張元夫》寄張元夫薛濤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就爱诗词网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dd110.com/chengyu/299a39934231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