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學士使北》 司馬光

宋代   司馬光 征蓋霜空迥,送李使北送李使北司马诗意飄搖迎塞鴻。学士学士析和
虜牙侵海角,光原漢節下天中。文翻
酒薄陰山雪,译赏裘寒易水風。送李使北送李使北司马诗意
邊聲不可聽,学士学士析和歸思浩無窮。光原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頭像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文翻字君實,译赏號迂叟,送李使北送李使北司马诗意陝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学士学士析和《宋史》,光原《辭海》等明確記載,文翻世稱涑水先生。译赏生於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諡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曆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曆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送李學士使北》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李學士使北》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送別李學士北上的情景,表達了對他的思念和對國家邊疆的關切。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征蓋霜空迥,飄搖迎塞鴻。
虜牙侵海角,漢節下天中。
酒薄陰山雪,裘寒易水風。
邊聲不可聽,歸思浩無窮。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北方邊疆為背景,通過描繪邊塞的景象和表達對李學士的送別之情,展現了作者對國家安危的關切和對邊疆戍衛的思考。

首先,詩中的“征蓋霜空迥,飄搖迎塞鴻”描繪了北方邊塞的廣闊和遼遠,以及李學士踏上征途的壯麗場景。這裏的“霜空”和“塞鴻”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表達了北方邊疆的嚴寒和邊塞的遼闊。

其次,詩中的“虜牙侵海角,漢節下天中”表達了對邊疆安全的擔憂。這裏的“虜牙”指的是北方的敵人,暗示了邊塞的危險。而“漢節”則代表著中國的國家尊嚴和榮耀,下天中則意味著國家的中心地位。通過這樣的對比,作者表達了對邊疆安全的重視和對國家尊嚴的捍衛。

接著,詩中的“酒薄陰山雪,裘寒易水風”描繪了北方邊塞的嚴寒環境。這裏的“酒薄”暗示了邊塞的艱苦生活,而“陰山雪”和“易水風”則表達了嚴寒的氣候和寒冷的風。這些描寫增強了對邊塞環境的感知,同時也凸顯了李學士北上的艱辛。

最後,詩中的“邊聲不可聽,歸思浩無窮”表達了對邊塞戰事的憂慮和對李學士的思念之情。邊塞的戰亂和邊界的動蕩使得邊塞的聲音無法被聽見,而作者的思念之情卻無窮無盡。這種對邊塞戰事和對李學士的思念交織在一起,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安危和對友人的關切之情。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北方邊塞的景象和表達對李學士的送別之情,展現了作者對國家邊疆的關切和對邊塞戍衛的思考。同時,通過對邊塞環境的描寫和對邊塞戰事的憂慮,詩中也蘊含了對國家安危和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 此內容來自古詩詞愛好者,僅供參考

《送李學士使北》司馬光 拚音讀音參考

sòng lǐ xué shì shǐ běi
送李學士使北

zhēng gài shuāng kōng jiǒng, piāo yáo yíng sāi hóng.
征蓋霜空迥,飄搖迎塞鴻。
lǔ yá qīn hǎi jiǎo, hàn jié xià tiān zhōng.
虜牙侵海角,漢節下天中。
jiǔ báo yīn shān xuě, qiú hán yì shuǐ fēng.
酒薄陰山雪,裘寒易水風。
biān shēng bù kě tīng, guī sī hào wú qióng.
邊聲不可聽,歸思浩無窮。

網友評論


* 《送李學士使北》送李學士使北司馬光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专题为您介绍:《送李學士使北》 司馬光宋代司馬光征蓋霜空迥,飄搖迎塞鴻。虜牙侵海角,漢節下天中。酒薄陰山雪,裘寒易水風。邊聲不可聽,歸思浩無窮。分類:作者簡介(司馬光)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 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送李學士使北》送李學士使北司馬光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原文,《送李學士使北》送李學士使北司馬光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翻译,《送李學士使北》送李學士使北司馬光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赏析,《送李學士使北》送李學士使北司馬光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阅读答案,出自《送李學士使北》送李學士使北司馬光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就爱诗词网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dd110.com/chengyu/282f39961895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