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裏相送至方山》 謝靈運

南北朝   謝靈運 祗役出皇邑,邻里里相相期憩甌越。相送谢灵析和
解纜及流潮,至方懷舊不能發。山邻送至诗意
析析就衰林,运原译赏皎皎明秋月。文翻
含情易為盈,邻里里相遇物難可歇。相送谢灵析和
積屙謝生慮,至方寡欲罕所闕。山邻送至诗意
資此永幽棲,运原译赏豈伊年歲別。文翻
各勉日新誌,邻里里相音塵慰寂蔑。相送谢灵析和
分類: 贈別友人抒情

作者簡介(謝靈運)

謝靈運頭像

謝靈運(385年-433年),至方東晉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原為陳郡謝氏士族。東晉名將謝玄之孫,小名“客”,人稱謝客。又以襲封康樂公,稱謝康公、謝康樂。著名山水詩人,主要創作活動在劉宋時代,中國文學史上山水詩派的開創者。由謝靈運始,山水詩乃成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賦》,也是見諸史冊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謝靈運還兼通史學,工於書法,翻譯佛經,曾奉詔撰《晉書》。《隋書·經籍誌》、《晉書》錄有《謝靈運集》等14種。

鄰裏相送至方山翻譯及注釋

翻譯
自己奉王命離開京城去永嘉赴任,希望到那裏後能安適地居住下來。
當船要趁著潮水解纜出發的時候,我卻因留戀故人而不忍離去。
船在行駛中靠近了析析作響的凋敗的樹林,又看到秋月在放射著皎潔的光芒。
本來就因有懷舊之情,容易感到心中充滿哀傷,現在又看到衰林、秋月,內心的悲愁就更加難以遏製了。
自己因久病而斷絕了對於生活方麵的追求。自己本來個人欲望就很少,所以現在並不覺得有什麽不足。
我是想借永嘉郡永遠隱居下去,哪裏是隻離開你們一年半載去做官呢!
希望你們努力做到天天進步,並經常來信以安慰我的寂寥。

注釋
①抵役:敬奉朝命赴外地任職。隻,敬也。皇邑:京城,指劉宋都城建業(今南京市)。憩(qì氣):休息。甌越:指水嘉郡。永嘉一帶在漢代地屬東甌,東越王搖曾在那裏建都,故稱甌越。
②解纜:解開係船的纜繩,指開船。及:乘。懷舊:留戀老朋友。
③析析:風吹樹木的聲響。就:靠近。皎皎(jiǎo狡):光潔的樣子。
④含情:這裏指懷舊之情。盈:滿。遇物:指一路上遇到的衰林、秋月。
⑤積屙(ē):多年患病。屙,病。謝:絕。慮:思慮、謀求。
⑥寡欲:少欲。闕:同“缺”。
⑦資:借。此:指永嘉郡。幽棲:隱退屏居。豈伊:豈惟。
⑧日新:一天比一天進步。音塵:音信,消息。寂蔑:寂寞。

鄰裏相送至方山創作背景

  謝靈運是晉代世家大族名將謝玄的孫子。在當時門閥製度下,他作為豪門世族的後裔,不僅擁有大量財產,而且政治上影響也很大。盡管宋武帝劉裕出身不夠高貴,倚仗兵權在握才篡奪了晉室天下,做了皇帝,但他對當時的豪門世族還是要拉攏敷衍的。所以在劉宋開國以後,謝靈運雖未身居顯要,卻依然在朝任閑散官職,名氣還是很大的。等劉裕一死,少帝即位,由於各派政治勢力互相傾軋,謝靈運終於受到排擠,於公元422年(永初三年)農曆七月出任永嘉(治所在今浙江溫州)太守。這首《鄰裏相送至方山》,便是寫他離開帝都建康(今江蘇南京),於京城東麵大約五十裏的方山碼頭上船,與送行的親友告別時的具體情景和思想活動的。方山,又名天印山,以山形如方印而得名。

鄰裏相送至方山鑒賞

  前人談謝靈運,都認為他是山水詩人之祖。而山水本自然景物,觀賞者角度不同,思想感情每個人都不一樣,同一風光,在不同詩人的筆下就未必麵貌相同。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謝靈運寫山水詩,貴在其善於用精美準確的詞句客觀地刻畫出山水景物奇異而微妙之處,有似看細膩的工筆畫。然而這種精心刻意的描繪,又與他一生複雜多變的政治處境和矛盾糾纏的思想感情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所以同為山水詩,他的作品既不同於鮑照,也不同於謝朓。而謝靈運詩的真正特點,在於他能用深細的筆觸來摹現其內心微妙的感情。即如現在要介紹的這首《鄰裏相送至方山》,就不是山水詩,而是一般的贈別抒情之作。表麵上雖語多曠達,骨子裏卻是戀棧朝廷的,作者終於用凝煉而微帶生澀的語言把這一真實而隱曲的思想給勾畫出來了。這就是謝靈運詩值得借鑒的地方。

  此詩共十四句,前四句和中四句各成一小段落,末六句自成起訖,而這六句中,每兩句又各為一層意思。其中最難講的是中間“析析就衰林”四句,自聞人倓《古詩箋》至近人許多注本,幾乎沒有一位把它講透了的。

  開頭四句寫自己將出任郡守,因與鄰裏有舊情而不忍分別。“祗”,敬。古書多以“祗”字與“奉”、“承”、“仰”、“候”等動詞連用,因知“祗”字亦涵有上述諸詞之義。“役”,行役,指出任郡守是為朝廷服役。“祗役”,敬其職役,指鄭重對待皇帝的任命,故須到官就職。“皇邑”,猶言帝都。第一句是說由於敬承王命而服役赴郡,故出京遠行。第二句是說要去的目的地。永嘉在今浙江,古甌越之地。“相期”的“相”,雖有互相、彼此之意,卻不一定有對方存在。這裏的“相期”隻是期待、打算的意思。“憩”本是休息、止宿,這裏用得別有涵義。作者到永嘉是去做官的,不是去度假的,到任之後,根本談不到“憩”,而應該是勤於公務。而作者卻用了個“憩”字,言外之意,作者被朝廷外遷並非受重用,而是投閑置散;而作者本人也並不想在外郡有所建樹,隻是找個偏僻地方休息休息。這就是下文“資此永幽棲”的“根”。“資此”,借此,利用這次機會;“永幽棲”,長期棲隱起來。把做官看成“幽棲”,並且想長此以往地生活下去,這就是反話,就是牢騷。事實上,謝靈運本人原是不甘寂寞的。

  接下去,作者寫船要解纜啟程了。“及流潮”,趁著漲潮的時候。這句是說自己要離京出發了。但第四句又一轉,說由於懷念親舊而不忍離去,所以一時還未能出發。這種欲行又止的描寫並非純粹指行動,因為船終於還是解纜出發了;而是寫心理活動,即該走了卻不想走,不想走又不能不走。表麵上是與鄰裏親友依依不舍,實際上是對“皇邑”的戀棧。讀下文自明。

  以上是第一小段,下麵四句是第二小段。“析析”二句是寫實,也是比興。這時船已前行,途中所見,應為實景;但與“含情”兩句相連,則又屬比興了。“析析”,風吹樹木聲。“就衰林”,葉笑雪《謝靈運詩選》注雲:“就,迎麵而來。岸邊的樹林是靜止的,江上的船則順風隨流急駛,在船中看岸上的樹林,不覺船動而隻看到樹林向自己走近。”這個講法頗具詩意,但不一定確切。依葉說,“就衰林”的“就”主語應為船,應為乘船人;而葉的解釋卻成了倒裝句,成為“衰林”迎麵而來,其本身邏輯已覺混亂;如與下文對舉,則“皎皎”與“明”皆“秋月”之形容詞,除“析析”與“皎皎”為對文外,其它詞語並不嚴格對仗。且“衰林”亦為不詞,不能同“秋月”相提並論。鄙意下句既點出“秋”字,則上句亦為秋景無疑。而謝靈運出京赴郡是在公元422年農曆七月,雖交秋令而木葉尚未衰枯。這時就把樹林稱之為“衰”,似乎不確切。故應讀為“就衰”林始合。“就衰林”者,已經出現衰的跡象、向著衰的趨勢發展之林也。耳之所聞,乃析析風吹木葉之聲,感到又是秋天了,原來蔥翠的林木從此又要日就衰枯了;而目之所接,卻是皎潔明亮的秋月。作者動身的當晚是七月十六,正值月圓,故為寫實。這與第一小段實際已有一段間隔,即跳過了船已解纜,人已離岸的階段,而寫途中景物了。“含情”二句,舊注多講成作者自謂,而把“遇物”的“物”講成林和月。其實,此二句乃逆承上文,“含情”句是說“月”,“遇物”句是說“林”,但同時又是借外景以抒內情,實質仍在寫自己思想感情的變化感受。夫七月十六正月盈之時,因之作者聯想道:由於月亦含情,盡管它經常有虧缺晦暗之時,而每月總要盈滿一歡,看來這也並非難事。正如多情之人,一有悲歡離合,感情自然流溢,這也是一種不能自製的表現。即如自己之遷離皇邑,遠赴越甌,雖已成行,猶“懷舊”而“不發”,這也正是情不自禁,“易為盈”的表現。而“遇物難歇”,即《韓詩外傳》所謂之“樹欲靜而風不止”,“物”指“風”,乃承“析析”句而言,指林木之聲析析,正因風吹而不能自止。亦如自己本不欲遷外郡,而朝命難違,身不由己,欲罷不能,隻好揚帆上路。舊注或將景語與情語割裂,或引老莊之言而故求艱深,恐皆無順理成章之妙。若依鄙說,則因實而入虛,見景而生情,轉折亦較自然,層次似更清楚。故不憚辭費,析言之如上。

  最後六句,在全詩為第三小段,就題意言是點明與鄰裏告別之主旨,即做為詩之結尾。但中間每兩句為一層。“積屙”二句從自己說起,“資此”二句既與赴郡相關聯,又同來送行者相呼應。最後“各勉”二句看似與鄰裏贈別的套語,實將自己留戀京都、不甘寂寞之意“不打自招”式地點出。有人認為謝靈運的山水詩每於結尾處發議論,成為無聊的尾巴,而這首詩恰好相反,正是從末兩句透露出作者深藏於內心的底蘊。先說“積屙”兩句。上句說由於自己多病,因此對人生的考慮已力不從心,隻能“敬謝不敏”,言外之意說:一切聽從命運安排,愛把我怎麽樣就怎麽樣吧。下句說自己本淡泊於名利,沒有什麽欲望可言,因而感覺不到自己有什麽不滿足的地方。言外指自己由於身體健康狀況不佳,又不想貪圖什麽,因此留在朝中也罷,出任外郡也罷,反正都無所謂。看似曠達,實有牢騷。於是接著說到第二層,他認為此次出任永嘉太守,倒是自己借以長期隱蔽、不問世事的好機會,看來同皇帝、同都城以及在都中盤桓甚久的鄰裏們,都將長期分手,不僅是分別一年半載的事了。其實這兩句也暗藏著不滿意的情緒,言外說皇帝這次把自己外遷,大約沒有再回轉京都的希望了。其患得患失之情,真有呼之欲出之勢。而結尾兩句,上句是說:我們要彼此互勉,都能做到“日新”的水平,以遂此生誌願。“日新”,《周易》屢見,如《大畜》雲:“日新其德。”《係辭上》雲:“日新之謂盛德。”又《禮記·大學》引湯之盤銘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都是進德修身之意。下句則說:希望親友仍經常溝通消息,隻有經常得到信息,才能慰我寂寞。“寂蔑”,與“寂滅”同,也是岑寂、孤獨的意思。這兩句也屬於無形中流露出自己戀棧京都、熱中政治的思想感情的詩句。一個人既已“謝生慮”、“罕所闕”而且打算“永幽棲”了,就不必“各勉日新誌”了。他認為隻有京城中的親友鄰裏有信來,才能慰其“寂滅”之情,可見他所說的“永幽棲”隻是牢騷而並非真話。從而可以這樣說,作者的真實思想感情是並不想離開帝都建康,可是在詩裏卻說了不少故作曠達、自命清高的話;而恰好是在這種故作曠達、自命清高的詩句中透露了他對被迫出任郡守、不得不離開京城的牢騷不滿。這既是謝靈運本人特定的思想感情,而且也隻有謝靈運本人的詩才,才寫得出他這種特定的複雜矛盾的思想感情。隻有從這種地方入手,才會真正理解謝靈運及其膾炙人口的山水詩。

《鄰裏相送至方山》謝靈運 拚音讀音參考

lín lǐ xiāng sòng zhì fāng shān
鄰裏相送至方山

zhī yì chū huáng yì, xiāng qī qì ōu yuè.
祗役出皇邑,相期憩甌越。
jiě lǎn jí liú cháo, huái jiù bù néng fā.
解纜及流潮,懷舊不能發。
xī xī jiù shuāi lín, jiǎo jiǎo míng qiū yuè.
析析就衰林,皎皎明秋月。
hán qíng yì wèi yíng, yù wù nán kě xiē.
含情易為盈,遇物難可歇。
jī kē xiè shēng lǜ, guǎ yù hǎn suǒ quē.
積屙謝生慮,寡欲罕所闕。
zī cǐ yǒng yōu qī, qǐ yī nián suì bié.
資此永幽棲,豈伊年歲別。
gè miǎn rì xīn zhì, yīn chén wèi jì miè.
各勉日新誌,音塵慰寂蔑。

網友評論

* 《鄰裏相送至方山》鄰裏相送至方山謝靈運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专题为您介绍:《鄰裏相送至方山》 謝靈運南北朝謝靈運祗役出皇邑,相期憩甌越。解纜及流潮,懷舊不能發。析析就衰林,皎皎明秋月。含情易為盈,遇物難可歇。積屙謝生慮,寡欲罕所闕。資此永幽棲,豈伊年歲別。各勉日新誌,音塵慰 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鄰裏相送至方山》鄰裏相送至方山謝靈運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原文,《鄰裏相送至方山》鄰裏相送至方山謝靈運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翻译,《鄰裏相送至方山》鄰裏相送至方山謝靈運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赏析,《鄰裏相送至方山》鄰裏相送至方山謝靈運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阅读答案,出自《鄰裏相送至方山》鄰裏相送至方山謝靈運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就爱诗词网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dd110.com/chengyu/227c39942022935.html

诗词类别

《鄰裏相送至方山》鄰裏相送至方山的诗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