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平寺清音堂》 洪谘夔

宋代   洪谘夔 普門以眼聽,治平治平觀音以耳觀。寺清寺清诗意
謂得觀聽真,音堂音堂译赏竟被耳眼瞞。洪咨
瞎卻觀音耳,夔原聾卻普門眼。文翻
萬法本來空,析和蒙頭都不管。治平治平
分類:

作者簡介(洪谘夔)

洪谘夔頭像

洪谘夔,寺清寺清诗意(1176~1236),音堂音堂译赏南宋詩人,洪咨漢族人。夔原字舜俞,文翻號平齋。析和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治平治平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治平寺清音堂》洪谘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治平寺清音堂》是宋代洪谘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普門以眼聽,
觀音以耳觀。
謂得觀聽真,
竟被耳眼瞞。
瞎卻觀音耳,
聾卻普門眼。
萬法本來空,
蒙頭都不管。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一個關於觀聽與感知的思考。詩中提到普門和觀音,普門象征著普遍的法門,觀音則代表著觀察世界的智慧。詩人認為人們常常被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所限製,無法真正了解事物的本質。他指出,有時我們的眼睛看不清事物的真相,就像是失去了觀音的耳朵;有時我們的耳朵聽不到真實聲音,就像是聾了普門的眼睛。最後,詩人呼籲人們要超越感官的局限,認識到世界的本質是空無所有的,而我們的認知和體驗都受限於我們的思維和感官。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觀察和感知的思考,表達了人類對於真實世界的局限性。詩人以普門和觀音作為象征,寓意著我們的眼睛和耳朵無法完全洞察事物的本質。這種局限性使我們對世界的理解變得有限。詩人通過表達對這種局限性的思考,提醒人們要超越感官的束縛,去探索更深層次的真相。他指出,萬物的本質是空無所有的,而我們的感知和認知都是受到思維和感官的限製。這首詩詞呼喚人們要超越表麵的現象,去追求更深層次的真實和智慧。

總體而言,洪谘夔在《治平寺清音堂》中通過對觀察和感知的思考,揭示了人類對真實世界的局限性,並呼喚人們要超越感官的束縛,去追求更深層次的真相和智慧。這首詩詞在表達哲學思考的同時,也展示了宋代文人對於人生和宇宙的深邃思索。

* 此內容來自古詩詞愛好者,僅供參考

《治平寺清音堂》洪谘夔 拚音讀音參考

zhì píng sì qīng yīn táng
治平寺清音堂

pǔ mén yǐ yǎn tīng, guān yīn yǐ ěr guān.
普門以眼聽,觀音以耳觀。
wèi dé guān tīng zhēn, jìng bèi ěr yǎn mán.
謂得觀聽真,竟被耳眼瞞。
xiā què guān yīn ěr, lóng què pǔ mén yǎn.
瞎卻觀音耳,聾卻普門眼。
wàn fǎ běn lái kōng, méng tóu dōu bù guǎn.
萬法本來空,蒙頭都不管。

網友評論


* 《治平寺清音堂》治平寺清音堂洪谘夔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专题为您介绍:《治平寺清音堂》 洪谘夔宋代洪谘夔普門以眼聽,觀音以耳觀。謂得觀聽真,竟被耳眼瞞。瞎卻觀音耳,聾卻普門眼。萬法本來空,蒙頭都不管。分類:作者簡介(洪谘夔)洪谘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 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治平寺清音堂》治平寺清音堂洪谘夔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原文,《治平寺清音堂》治平寺清音堂洪谘夔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翻译,《治平寺清音堂》治平寺清音堂洪谘夔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赏析,《治平寺清音堂》治平寺清音堂洪谘夔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阅读答案,出自《治平寺清音堂》治平寺清音堂洪谘夔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就爱诗词网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dd110.com/chengyu/224d39969052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