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潮》 周密

宋代   周密 浙江之潮,观潮观潮天下之偉觀也。周密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盛。原文意
方其遠出海門,翻译僅如銀線;既而漸近,赏析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和诗大聲如雷霆,观潮观潮震撼激射,周密吞天沃日,原文意勢極雄豪。翻译
楊誠齋詩雲“海湧銀為郭,赏析江橫玉係腰”者是和诗也。
每歲京尹出浙江亭教閱水軍,观潮观潮艨艟數百,周密分列兩岸;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原文意並有乘騎弄旗標槍舞刀於水麵者,如履平地。
倏爾黃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轟震,聲如崩山。
煙消波靜,則一舸無跡,僅有“敵船”為火所焚,隨波而逝。
吳兒善泅者數百,皆披發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爭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沒於鯨波萬仞中,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以此誇能。
江幹上下十餘裏間,珠翠羅綺溢目,車馬塞途,飲食百物皆倍穹常時,而僦賃看幕,雖席地不容間也。
  分類: 初中文言文寫景散文

作者簡介(周密)

周密 (1232-1298),字公謹,號草窗,又號四水潛夫、弁陽老人、華不注山人,南宋詞人、文學家。祖籍濟南,流寓吳興(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間為義烏縣(今年內屬浙江)令。入元隱居不仕。自號四水潛夫。他的詩文都有成就,又能詩畫音律,尤好藏棄校書,一生著述較豐。著有《齊東野語》、《武林舊事》、《癸辛雜識》、《誌雅堂要雜鈔》等雜著數十種。其詞遠祖清真,近法薑夔,風格清雅秀潤,與吳文英並稱“二窗”,詞集名《頻洲漁笛譜》、《草窗詞》。

觀潮翻譯及注釋

翻譯
  錢塘江的潮水,是天下雄偉的景觀。從(農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潮水是最壯觀的。當潮水遠遠地從錢塘江入海口湧起的時候,(遠看)幾乎像一條銀白色的線;不久(潮水)越來越近,玉城雪嶺一般的潮水連天湧來,聲音大得像雷霆萬鈞,震撼天地,激揚噴射 ,吞沒天空,衝蕩太陽,氣勢極其雄偉豪壯。楊萬裏的詩中說的“海湧銀為郭,江橫玉係腰”就是指這樣的景象。

  每年(農曆八月)京都臨安府長官來到浙江亭教閱水軍,幾百艘戰船分列兩岸;不久水軍的戰船演習五陣的陣勢,忽而疾駛,忽而騰起,忽而分,忽而合,極盡種種變化,同時有在水麵上騎馬、舞旗、舉槍、揮刀的人,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樣安穩。忽然黃色的煙霧從四麵升起,人和物彼此一點兒也看不見,隻聽得水爆的轟鳴聲,聲音像山崩塌一樣。(等到)煙霧消散,水波平靜,就一條船的蹤影也沒有了,隻剩下被火燒毀的“敵船”,隨波而去。

  幾百個善於泅水的吳地健兒,披散著頭發,身上畫著文彩,手裏拿著十幅大彩旗,爭先恐後,鼓足勇氣,逆流迎著潮水而上,在萬仞高的巨浪中忽隱忽現,翻騰著身子變換各種姿態,但是旗尾卻一點也不被水沾濕,憑借這種表演來顯示他們高超的技能。

  江岸上下遊十多裏的地方,滿眼都是穿著華麗的服飾的觀眾,車馬堵塞道路,吃喝等各種物品(的價錢)比平時要高出很多倍。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中間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容有。

注釋
1.浙江:就是錢塘江。
2.自既望以至十八日:從農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既望,農曆十六日(十五日叫望)。
3.方其遠出海門:當潮從入海口湧起的時候。方,當……時。其,代詞,指潮。出,發、起。海門,浙江入海口,那裏兩邊的山對峙著。
4.僅如銀線:幾乎像一條(橫畫的)銀白色的線。僅,幾乎,將近。
5.玉城雪嶺:形容泛著白沫的潮水像玉砌的城牆和白雪覆蓋的山嶺。際天:連接著天。
6.沃日(wò rì):衝蕩太陽。形容波浪大。沃,用水淋洗,衝蕩。
7.海湧銀為郭,江橫玉係腰這兩句詩是《浙江觀潮》一詩裏的句子,意思是,海水湧起來,成為銀子堆砌的城郭;浙江橫著,潮水給係上一條白玉的腰帶。“……是也”:就是指這樣的景象。
8.每歲京尹(yǐn)出浙江亭教閱水軍:每年(農曆八月)京都臨安府長官來到浙江亭教閱水軍。歲,年。京尹,京都臨安府(今浙江杭州)的長官。浙江亭,館驛名,在城南錢塘江岸。
9.艨艟(méng chōng):戰船。
10.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演習五陣的陣勢,忽而疾駛,忽而騰起,忽而分,忽而合,極盡種種變化。盡,窮盡。五陣,指兩、伍、專、參、偏五種陣法。
11.乘騎(chéng jì)弄旗標槍舞刀:乘馬、舞旗、舉槍、揮刀。騎,馬。弄,舞動。標,樹立、舉。
12.略不相睹:彼此一點也看不見。睹,看。
13.水爆:水軍用的一種爆炸武器。
14.一舸無跡(yì gě wú jì):一條船的蹤影也沒有了。舸,船。
15.敵船:指假設的敵方戰船。
16.逝:去,往。
17.吳兒善泅(qiú)者數百:幾百個擅於泅水的吳地健兒。吳地即今江蘇、浙江一帶。因春秋時為吳國之地,故稱。善,善於。泅,遊泳、浮水(可不翻譯)。
18.披發文(wén)身:披散著頭發,身上畫著花紋。文,動詞,畫著文彩。
19.溯(sù)迎而上:逆流迎著潮水而上。溯,逆流而上。而,表修飾。
20.鯨波萬仞(rèn):萬仞高的巨浪。鯨波,巨浪。鯨所到之處,波濤洶湧,所以稱巨浪為鯨波。萬仞,形容浪頭極高,不是實指。
21.騰身百變:翻騰著身子變換盡各種姿態。
22.江幹(gān):江岸。
23.珠翠羅綺(qǐ)溢目:滿眼都是華麗的服飾。珠翠羅綺,泛指婦女的首飾和遊人的華麗衣服。溢目,滿眼。
24.倍穹(qióng):(價錢)加倍的高。穹,動詞,高;倍,形容詞,指很多倍。
25.而僦(jiù)賃(lìn)看幕: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而,表轉折。僦、賃,都是租用的意思。看幕,為觀潮而特意搭的帳棚。
26.雖席地不容間也:中間即使是一席之地的空地也不容有容。許,使。間(jiān)空間。雖,即使。席地,一席之地,僅容一個座位的地方。

觀潮文言現象

一詞多義
方:
方其遠出海門 【當……時】
方出神【正】
方七百裏【麵積】
觀:
觀潮【觀看(動詞)】
天下之偉觀也【景象(名詞)】
僅:
僅有“敵船”為火所焚【隻】
僅如銀線【幾乎,將近。】
為:
“敵船”為火所焚【被】
海湧銀為郭【成為】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盛【算是】
以:
以此誇能【憑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盛【和時間詞等連用,表示時間。(助詞)】
勢:
勢極雄豪【氣勢】
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陣勢】
能:
以此誇能【本領】
未複有能與其奇者【能夠】
而:
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連詞,表修飾】
而旗尾略不沾濕【連詞,表轉折】
而僦賃看幕,雖席地不容閑也【連詞,表轉折】

詞類活用
①天下之偉觀也(觀:動詞作名詞,景觀,景象)
②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盡:形容詞作動詞,窮盡。)
③皆披發文身。(文,名詞作動詞,畫著紋身;刺著花紋。)
④並有乘騎弄旗標槍舞刀於水麵者。(標:名詞作動詞,樹立,舉)
⑤飲食百物皆倍穹常時。(穹:形容詞作動詞,高過)
⑥.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際:名詞作動詞,接近、連接)

古今異義
①方其遠出海門(方 古義:當……時。今義:方形等)
②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際 古義:接近、連接。今義:邊際)
③吞天沃日(沃 古義:用水淋洗。今義:肥沃)
④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奔騰 古義:兩個詞,意為疾駛和騰起。今義:跳躍著奔跑)
⑤並有乘騎弄旗標槍舞刀於水麵者(標槍 古義:舉槍。今義:一種體育器械)
⑥人物略不相睹(人物 古義:人和物。今義:特指人)
⑦皆披發文身(文 古義:畫花紋。今義:文字、文章等)
⑧每歲京尹出浙江亭教閱水軍(尹 古義:名詞,長官,官名。今義:一般作姓氏)
⑨江幹上下十餘裏間(上下 古義:上遊到下遊,指地域,區域,名詞。今義:用來表示大約數目)
⑩海湧銀為郭(郭 古義:城牆。今義:指姓氏。)

句式
1.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判斷句)
2.方其遠出海門(省略句)
3.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省略句)
4.並有乘騎弄旗標槍舞刀於水麵者(倒裝句)
5.僅有“敵船”為火所焚(被動句)
6.出沒於鯨波萬仞中(倒裝句)
7.震撼激射(省略句)
8.吳兒善泅(倒裝句,也可為“善泅吳兒”)

觀潮典故

  原先錢塘江的潮來時,跟其他各地的江潮一樣,既沒有潮頭,也沒有聲音的。

  有一年,錢塘江邊來了一個巨人,這個巨人真高大,一邁步就從江這邊跨到江那邊了。他住在蕭山縣境內的蜀山上,引火燒鹽。人們不曉得他叫什麽名字,因為他住在錢塘江邊,就叫他為錢大王。錢大王力氣很大,他打著自己的那條鐵扁擔,常常挑些大石塊來放在江邊,過不多久,就堆起了一座一座的山。

  一天,他去挑自己在蜀山上燒了三年零三個月的鹽。可是,這些鹽隻夠他裝一頭,因此他在扁擔的另一頭係上塊大石,放上肩去試試正好,就挑起來,跨到江北岸來了。

  這時候,天氣熱,錢大王因為才吃過午飯,有些累了,便放下擔子歇歇,沒想到竟打起瞌睡來。正巧,東海龍王這時出來巡江,潮水漲起來了。漲呀漲的,竟漲到岸上來,把錢大王這頭鹽慢慢都溶化了。東海龍王聞聞,水裏哪來這股鹹味呀,而且愈來愈鹹,愈來愈鹹。他受不了,返身就逃,沒想逃到海洋裏,把海洋的水都弄鹹了。這位錢大王呢,睡了一覺,兩眼一睜,看見扁擔一頭的石頭還放在硤石(就是現在有名的硤石山),而另一頭的鹽卻沒有了!

  錢大王找來找去,找不著鹽,一低頭,聞到江裏有鹹味,他想:哦,怪不得鹽沒有了,原來被東海龍王偷去了。於是他舉起扁擔就打海水。一扁擔打得大小魚兒都震死;兩扁擔打得江底翻了身;三扁擔打得東海龍王冒出水麵求饒命。

  東海龍王戰戰兢兢地問錢大王,究竟為什麽發這樣大的脾氣。錢大王說:“你把我的鹽偷到什麽地方去了?”東海龍王這才明白海水變鹹的原因。連忙賠了罪,就把自己怎樣巡江,怎樣把錢大王的鹽無意中溶化了,使得海洋的水也鹹起來的事情,一一說了。

  錢大王心裏好氣呀,真想舉起鐵扁擔,一下把東海龍王砸爛了才甘心。東海龍王慌得連連叩頭求饒,並答應用海水曬出鹽來賠償錢大王;以後漲潮的時候就叫起來,免得錢大王再睡著了聽不見。錢大王聽聽這兩個條件還不錯,便饒了東海龍王,把自己的扁擔向杭州灣口一放,說:“以後潮水來就從這裏叫起!”東海龍王連連答應,錢大王這才高高興興地走了。

  從那個時候起,潮水一進杭州灣,就伸起脖子,“嘩嘩嘩”地喊叫著,漲到錢大王坐過的地方,脖子伸得頂高,叫得頂響。這個地方就是如今的海寧。舉世聞名的“錢江潮”就是這樣來的。

  八月半是最佳觀潮時間。其實,錢塘江湧潮變化是有規律的,潮汐的大小受天文、地理、河床高程、徑流的大小、主槽(航道)的走向和氣候等許多因素製約。其實陰曆每月的月半、月初均是看潮佳期,不必一定選在八月半。但是秋潮要比春潮大,因為錢塘江流域降雨主要集中在3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的梅雨和台風季節;10月至次年2月降雨量相對較少。

觀潮鑒賞

錢塘江資料
  錢塘江(又稱浙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全長四百多公裏,流經杭州,在杭州灣入海,由於江口呈喇叭狀,海潮倒灌,便形成了錢塘潮這一自然奇觀,被前人稱為“壯觀天下無”。錢塘觀潮也成為古今盛事,天下奇觀。

主題分析
  本文隻有兩百餘字,卻寫出了錢塘江潮的雄偉壯觀景象、水軍演習的宏大場麵和吳中健兒高超的弄潮技巧。即寫風景,又寫民俗,使讀者歎為觀止!
  本文作者以十分精練,簡潔的語言,寫出了錢塘江潮的雄偉景象、水軍演習的宏大場麵、吳中健兒高超的遊泳技術和觀潮的盛況,本文作者寫此文時已是南宋滅亡,表達了對故國的思念

分段賞析
  第1段寫海潮之雄。開篇就是一句“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先聲奪人。接著交代海潮最盛的時間,然後對潮水從形、色、聲、勢四個方麵進行正麵描繪,由遠及近地寫出了海潮的雄奇壯觀。描繪又以比喻、誇張的手法出之,簡短的“如銀線”“玉城雪嶺”“如雷霆”“吞天沃日”幾句,把海潮從遠方奔湧到眼前的形狀、顏色、聲勢都生動形象地表現了出來。最後用楊萬裏的詩句對上文進行形象概括,呼應了首句。
  第2段寫演軍之威。開頭仍是一句總述,說明每年京尹都要在海潮最盛的時候教練水軍。然後描寫了水軍演習的精彩場麵:參加演習的船隻眾多,演習中陣勢變化多樣,水兵作戰技藝嫻熟,演習中戰鬥激烈,聲勢浩大,演習結束後撤退迅速。短短一段文字,卻生動描繪了一場複雜的演習活動,而結在“煙消波靜”的靜景上,不僅是一種動靜相襯的寫法,也為下文別開生麵的另一場水上表演作了鋪墊。
  第3段寫弄潮之勇。這時潮水已經來到,眾多的吳中健兒在驚濤駭浪中作精彩表演,同時也從側麵寫出了潮的雄偉壯觀。
  第4段寫觀潮之盛。觀潮人群如此密集,說明江潮和水上表演是多麽具有吸引力,所以寫觀潮之盛,是為了從側麵襯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本文是一篇在藝術上很有特點的寫景記事佳作。
  首先,本文結構得當,語言精練。錢塘潮雄偉壯觀,水上表演頭緒紛繁,場麵眾多,觀潮者人數眾多,但在這篇短文中,作者卻寫得井然有序,主次分明。這一方麵是由於作者結構精巧,以海潮為線索,寫景記事相融合,正麵描寫與側麵烘托相結合。另一方麵也由於作者惜墨如金,用語十分精練的結果。其次,本文描寫十分生動。不僅用了比喻、誇張等描寫手法,而且即便是簡潔的白描,也十分形象生動。

寫作特點
  1.結構得當,語言精練。
  寫景與記事相結合,正麵描寫與側麵烘托相結合,使本文的描寫井然有序,主次分明。而且作者惜墨如金,用語十分簡練。
  2.描寫生動。
  本文運用了比喻、誇張等修辭手法來增強語言的生動性,沒有運用修辭手法的白描部分,語言也十分簡潔生動。
  3.渲染和烘托手法的運用。
  如:“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是渲染錢塘江大潮的“偉觀”,增強了藝術效果。烘托又稱“襯托”“相襯”,江幹上下“飲食百物皆倍穹常時”是烘托觀潮人極多和觀潮盛況。

補充注釋
  潘閬宋人,生年不詳,卒於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字逍遙,大名(今屬河北省)人。曾在洛陽賣藥,北宋太宗至道元年(995年),以能詩受薦舉。自製《憶餘杭》多首,一時盛傳,曾得蘇東坡的欣賞,把它寫在玉屏風上,石曼卿還使人照詞意作過畫。
  萬麵鼓聲中江潮來時,潮聲像萬麵金鼓,一時齊發,聲勢震人。
  弄潮兒指錢塘江畔觀潮時踏潮獻技的人,他們都年輕力壯,善於泅水或指朝夕與潮水周旋的水手或在潮中戲水的少年人。喻有勇敢進取精神的人。

問題解答
  作者在《觀潮》這篇散文中,繪聲繪色繪形地描寫了這一壯美雄奇的景象。全文的著眼點在“潮”上,立足點在“觀”上。作者是從哪些方麵寫“觀潮”的?
  ⑴潮來之狀。作者由遠到近寫“潮來之狀”,當它遠遠的從海口那兒漲起來時,僅僅像一條銀白色的橫線。後來,越湧越近,像玉雕的城牆,雪堆的山嶺,潮頭之高能吞天沃日。
  ⑵演兵之威。
  ⑶弄潮之技。
  ⑷觀潮之盛。

中心思想
  本文通過描寫作者耳聞目睹錢塘江大潮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後的景象,以及觀潮的盛況,自然美、人情美交織在一起,使人受到美的陶冶讚美了大潮的奇特、雄偉、壯觀,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真摯感情。

觀潮賞析

吳功正

  錢塘江潮是一大勝景。古人稱之為“壯觀天下無”。錢塘江大潮與其獨具的自然條件密切相關。其一,因江口呈喇叭形,寬處過百裏,窄處僅十裏,巨潮被狹窄江道約束,當然會形成波瀾壯闊的湧潮。其二,是河口有巨大攔門沙坎,潮水湧進遇到如此巨阻,當然會掀揭天上;前浪遭遏,後浪又上,波趕波,浪疊浪,潮水就會奔騰咆哮、排山倒海般地呼嘯而來。中國古代的墨客詞人多以錢塘大潮作描寫對象,例如宋朝柳永著名的詞《望海潮》中寫:“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周密的《觀潮》則是用散文的形式,繪形繪色地描寫了這一壯美雄奇的景象。全文著眼點在“潮”上,立足點在“觀”上,用鏡頭攝像的筆法分別寫出潮來之狀,演兵之形,弄潮之勢,觀潮之盛。

  “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點出題旨,揭示描寫對象。行文吐墨,亦飽含著激賞之意。“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最盛”,收攏文勢,以示集中寫此。接寫潮來之狀,進入直接描寫。作者觀察細微,而又大筆淋漓,由遠及近,漸次寫來。“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水天相接之處,如銀線一絲,觸入眼簾。以“銀線”為喻,顯示出作者極目遠眺之態,立足點高,視線遠,方能看清潮起之時的景況。以“銀線”為喻,又寫出潮來之前的情境,很有生活實感。不親臨其境,親睹其狀,是決計寫不得如此逼真的。“既而漸近”,因潮頭奔卷而來,描寫由遠鏡頭,驟然跳成特寫。“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文勢突兀而起,如山巒陡聳,文墨則橫潑縱灑,恣肆淋漓。作者傾萬丈狂瀾於卷麵,聲、色、形、勢四者俱佳。有其色:“玉城雪嶺”,見其“白”,托喻新穎,環扣上文的“銀”字,比喻城、嶺,亦見其形;有其聲:“聲如雷霆”,比譬形象,顯其聲威激壯,撼人心魄;有其勢:“際天而來”“震撼激射”,如同自天際壓將下來,飛騰激卷,噴玉濺珠,極富動態,蔚為奇觀。“吞天沃日”,欲給焰焰紅日洗澡,欲將浩浩蒼天吞下,盡誇張之能事,又該多大筆力!這是極寫雪濤之威猛,氣派之壯闊。作者眼耳並用,目之所即,耳之所及,盡納篇中;作者筆酣墨飽,飛旋揮灑,以動勢寫動態,大開大闔,文情有如繁管急奏,又有如勁弩連發。讀來令人豪興大旺,意誌倍振。然後,作者用楊誠齋(楊萬裏)詩句“海湧銀為郭,江橫玉係腰”作結。引用詩句不是炫淵誇博,而是為著證之他人,是增強作者這樣寫的逼真感和真實性。

  接著文章轉入另一重境界,寫“教閱水軍”演兵之形。“艨艟數百,分列兩岸”,一層;“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一層。兩層之間,互相勾連,映前帶後。以“分列兩岸”之狀,突出“奔騰分合”之勢。“奔騰分合”四字,文詞高度簡約而概括的內容甚為廣泛,以少許勝多許,生動地描寫了戰船操演的情景:時而劈浪疾飛,時而躍波騰起,時而分隔兩廂,時而又合舷並駛。雖未明言操舵駕舟本領之高超,但其生動的情景刻畫卻將此意,盡傳句外。“並”字使文意有了迭進。“乘騎弄旗標槍舞刀於水麵”,寫出船上操練的具體情景。“乘”“弄”“標”“舞”等動詞要言不煩,出神入化,其龍騰虎驤之狀,自可想見。“如履平地”,寫出其從容裕如的悠閑神態,矯健縱踉而如此起落平穩,其手段之高明,又自可想見。然而,作者卻又有未明言的筆墨暗寓在紙外,這就是,水軍操演不是在平波展鏡、水浪不興的江麵之中,而是在掀天揭地、“震撼激射”的江濤之上。如果我們聯係上文,就會深察作者在這裏作如此描繪的深刻意圖,以水漲船高的暗托、烘染來突現水軍健兒。爾後,文章進入演陣的實戰演習描寫。“倏爾”以示來得迅敏,也使畫麵轉換顯得迅速。作者聲態並作地描寫了這幅情景。“黃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以人物隱形,示黃煙之濃;用“聲如崩山”之比,喻“水爆”威力之大。煙霧激卷,爆聲震耳,是動的畫麵,驚魂撼魄。當人們的視線被動的畫麵所牽引,當人們的心靈被動的情景所黏吸,情景又迅速轉入靜的畫麵,“煙消波靜,則一舸無跡,僅有‘敵船’為火所焚,隨波而逝。”顯示出實戰演習的戰鬥效果。“一舸無跡”與“人物略不相睹”相照應,正是說明戰船趁煙霧蔽江時,已疾駛遠去。奪魂褫魄的水軍實戰演習於此結束,文章轉入意趣盎然的弄潮之景的描繪。

  第三節主要句讀以逗號,一氣如注。“披”“持”“爭”“鼓”“迎”“出沒”“騰身”等動詞蟬聯而下,令人眼花繚亂。“披發文身”寫弄潮兒的外形;“溯迎而上”寫弄潮兒的猛勇;“出沒鯨波”寫弄潮兒的矯健,抓住富於特征和表現力的情態,作傳神的刻畫。巨浪滔天為弄潮兒設置了險惡的環境;披發文身,是民間習俗的出色點染。“彩旗”“文身”則相映生色,使文章平添意趣,一幅古代的民間弄潮風俗畫,鮮活壯美,悅人眼目。上麵所寫“溯迎”“出沒”隻是寫弄潮兒“鼓勇”之“勇”,下麵“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的對比成文,則是突出弄潮兒本領之“強”。可見,持彩旗弄潮不是為了裝飾,乃是為著“誇能”,用某一具體的物體把某種無法直接顯示出來的效果和情景突出地強調出來。這是“彩旗”的主要作用。“旗尾略不沾濕”在句中雖輕敷一筆,實在有扛鼎之力。這是對弄潮兒本領的最高妙的稱頌和讚歎。

  在對江上的潮、船、人作了恣情淋漓的描繪後,鏡頭搖到岸上,觀“觀潮者”的盛況。“江幹上下十餘裏間,珠翠羅綺溢目,車馬塞途”。作者特意點出“十餘裏”,逶迤而去,以路途的長顯出觀潮的盛;若僅有咫尺,是不見其盛的。珠綺滿目,車馬擁道,是盛況的具體化。行文至此,作者猶覺不足以盡意,再作側麵烘托。看棚之內,席地無暇,插足不得。作者潑墨在飲食看棚上,運意卻在人潮上,真是人山人海啊!江心江岸,江潮人潮,連成一片。而作者寫觀潮之盛又非目的,乃是以此反襯出江潮之美;否則,江潮不美,何能吸引如此多的觀眾呢?這實在是興發此而意歸彼的精妙筆墨。

  這篇散文精粹簡練,作者布局謀篇,運思熔裁,遣詞造句都很有功力。

  深細和簡約相依。作者觀潮觀得深細,眼到耳到。由遠及近,點滴不漏;從聲到色,從江心到江岸,盡收胸中。作者觀時深察入微、巨細俱到,但寫時卻大處落墨、小處渲染。不是兼容並包,而是有所取舍剔存,抓住最有特征、最為典型的人、事、物下筆。這樣就達到深細和簡約的相依相關:不深細則無從簡約,不簡約則見不出深細。深細能發現事物的特點和本質,簡約能成功地突現本質和特征。例如寫錢塘來潮時的景象,短短一句就寫得氣勢飛動,逼真欲現,情景兼備,宏聲壯采。這是錢塘江獨特情景的再現和藝術記錄。全文字煉句鍛,無旁逸斜出的枝蔓,格調清新雋永,三兩句就能刻畫出形象,二三詞就能傳送出精神。一句“騰身百變”,使健兒形神畢肖;一句“溯迎而上”,使健兒奮勇之態,跳躍紙上。文章開篇入題,徑奔主旨,戛然收束。全篇安字置詞都有刻形繪境的作用,無一虛設,沒有浪費。四幅圖畫各具情態,組成連軸畫卷。寫江岸觀潮,獨立一段,似是閑文浪墨,與潮中諸物,形若無關;跟全文簡潔特點,並不相稱,然而細加研讀,又深覺作者用墨精心,是增強描述的社會效果的不可或缺的筆致。

  風景和風俗相融。飛玉噴銀、聲震蒼穹的錢塘江大潮是雄豪奇異的風景畫;披發文身,手持彩旗,濤頭弄潮是情味橫生的風俗畫。風景畫和風俗畫的相互交融,豐富了讀者的欣賞趣味。風景因風俗而增色,風俗賴風景而添輝。風俗畫入篇,增強了文章的民族特色,使之具有道地的中國氣派和民族傳統色彩。

  對比和映襯相間。白浪滔天映襯出水軍操演的從容;波翻浪滾映襯出弄潮兒本領的高超;觀潮盛況映襯出江潮壯偉。通過映襯,作者所要描寫的事物更加惹眼。再有是對比,聲如崩崖的操演之動對比出煙釋聲歇的江麵之靜;鯨波萬仞的氣象險惡,騰躍百變的變幻身姿對比出旗尾不濕的本領高強。通過對比,作者所要刻畫的人事更加突出。對比和映襯兩法又不截然割裂,而是交錯相間,時而在這一角度出之對比,時而又在那一方麵出之映襯,一切視表達的需要而定,廣為采用,騰挪多變,顯出作者筆墨技法是多麽妖嬈多姿!

觀潮賞析二

  本篇選自《武林舊事》卷三。《武林舊事》一書係周密於宋亡之後所寫,內容主要追記南宋歲時風俗、市井瑣細,兼及遊觀之盛、娛樂之資,相當詳備細致;而滲透於其中的,又是一種“惻惻興亡”的盛衰感慨。

  本篇主要描繪“錢塘觀潮”的盛況。對此,另外幾部杭州的風俗誌(《都域紀勝》《西湖老人繁勝錄》和《夢粱錄》)都先已有過記述,不過都遠不如此文生動形象。全文可分四層:

  第一層寫潮來之狀。它用動態的“鏡頭攝像法”描寫了初來之狀(“僅如銀線”)、既來之狀(“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又配之以“音響效果”(“大聲如雷霆”),收到了文字盡管簡約而令人視聽不暇應接的藝術功效。

  第二層寫教閱水軍的場麵。其中的“場景”又多次轉換:先是“艨艟數百,分列兩岸”和乘騎弄旗、舞刀弄槍於水麵的雄偉場麵;接著寫兩軍(假設的軍事演習)交戰、硝煙彌漫的場麵,最後寫煙消波靜、“敵船”匿跡的場麵。使人如同親眼目睹這一番水戰那樣,感到十分真切。

  第三層寫“弄潮兒”的競技,他們披發文身,手持大旗,爭相逆潮而上;雖於鯨波萬頃之中,卻能不濕旗尾!讀後使人為之咋舌鼓掌。

  第四層寫杭州市民和皇室的觀潮情景,其中突出描寫了杭州城的豪奢:請看,江岸十餘裏間,觸處珠翠羅綺;而皇帝在“天開圖畫台”上觀潮,遠望去簡直就像是在神仙台上那般。讀到這裏,雖然文字嘎然而止,但作者在提筆追憶往事時的那種“時移物換,憂患飄零,追想昔遊,殆如夢寐”的興亡盛衰之感,卻又“言在紙外”地悄然升起矣。

  總觀全篇,盡管篇幅不長,而場麵熱鬧、內容豐富,這大大得力於作者善於剪裁、善於描繪的文字功力。首先,它剪裁得當,敘寫井然,給人以場麵多變而層次井然的印象,其次,它語言簡練,卻又描繪細致,又給人以“尺幅之中層千裏之勢”的藝術享受。應該感謝周密,他給我們留下了這幅13世紀南宋優美的杭城風俗圖畫。

《觀潮》周密 拚音讀音參考

guān cháo
觀潮

zhè jiāng zhī cháo, tiān xià zhī wěi guān yě.
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
zì jì wàng yǐ zhì shí bā rì wèi shèng.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盛。
fāng qí yuǎn chū hǎi mén, jǐn rú yín xiàn jì ér jiàn jìn, zé yù chéng xuě lǐng jì tiān ér lái, dà shēng rú léi tíng, zhèn hàn jī shè, tūn tiān wò rì, shì jí xióng háo.
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
yáng chéng zhāi shī yún" hǎi yǒng yín wèi guō, jiāng héng yù xì yāo" zhě shì yě.
楊誠齋詩雲“海湧銀為郭,江橫玉係腰”者是也。
měi suì jīng yǐn chū zhè jiāng tíng jiào yuè shuǐ jūn, méng chōng shù bǎi, fēn liè liǎng àn jì ér jǐn bēn téng fēn hé wǔ zhèn zhī shì, bìng yǒu chéng qí nòng qí biāo qiāng wǔ dāo yú shuǐ miàn zhě, rú lǚ píng dì.
每歲京尹出浙江亭教閱水軍,艨艟數百,分列兩岸;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並有乘騎弄旗標槍舞刀於水麵者,如履平地。
shū ěr huáng yān sì qǐ, rén wù lüè bù xiāng dǔ, shuǐ bào hōng zhèn, shēng rú bēng shān.
倏爾黃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轟震,聲如崩山。
yān xiāo bō jìng, zé yī gě wú jī, jǐn yǒu" dí chuán" wèi huǒ suǒ fén, suí bō ér shì.
煙消波靜,則一舸無跡,僅有“敵船”為火所焚,隨波而逝。
wú ér shàn qiú zhě shù bǎi, jiē pī fà wén shēn, shǒu chí shí fú dà cǎi qí, zhēng xiān gǔ yǒng, sù yíng ér shàng, chū mò yú jīng bō wàn rèn zhōng, téng shēn bǎi biàn, ér qí wěi lüè bù zhān shī, yǐ cǐ kuā néng.
吳兒善泅者數百,皆披發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爭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沒於鯨波萬仞中,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以此誇能。
jiāng gān shàng xià shí yú lǐ jiān, zhū cuì luó qǐ yì mù, chē mǎ sāi tú, yǐn shí bǎi wù jiē bèi qióng cháng shí, ér jiù lìn kàn mù, suī xí dì bù róng jiān yě.
江幹上下十餘裏間,珠翠羅綺溢目,車馬塞途,飲食百物皆倍穹常時,而僦賃看幕,雖席地不容間也。
nbsp
 

網友評論

* 《觀潮》觀潮周密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专题为您介绍:《觀潮》 周密宋代周密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盛。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楊誠齋詩雲“海湧銀為郭,江橫玉係腰” 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觀潮》觀潮周密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原文,《觀潮》觀潮周密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翻译,《觀潮》觀潮周密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赏析,《觀潮》觀潮周密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阅读答案,出自《觀潮》觀潮周密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就爱诗词网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dd110.com/chengyu/218d39942542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