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 杜牧

唐代   杜牧 六朝文物草連空,题宣题宣天淡雲閑今古同。州开州开
鳥去鳥來山色裏,元寺元寺原文意人歌人哭水聲中。水阁水阁赏析
深秋簾幕千家雨,阁下阁下落日樓台一笛風。宛溪宛溪
惆悵無日見範蠡,夹溪居人夹溪居人參差煙樹五湖東。杜牧
(無日 一作:無因)
分類: 寫景懷古

作者簡介(杜牧)

杜牧頭像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翻译字牧之,和诗號樊川居士,题宣题宣漢族,州开州开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元寺元寺原文意唐代詩人。水阁水阁赏析杜牧人稱“小杜”,阁下阁下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翻譯及注釋

翻譯
六朝的繁華已成陳跡,放眼望去,隻見草色連空,那天淡雲閑的景象,倒是自古至今,未發生什麽變化。敬亭山象一麵巨大的翠色屏風,展開在宣城的近旁,飛鳥來去出沒都在山色的掩映之中。宛溪兩岸,百姓臨河夾居,人歌人哭,摻合著水聲,隨著歲月一起流逝。深秋時節的密雨,象給上千戶人家掛上了層層的雨簾;落日時分,夕陽掩映著的樓台,在晚風中送出悠揚的笛聲。心頭浮動著對範蠡的懷念,無由相會,隻見五湖方向,一片參差煙樹而已。

注釋
⑴此詩作於文宗開成(836-840)年間,當時杜牧任宣州(今安徽宣城)團練判官。城東有宛溪,城東北有敬亭山。城中開元寺,原名永樂寺,東晉時建。
⑵人歌人哭:指人生之喜慶吊喪,即生死過程。《禮記·檀弓》:“晉獻文子成室,張老曰:'美哉輪焉!美哉奐焉!歌於斯,哭於斯,聚國族於斯。”
⑶範蠡:春秋時輔佐越王勾踐打敗吳王夫差,功成之後,為了避免越王的猜忌,乘扁舟歸隱五湖。《吳越春秋》:“範蠡乘扁舟,出三江,入五湖,人莫知其所適。”
⑷五湖:舊說太湖有五湖。

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翻譯及注釋二

翻譯
六朝的丈物荒皮雜草叢生,天高雲淡千般景物古今同。
蒼山蘋柏間百鳥飛來飛去,世世代代生活水鄉山寨中。
簾幕外千家承受連綿秋丙,日落西山傳來悠揚的笛聲。
內心裏悵惘無緣見到範眾,隻好掠過樹木凝望太湖東。

注釋
⑴宣州:唐代州名,在今安傲省宣城縣一帶。開元寺:建於東晉,初名永安寺,唐開元二十六年(738)改名開元寺。水閣:開元寺中臨宛溪而建的樓閣。宛溪:又叫東溪,在宣州城東。夾溪居人:夾宛溪兩岸居住著許多人家。
⑵六朝:指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朝代。文物:指禮樂典章。
⑶淡:恬靜。閑:悠閑。
⑷人歌人哭:語出《禮記,檀弓下》:“歌於斯,哭於斯,聚國族於斯,”意思是祭祀時可以在室內奏樂,居喪時可以在這裏痛哭,也可以在這裏宴聚國賓及會聚宗族。詩中借指宛溪兩岸的人世世代代居住在這裏。
⑸笛風:笛聲隨風飄動。
⑹範蠡:春秋末政治家,字少伯,楚國宛(今河南省南陽縣)人,越國大夫,輔佐越王勾踐滅吳,事成後遊於齊國,改名鴟夷皮子。到陶(今山東定陶西北),又改名陶朱公,以經商致富。《吳越春秋》中說他“乃乘扁舟,出三江,入五湖,人莫知其所適。”
⑺參差:高低不齊的樣子。五湖:指太湖及其相屬的滆湖、洮湖、射湖、貴湖等四個小湖的合稱,因而它可以用作太湖的別稱。其他在宣州城之東,屬江蘇省。這裏指太湖。

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鑒賞

  詩一開始寫登臨覽景,勾起古今聯想,造成一種籠罩全篇的氣氛:六朝的繁華已成陳跡,放眼望去,隻見草色連空,那天淡雲閑的景象,倒是自古至今,未發生什麽變化。這種感慨固然由登臨引起,但聯係詩人的經曆看,還有更深刻的內在因素。詩人此次來宣州已經是第二回了。八年前,沈傳師任宣歙觀察使(治宣州)的時候,他曾在沈的幕下供職。這兩次的變化,如他自己所說:“我初到此未三十,頭腦釤利筋骨輕。”“重遊鬢白事皆改,唯見東流春水平。”(《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歸宣州因題贈》)這自然要加深他那種人世變易之感。這種心情滲透在三、四兩句的景色描寫中:敬亭山象一麵巨大的翠色屏風,展開在宣城的近旁,飛鳥來去出沒都在山色的掩映之中。宛溪兩岸,百姓臨河夾居,人歌人哭,摻合著水聲,隨著歲月一起流逝。這兩句似乎是寫眼前景象,寫“今”,但同時又和“古”相溝通。飛鳥在山色裏出沒,固然是向來如此,而人歌人哭,也並非某一片刻的景象。“歌哭”言喜慶喪吊,代表了人由生到死的過程。“人歌人哭水聲中”,宛溪兩岸的人們就是這樣世世代代聚居在水邊。這些都不是詩人一時所見,而是平時積下的印象,在登覽時被觸發了。

  接下去兩句,展現了時間上並不連續卻又每每使人難忘的景象:一是深秋時節的密雨,像給上千戶人家掛上了層層的雨簾;一是落日時分,夕陽掩映著的樓台,在晚風中送出悠揚的笛聲。兩種景象:一陰一晴;一朦朧,一明麗。在現實中是難以同時出現的。但當詩人麵對著開元寺水閣下這片天地時,這種雖非同時,然而卻是屬於同一地方獲得的印象,匯集複合起來了,從而融合成一個對宣城、對宛溪的綜合而長久性的印象。這片天地,在時間的長河裏,就是長期保持著這副麵貌吧。這樣,與“六朝文物草連空”相映照,那種文物不見、風景依舊的感慨,自然就愈來愈強烈了。客觀世界是持久的,歌哭相迭的一代代人生卻是有限的。這使詩人沉吟和低回不已,於是,詩人的心頭浮動著對範蠡的懷念,無由相會,隻見五湖方向,一片參差煙樹而已。五湖指太湖及與其相屬的四個小湖,因而也可視作太湖的別名。從方位上看,它們是在宣城之東。春秋時範蠡曾輔助越王勾踐打敗吳王夫差,功成之後,為了避免越王的猜忌,乘扁舟歸隱於五湖。他徜徉在大自然的山水中,為後人所豔羨。詩中把宣城風物,描繪得很美,很值得流連,而又慨歎六朝文物已成過眼雲煙,大有無法讓人生永駐的感慨。這樣,遊於五湖享受著山水風物之美的範蠡,自然就成了詩人懷戀的對象了。

  詩人的情緒並不高,但把客觀風物寫得很美,並在其中織入“鳥去鳥來山色裏”、“落日樓台一笛風”這樣一些明麗的景象,詩的節奏和語調輕快流走,給人爽利的感覺。明朗、健爽的因素與低回惆悵交互作用,在這首詩裏體現出了杜牧詩歌的所謂拗峭的特色。

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創作背景

  這首詩當寫於開成三年(838),當時杜牧任宣州團練判官。這首詩是他遊開元寺,登水閣時的所見所聞及觸景所發而作的。

《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杜牧 拚音讀音參考

tí xuān zhōu kāi yuán sì shuǐ gé gé xià wǎn xī jiā xī jū rén
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

liù cháo wén wù cǎo lián kōng, tiān dàn yún xián jīn gǔ tóng.
六朝文物草連空,天淡雲閑今古同。
niǎo qù niǎo lái shān sè lǐ, rén gē rén kū shuǐ shēng zhōng.
鳥去鳥來山色裏,人歌人哭水聲中。
shēn qiū lián mù qiān jiā yǔ, luò rì lóu tái yī dí fēng.
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台一笛風。
chóu chàng wú rì jiàn fàn lǐ, cēn cī yān shù wǔ hú dōng.
惆悵無日見範蠡,參差煙樹五湖東。
wú rì yī zuò: wú yīn
(無日 一作:無因)

網友評論

* 《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杜牧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专题为您介绍:《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 杜牧唐代杜牧六朝文物草連空,天淡雲閑今古同。鳥去鳥來山色裏,人歌人哭水聲中。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台一笛風。惆悵無日見範蠡,參差煙樹五湖東。(無日 一作:無因)分 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杜牧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原文,《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杜牧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翻译,《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杜牧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赏析,《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杜牧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阅读答案,出自《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杜牧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就爱诗词网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dd110.com/chengyu/213d39942896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