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子喻山水》 先秦諸子

先秦   先秦諸子 子曰:“譬如為山,诸喻诸喻诸原未成一簣,山水山水诗意止,先秦析和吾止也;譬如平地,文翻雖覆一簣,译赏進,诸喻诸喻诸原吾往也。山水山水诗意
《論語·子罕》上不天則下不遍覆,先秦析和心不地則物不必載。文翻
太山不立好惡,译赏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小助,诸喻诸喻诸原故能成其富。山水山水诗意
故大人寄形於天地而萬物備,先秦析和曆心於山海而國家富。文翻
上無忿怒之毒,译赏下無伏怨之患,上下交樸,以道為舍。
故長利積,大功立,名成於前,德垂於後,治之至也。
《韓非子·大體》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厭人,故能成其眾;士不厭學,故能成其聖。
《管子·形勢解》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 《論語·雍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 《論語·子罕》徐子曰:“仲尼亟稱於水,曰:‘水哉,水哉!’何取於水也?”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四海。
有本者如是,是之取爾。
苟為無本,七、八月之間雨集,溝澮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
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
”《孟子·離婁下》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
觀水有術,必觀其瀾。
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誌於道也,不成章不達。
”《孟子·盡心上》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老子》第八章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
《老子》第66章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第78章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製流),兵因敵 而製勝。
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孫子·虛實篇》 分類: 山水哲學

諸子喻山水文言現象

通假字
1.心不地則物不載“必”同“畢”,盡。
2.者樂水“知”同“智”,智慧。
3.源泉混混“混混”同“滾滾”。
4.是之取“爾”同“耳”,罷了。
5.善治“正”同“政”,為政。
6.明主不人“厭”同“饜”,滿足

古今異義
1.成一簣古義:差,今義:未來。
2.覆一簣古義:即使,今義:雖然。
3.太山不立好惡古義:沒有,今義:不樹立。
4.江海不擇小助古義:不拒絕,今義:不選擇、小資助。
5.故大人寄形於天地而萬物備古義:君主、氣魄,今義:年長的人、寄托形體。
6.曆於山海而國家富古義:心胸,今義:經曆、內心。
7.無伏怨之患古義:臣民,今義:下麵。
8.上下交古義:都返璞歸真,今義:交往、樸素。
9.以道為古義:歸宿,今義:舍棄。
10.海不水古義:拒絕,今義:辭別。
11.明主不人古義:通“饜”滿足,今義:討厭。
12.何於水也古義:得到,今義:錄取。
13.盈而後進古義:坎、再往前流,今義:科學、後來進步。
14.乎四海古義:到達,今義:開放。
15.為無本古義:假如,今義:苟且。
16.故聞過情古義:名聲;今義:聲音。
17.故聲聞過古義:實際;今義:感情。
18.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古義:遊學,今義:遊玩。
19.容光必照焉古義:小縫隙,今義:容納、光明。
20.不盈科不行古義:不向前流,今義:沒有能力。
21.不成章不達古義:達到階段,今義:寫成文章。
22.水善萬物而不爭古義:幫助,今義:鋒利。
23.故於道古義:接近,今義:幾乎。
24.善仁古義:交友,今義:和。
25.夫不爭古義:正,今義:唯獨。
26.故無古義:過失,今義:尤其。
27.以其無以之古義:代替、替換,今義:容易。
28.水地而製流古義:根據,今義:因為。
29.故兵無勢古義:固定的,今義:經常。

一詞多義
1.於
仲尼亟稱於水(對)
何取於水也(從)
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在)
故幾於道(與)
天下莫柔弱於水(比)
2.而
盈科而後進(表承接,就)
可立而待也(表修飾,著)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表轉折,卻)
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表轉折,然而)
3.之
君子恥之(指代“名不副實的情況”)
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的)
流水之為物也(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是之取爾(賓語前置的標誌)
4.為
苟為無本(是)
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遊聖人之門難為言(被)
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成為)
譬如為山(堆積)
5.善
上善若水(好的行為典範)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善於)
6.動
知者動(活潑)
動善時(行動)
7.下
以其善下之(處……下遊)
水之形避高而趨下(低處)
8.厭
明主不厭人(同“饜”滿足)
士不厭學(厭倦)
9.樂
知者樂水(愛好)讀“yào”
知者樂(快樂)讀“lè”
10.舍
以道為舍(歸宿)
不舍晝夜(停留,止息)

詞類活用
(一)名詞活用作動詞:
1.知者(感到快樂)
2.仁者(長壽)
3.動善(把握時機)
4.江海所以能為百穀者(成王)
5.以其善之(處……下遊)
6.君子之於道也(有誌)
7.居善(安於卑下)
(二)名詞活用作狀語:
1.不舍晝夜(從早到晚)
2.七、八月之間雨集(在七八月)
(三)意動用法:
1.君子之(以……為恥)
2.孔子登東山而魯(以……變小)
(四)動詞活用作名詞:
1.故聲過情(wèn名聲)
2.善時(行動)
(五)形容詞活用作動詞:
1.科而後進(注滿)
2.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善於幫助)
(六)形容詞活用作名詞:
1.日月有(光輝)
3.上若水(好的行為典範)
4.水之形避而趨下(高處)
5.兵之形避實而擊(弱點)
6.故能成其(聖人的境界)
7.太山不立好(好惡之心)

文言句式
(一)判斷句:
1.名成於前,德垂於後,治之至也。
名望樹立在生前,恩德流傳在後世,(這)是國家大治的最高境界。
2.苟為無本。
假如是(在)沒有源頭(的情況下)。
(二)被動句:
1.溝澮皆盈。
大大小小的溝都被注滿。
2.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遊聖人之門者難為言
所以,觀看過大海的人,(便)難以被(其它)水所(吸引了),在聖人的門下(學習)就難以被(其他)的議論所(吸引)
3.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太陽月亮有光輝的形象,(就連)小縫隙(也)一定被它們照射到。
(三)省略句:
1.不舍晝夜。(省略主語)
(它)從早到晚(永)不停留止息。
2.水因地而製流,兵因敵而製勝。(省略介賓)
水根據地形(的高低)製約(其)流向,打仗根據敵人(變化)取得勝利
3.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省略定語)
所以(人的)名聲超出了(它的)實際,君子(必會)以此為恥。
4.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省略狀語)
水,善於利導萬物卻不(與萬物)爭奪。
5.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省略介詞)
停留(在)眾人所不喜歡的地方(並堅守理想),所以,(就)與道義(更)接近。
(四)狀語後置:
1.仲尼亟稱於水。(於水稱)
孔子屢次對水(加以)稱讚。
2.何取於水也?(於水取)
(那麽我們到底)從水中得到什麽(啟示)呢?
3.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於聖人之門遊)
在聖人的門下學習過的人,(便)難以被(其它)言論所(吸引了)。
4.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於道幾)
停留(在)眾人所不喜歡的地方(並堅守理想),所以,(就)與道義(更)
接近。
5.天下莫柔弱於水。(於水柔弱)
世間沒有比水(更)柔弱的東西。
6.寄形於天地而萬物備
7.曆心於山海而國家富
(五)賓語前置:
1.上不天則下不遍覆。(不遍覆下)
上麵(如果)不是(有遼闊的)天,那麽就不能覆蓋整個大地。
2.有本者如是,是之取爾。(取是爾,“之”作標誌)
有本源的(便)像這樣,取這一點罷了。
3.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莫能勝之)
然而攻擊堅強的力量沒有什麽能勝過它的。
4.其涸也,可立而待也。(賓語前置)
它們的幹涸,可以站著等待。
5.何取於水也?
從水中得到什麽呢?
(六)定語後置:
源泉混混。(混混源泉)
滾滾的源頭活水。
(七)固定句式:
1.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
江海能成為百川(所匯注的地方且)成王的原因。
2.以其無以易之。
因為沒有什麽(能)代替它。

諸子喻山水翻譯及注釋

翻譯

  麵如果不是有遼闊的天,就不能覆蓋整個世界;心胸如果沒有大地那樣寬廣,就不能負載萬物。泰山對土石沒有好惡之心(都能包容),所以能夠形成它的高大;江海對細流不加選擇,所以能夠形成它的浩瀚。所以君主的氣魄要像天地那樣宏大使萬物齊備,心胸要像山海那樣寬廣使國家富強。君主沒有因忿怒而對臣民的殘害,臣民沒有因積怨造成對君主的禍患,君主和臣下都返璞歸真,以道為歸宿。所以長遠的利益積聚了,巨大的功業建立了,名望樹立於生前,恩德流傳於後世,是治理國家的最高境界。

  大海不拒絕各種各樣的水,所以才能成就它的博大;大山不拒絕形形色色的土石,所以才能成就它的高聳;開明的君主不滿足於手下的人才,所以能成就他手下眾多人才;學者不滿足於學習,所以他能達到聖人的境界。

  孔子說:“聰明的人愛好水,有仁心的人愛好山;聰明的人好動,有仁心的人喜靜;聰明的人快樂,有仁心的人長壽。”

  孔子站在河邊說:“消逝的時光像這河水,從早到晚不停止 。”

  徐子問:“孔子屢次稱讚水,說‘水啊!水啊!’,從水中得到什麽呢?”

  孟子說:“有本源的水滾滾而來,從早到晚不停止,注滿窪地再往前流,到達了大海。有本源的便像這樣,取這一點罷了。如果沒有本源,就像五六月時的雨水,一時也能注滿溝渠;但是它幹涸的時間很短暫。所以做學問若是名過其實,真正的君子都認為是可恥的事。”

  孟子說:“孔子登上了東山,覺得魯國變小了,登上了泰山,覺得天下變小了,所以看過大海的人,就難以被別的水吸引了,在聖人門下學習的人,就難以被別的言論吸引了。觀賞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觀賞它的波瀾。日月都有光,細小的縫隙必定都照到。流水這東西,不流滿窪坑就不再向前流;君子有誌於道,不到相當程度就不可能通達。”

  最高的善像水。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它停留在眾人所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水性接近於道理。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樣安於卑下,善於保持沉靜,存心要像水一樣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樣相親,善於講究仁義,說話要像水一樣,善於遵守信用,為政要像水那樣有條有理,辦事要像水那樣無所不能,行為要像水那樣待機而動。正因為與萬物無爭,所以才沒有過失。

  江海能夠成河流匯聚的地方的原因,是因為他善於處在下遊的位置上,所以成為百川匯集的地方。

  全天下再沒有什麽東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擊堅強的力量沒有能勝過它。這是因為水柔弱得沒有什麽能代替它。弱勝過強,柔勝過剛,全天下沒有人不知道,但是沒有人能實行。

  作戰的方式有點像水,水運動的規律是避開高處向下奔流,作戰的規律是避開敵人堅實的地方而攻擊敵人的弱點,水因地形而製約它奔流的方向,作戰則根據敵情而決定取勝的方針。所以作戰沒有固定的方式,就像水沒有固定的形態一樣。能根據敵情變化而取勝的,就叫做用兵如神。

注釋
1.為山:用土堆山。
2.未成一簣(kuì):隻差一筐土便能堆成。簣,裝土用的竹筐。
3.吾止也:我自己停止的。
4.平地:用土填平窪地。
5.覆一簣:(才)倒下一筐土。
6.進:前進。指繼續堆土。
7.往:前進。
8.上不天則下不遍覆,心不地則物不必載:上麵如果不是有遼闊的天,就不能覆蓋整個世界;心胸如果沒有大地那樣寬廣,就不能包容萬物。遍覆,全部覆蓋。必,通“畢”,盡,完全。
9.太山不立好惡,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小助,故能成其富:泰山對土石沒有好惡之心(都能容納),所以能夠形成它的高大;江海對細流不加選擇,所以能夠形成它的浩瀚。太山,即泰山。
10.大人:指君主。
11.寄形於天地:指氣魄像天地那樣宏大。形,形體。
12.曆心於山海:指心胸像山海那樣寬廣。曆心,盡心。
13.上無忿怒之毒,下無伏怨之患:君主沒有因忿怒而對臣民的殘害,臣民沒有因積怨造成對君主的禍患。毒,殘害。伏,潛伏。
14.上下交樸,以道為舍:君主和臣下都返璞歸真,以道為歸宿。交,同。樸,純樸。舍,房舍,引申為歸宿。
15.長利積:長遠的利益積累了。
16.名成於前,德垂於後:名望樹立於生前,恩德流傳於後世。
17.治之至:國家大治的最高境界。
18.辭:推辭,拒絕。
19.厭:滿足。
20.成其聖:達到聖人的境界。
21.知:通“智”。
22.樂(yào):愛好。
23.樂:快樂。
24.壽:長壽。
25.川上:河邊。
26.逝者:指流逝的時光。
27.斯:這,指河水。
28.舍:停留,止息。
29.徐子:名辟,孟子弟子。
30.亟(qì):屢次,一再。
31.混混:同“滾滾”。
32.盈科而後進:注滿窪地再往前流。盈,滿(使動,使......滿)。科,坎,坑。
33.放:到達。
34.有本者如是:有本源的便像這樣。
35.是之取爾:“取是爾”的倒裝句,取這一點罷了。爾,用同“耳”。
36.七、八月:周曆七、八月,相當於夏曆五、六月,正是多雨季節。
37.澮(huì):大溝。
38.涸(hé):幹涸。
39.立而待:形容時間很短。
40.聲聞(wèn):名聲。
41.情:實際。
42.東山:即蒙山,在今山東蒙陰縣南。
43.小:以……為小。
44.難為水:(別的)水難以吸引他了。
45.難為言:(別的)議論難以吸引他了。
46.術:方法。
47.明:光輝。
48.容光:小縫隙。
49.成章:事物達到一定階段。章的本義是樂曲奏完一遍。
50.利:幫助。
51.處眾人之所惡(wù):停留在眾人所不喜歡的地方。
52.幾:接近。
53.居善地:居住要(像水那樣)安於卑下。
54.心善淵:存心要(像水那樣)深沉。
55.與善仁:交友要(像水那樣)相親。
56.言善信:言語要(像水那樣)誠信。
57.正善治:為政要(像水那樣)有條有理。正,通“政”。
58.事善能:辦事要(像水那樣)無所不能。
59.動善時:行動要(像水那樣)把握時機。
60.尤:過失。
61.百穀王:百川所匯集的地方。
62.下之:處在它們的下遊。
63.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攻擊堅強的力量沒有能勝過它的。
64.兵形:即作戰方式。
65.製流:控製流向。
66.製勝:取得勝利。
67.常:固定的。
68.因:根據。
69.上善若水:最善良的人像水。

諸子喻山水啟示

  第一則(譬如為山) 事情成敗關鍵不在力量大小而在意誌是否堅定,是否持之以恒 ,喻立誌

  第二則(上不天則下不遍覆) 君主要有宏大的氣魄,寬大的胸襟,才能治理好國家 ,喻治世

  第三則(海不辭水) 治國治學要有兼容並包的宏大氣勢,喻為學治世

  第四則 (子曰)仁者穩重寬容,智者善動敏銳

  第五則(子在川上曰) 時光易逝,一去不返,要不斷進取 ,喻惜時

  第六則(徐子曰) 要務實求學,循序漸進,名副其實

  第七則(孟子曰) 為人立誌高遠,治學講求方法,循序漸進,逐步通達

  第八則(上善若水)由水德引申出上善之人的七種美德。

  第九則(江海所以能……)海納百川,為人謙遜,處下不爭。

  第十則 (天下莫柔弱於水) 以水為喻,闡明為政"貴柔"的思想,柔能勝強、克剛。

  第十一則 夫兵形象水) 要實行靈動的戰略戰術 ,喻用兵方法。

諸子喻山水課文理解

  論語·子罕

  以“為山”為喻,從正反兩個方麵,說明事情的成敗在於人的作為。做事中道而止,則前功盡棄,努力進取,終將獲得成功。關鍵不在於力量大小,而在於意誌是否堅定,是否持之以恒。

  韓非子·大體

  以“太山不立好惡,故能成其高”為喻,揭示道理;君王要有宏大的氣魄,寬廣的心胸,才能使民富國強,才能建立功業且德澤後世,才能達到國家大治。

  管子·形勢解

  以“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為喻,說明治國治學上也應有兼容並包的宏大氣度,這樣,明主才能聚集更多的百姓,才能達到聖人的境界。

  論語·雍也

  聰明人通達事理,反應敏捷而思維活躍,性格活潑好玩如流水,用水來喻智者,認為智者天性容易親近水並以水為樂。

  仁厚的人安於義理,仁慈寬厚而不易衝動,性情好靜,像山般沉穩,用山來喻仁者,認為仁者天性自然親近山,並因恬靜自安而得以長壽。

  論語·子罕

  以河水為喻,發出對時光易逝,一去不返,往事難再的慨歎;同時勉勵人們珍惜時間,效法流水不舍晝夜,不斷前進,不斷進取的精神,努力進取修業。

  孟子·離婁下

  用水喻人品學識,強調務本求實,反對一個人的名譽聲望與實際不符,要求人們像水一樣,有永不枯竭的生命活力,不斷進取,循序漸進,自強不息。

  孟子·盡心上

  以“登山”“觀海”喻“遊於聖人之門”,表達為人,治學立誌要高遠,胸襟要開闊,然後以“觀水有術”推進一層,說明治學基礎要紮實,要循序漸進,逐步通達。

  老子(共三則)

  1.把水視為“道”之化身,歌頌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默默奉獻的精神。

  2.從江海善於處下,“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成為百川之王的角度,申述“謙下不爭”的主張。

  3.從水性“柔弱”與“威猛”並存的角度,揭示水性的兩重性,並從“弱之勝強,柔之勝剛”的角度,表達老聃為政“貴柔”的主張。

  孫子·虛實篇

  從水形喻兵形,強調用兵“變”的原則,順應敵人的變化而變化,實行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

《諸子喻山水》先秦諸子 拚音讀音參考

zhū zǐ yù shān shuǐ
諸子喻山水

zǐ yuē:" pì rú wèi shān, wèi chéng yī kuì, zhǐ, wú zhǐ yě pì rú píng dì, suī fù yī kuì, jìn, wú wǎng yě.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lún yǔ zi hǎn shàng bù tiān zé xià bù biàn fù, xīn bù dì zé wù bù bì zài.
《論語·子罕》上不天則下不遍覆,心不地則物不必載。
tài shān bù lì hào wù, gù néng chéng qí gāo jiāng hǎi bù zé xiǎo zhù, gù néng chéng qí fù.
太山不立好惡,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小助,故能成其富。
gù dà rén jì xíng yú tiān dì ér wàn wù bèi, lì xīn yú shān hǎi ér guó jiā fù.
故大人寄形於天地而萬物備,曆心於山海而國家富。
shàng wú fèn nù zhī dú, xià wú fú yuàn zhī huàn, shàng xià jiāo pǔ, yǐ dào wèi shě.
上無忿怒之毒,下無伏怨之患,上下交樸,以道為舍。
gù cháng lì jī, dà gōng lì, míng chéng yú qián, dé chuí yú hòu, zhì zhī zhì yě.
故長利積,大功立,名成於前,德垂於後,治之至也。
hán fēi zǐ dà tǐ hǎi bù cí shuǐ, gù néng chéng qí dà shān bù cí tǔ shí, gù néng chéng qí gāo míng zhǔ bù yàn rén, gù néng chéng qí zhòng shì bù yàn xué, gù néng chéng qí shèng.
《韓非子·大體》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厭人,故能成其眾;士不厭學,故能成其聖。
guǎn zǐ xíng shì jiě zǐ yuē:" zhī zhě lè shuǐ, rén zhě lè shān zhī zhě dòng, rén zhě jìng zhī zhě lè, rén zhě shòu.
《管子·形勢解》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 lún yǔ yōng yě zi zài chuān shàng yuē:" shì zhě rú sī fū, bù shě zhòu yè.
” 《論語·雍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 lún yǔ zi hǎn xú zǐ yuē:" zhòng ní jí chēng yú shuǐ, yuē:' shuǐ zāi, shuǐ zāi!' hé qǔ yú shuǐ yě?" mèng zǐ yuē:" yuán quán hùn hùn, bù shě zhòu yè, yíng kē ér hòu jìn, fàng hū sì hǎi.
” 《論語·子罕》徐子曰:“仲尼亟稱於水,曰:‘水哉,水哉!’何取於水也?”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四海。
yǒu běn zhě rú shì, shì zhī qǔ ěr.
有本者如是,是之取爾。
gǒu wèi wú běn, qī bā yuè zhī jiān yǔ jí, gōu huì jiē yíng, qí hé yě, kě lì ér dài yě.
苟為無本,七、八月之間雨集,溝澮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
gù shēng wén guò qíng, jūn zǐ chǐ zhī.
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
" mèng zǐ lí lóu xià mèng zǐ yuē:" kǒng zǐ dēng dōng shān ér xiǎo lǔ, dēng tài shān ér xiǎo tiān xià.
”《孟子·離婁下》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gù guān yú hǎi zhě nán wéi shuǐ, yóu yú shèng rén zhī mén zhě nán wéi yán.
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
guān shuǐ yǒu shù, bì guān qí lán.
觀水有術,必觀其瀾。
rì yuè yǒu míng, róng guāng bì zhào yān.
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liú shuǐ zhī wèi wù yě, bù yíng kē bù xíng jūn zǐ zhī zhì yú dào yě, bù chéng zhāng bù dá.
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誌於道也,不成章不達。
" mèng zǐ jìn xīn shàng shàng shàn ruò shuǐ.
”《孟子·盡心上》上善若水。
shuǐ shàn lì wàn wù ér bù zhēng.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chù zhòng rén zhī suǒ è, gù jǐ yú dào.
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jū shàn dì, xīn shàn yuān, yǔ shàn rén, yán shàn xìn, zhèng shàn zhì, shì shàn néng, dòng shàn shí.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fū wéi bù zhēng, gù wú yóu.
夫唯不爭,故無尤。
lǎo zi dì bā zhāng jiāng hǎi suǒ yǐ néng wéi bǎi gǔ wáng zhě, yǐ qí shàn xià zhī, gù néng wéi bǎi gǔ wáng.
《老子》第八章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
lǎo zi dì 66 zhāng tiān xià mò róu ruò yú shuǐ, ér gōng jiān qiáng zhě mò zhī néng shèng, yǐ qí wú yǐ yì zhī.
《老子》第66章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ruò zhī shèng qiáng, róu zhī shèng gāng, tiān xià mò bù zhī, mò néng xíng.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lǎo zi dì 78 zhāng fū bīng xíng xiàng shuǐ, shuǐ zhī xíng bì gāo ér qū xià, bīng zhī xíng bì shí ér jī xū shuǐ yīn dì ér zhì liú, bīng yīn dí ér zhì shèng.
《老子》第78章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製流),兵因敵 而製勝。
gù bīng wú cháng shì, shuǐ wú cháng xíng.
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néng yīn dí biàn huà ér qǔ shèng zhě, wèi zhī shén.
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sūn zi xū shí piān
《孫子·虛實篇》

網友評論

* 《諸子喻山水》諸子喻山水先秦諸子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专题为您介绍:《諸子喻山水》 先秦諸子先秦先秦諸子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論語·子罕》上不天則下不遍覆,心不地則物不必載。太山不立好惡,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小助,故 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諸子喻山水》諸子喻山水先秦諸子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原文,《諸子喻山水》諸子喻山水先秦諸子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翻译,《諸子喻山水》諸子喻山水先秦諸子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赏析,《諸子喻山水》諸子喻山水先秦諸子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阅读答案,出自《諸子喻山水》諸子喻山水先秦諸子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就爱诗词网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dd110.com/chengyu/170a39947856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