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 蘇軾

宋代   蘇軾 夜飲東坡醒複醉,临江临江歸來仿佛三更。仙苏析和仙夜
家童鼻息已雷鳴。轼原诗意苏轼
敲門都不應,文翻倚杖聽江聲。译赏饮东
長恨此身非我有,坡醒何時忘卻營營。复醉
夜闌風靜縠紋平。临江临江
小舟從此逝,仙苏析和仙夜江海寄餘生。轼原诗意苏轼
分類: 宋詞三百首飲酒抒懷曠達 臨江仙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頭像

蘇軾(1037-1101),文翻北宋文學家、译赏饮东書畫家、坡醒美食家。复醉字子瞻,临江临江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臨江仙·夜飲東坡醒複醉翻譯及注釋

翻譯
  夜深宴飲在東坡的寓室裏醒了又醉,回來的時候仿佛已經三更。這時家裏的童仆早已睡熟鼾聲如雷鳴。輕輕地敲了敲門,裏麵全不回應,隻好獨自倚著藜杖傾聽江水奔流的吼聲。
  經常憤恨這個軀體不屬於我自己,什麽時候能忘卻為功名利祿而奔競鑽營!趁著這夜深、風靜、江波坦平,駕起小船從此消逝,泛遊江河湖海寄托餘生。

注釋
東坡:在湖北黃岡縣東。蘇軾謫貶黃州時,友人馬正卿助其墾辟的遊息之所,築雪堂五間。
聽江聲:蘇軾寓居臨皋,在湖北黃 縣南長江邊,故能聽長江濤聲。
營營:周旋、忙碌,內心躁急之狀,形容為利祿竟逐鑽營。
夜闌:夜盡。
縠紋:比喻水波細紋。縠,縐紗。

臨江仙·夜飲東坡醒複醉英譯

Riverside Daffodils
Su Shi

Drinking at Eastern Slope by night,
I sober, then get drunk again.
When I come back, it's near midnight,
I hear the thunder of my houseboy's snore;
I knock but no one answers the door.
What can I do but, leaning on my cane,
Listen to the river's refrain?

I long regret I am not master of my own.
When can I ignore the hums of up and down?
In the still night the soft winds quiver
On ripples of the river.
From now on I would vanish with my little boat;
For the rest of my life on the sea I would float.

臨江仙·夜飲東坡醒複醉賞析

上片賞析
  這首詞作於神宗元豐五年,即東坡黃州之貶的第三年。全詞風格清曠而飄逸,寫作者深秋之夜在東坡雪堂開懷暢飲,醉後返歸臨皋住所的情景,表現了詞人退避社會、厭棄世間的人生理想、生活態度和要求徹底解脫的出世意念,展現了作者曠達而又傷感的心境。

  上片首句“夜飲東坡醒複醉”,一開始就點明了夜飲的地點和醉酒的程度。醉而複醒,醒而複醉,當他回臨皋寓所時,自然很晚了。“歸來仿佛三更”,“仿佛” 二字,傳神地畫出了詞人醉眼朦朧的情態。這開頭兩句,先一個“醒複醉”,再一個“仿佛”,就把他縱飲的豪興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了。

  接著,下麵三句,寫詞人已到寓所、在家門口停留下來的情景:“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走筆至此,一個風神瀟灑的人物形象,一位襟懷曠達、遺世獨立的“幽人”躍然紙上,呼之欲出。其間浸潤的,是一種達觀的人生態度,一種超曠的精神世界,一種獨特的個性和真情。

  上片以動襯靜,以有聲襯無聲,通過寫家僮鼻息如雷和作者諦聽江聲,襯托出夜靜人寂的境界,從而烘托出曆盡宦海浮沉的詞人心事之浩茫和心情之孤寂,使人遐思聯翩,從而為下片當中作者的人生反思作好了鋪墊。

下片賞析
  下片一開始,詞人便慨然長歎道:“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這奇峰突起的深沉喟歎,既直抒胸臆又充滿哲理意味,是全詞樞紐。

  以上兩句精粹議論,化用莊子“汝身非汝有也”、“全汝形,抱汝生,無使汝思慮營營”之言,以一種透徹了悟的哲理思辨,發出了對整個存在、宇宙、人生、社會的懷疑、厭倦、無所希冀、無所寄托的深沉喟歎。這兩句,既飽含哲理又一任情性,表達出一種無法解脫而又要求解脫的人生困惑與感傷,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詞人靜夜沉思,豁然有悟,既然自己無法掌握命運,就當全身免禍。顧盼眼前江上景致,是“夜闌風靜縠紋平”,心與景會,神與物遊,為如此靜謐美好的大自然深深陶醉了。於是,他情不自禁地產生脫離現實社會的浪漫主義的遐想,唱道:“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他要趁此良辰美景,駕一葉扁舟,隨波流逝,任意東西,他要將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在無限的大自然之中。

  “夜闌風靜彀紋平”,表麵上看來隻是一般寫景的句子,其實不是純粹寫景,而是詞人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相契合的產物。它引發出作者心靈痛苦的解脫和心靈矛盾的超越,象征著詞人追求的寧靜安謐的理想境界,接以“小舟”兩句,自是順理成章。蘇東坡政治上受到沉重打擊之後,思想幾度變化,由入世轉向出世,追求一種精神自由、合乎自然的人生理想。在他複雜的人生觀中,由於雜有某些老莊思想,因而在痛苦的逆境中形成了曠達不羈的性格。“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這餘韻深長的歇拍,表達出詞人瀟灑如仙的曠達襟懷,是他不滿世俗、向往自由的心聲。

臨江仙·夜飲東坡醒複醉創作背景

  這首詞作於蘇軾黃州之貶的第三年,即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九月。元豐三年(1080年),蘇軾因烏台詩案,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住在城南長江邊上的臨皋亭。後來,又在不遠處開墾了一片荒地,種上莊稼樹木,名之曰東坡,自號東坡居士。還在這裏築屋名雪堂。對於經受了一場嚴重政治迫害的蘇軾來說,此時是劫後餘生,內心是忿懣而痛苦的。但他沒有被痛苦壓倒,而是表現出一種超人的曠達,一種不以世事縈懷的恬淡精神。有時布衣芒屩,出入於阡陌之上,有時月夜泛舟,放浪於山水之間,他要從大自然中尋求美的享受,領略人生的哲理。這就是此詞的創作背景。

《臨江仙》蘇軾 拚音讀音參考

lín jiāng xiān
臨江仙

yè yǐn dōng pō xǐng fù zuì, guī lái fǎng fú sān gēng.
夜飲東坡醒複醉,歸來仿佛三更。
jiā tóng bí xī yǐ léi míng.
家童鼻息已雷鳴。
qiāo mén dōu bù yīng, yǐ zhàng tīng jiāng shēng.
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cháng hèn cǐ shēn fēi wǒ yǒu, hé shí wàng què yíng yíng.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yè lán fēng jìng hú wén píng.
夜闌風靜縠紋平。
xiǎo zhōu cóng cǐ shì, jiāng hǎi jì yú shēng.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網友評論

公元1080年(宋神宗元豐三年),蘇軾因烏台詩案,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住在城南長江邊上的臨皋亭。後來,又在不遠處開墾了一片荒地,種上莊稼樹木,名之曰東坡,自號東坡居士。還在這裏築屋名雪堂。對於經受了一場嚴重政治迫害的蘇軾來說,此時是劫後餘生,內心是忿懣而痛苦的。但他沒有被痛苦壓倒,而是表現出一種超人的曠達,一種不以世事縈懷的恬淡精神。有時布衣芒屩,出入於阡陌之上,有時月夜泛舟,放浪於山水之間,他要從大自然中尋求美的享受,領略人生的哲理。
這首詞作於蘇軾黃州之貶的第三年,即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豐五年)九月。

* 《臨江仙》蘇軾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臨江仙·夜飲東坡醒複醉 蘇軾)专题为您介绍:《臨江仙》 蘇軾宋代蘇軾夜飲東坡醒複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分類:宋詞三百首飲酒抒懷曠達臨江仙作 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臨江仙》蘇軾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臨江仙·夜飲東坡醒複醉 蘇軾)原文,《臨江仙》蘇軾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臨江仙·夜飲東坡醒複醉 蘇軾)翻译,《臨江仙》蘇軾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臨江仙·夜飲東坡醒複醉 蘇軾)赏析,《臨江仙》蘇軾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臨江仙·夜飲東坡醒複醉 蘇軾)阅读答案,出自《臨江仙》蘇軾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臨江仙·夜飲東坡醒複醉 蘇軾)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就爱诗词网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dd110.com/chengyu/156f39948767947.html

诗词类别

《臨江仙》蘇軾原文、翻譯、賞析和的诗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