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屋山送道士司馬承禎還天台》 李隆基

唐代   李隆基 紫府求賢士,王屋屋山文翻清溪祖逸人。山送司马送道士司诗意
江湖與城闕,道士異跡且殊倫。承祯
間有幽棲者,还天居然厭俗塵。台王天台
林泉先得性,马承芝桂欲調神。祯还
地道逾稽嶺,李隆天台接海濱。基原
音徽從此間,译赏萬古一芳春。析和
分類:

作者簡介(李隆基)

李隆基頭像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王屋屋山文翻亦稱唐明皇,山送司马送道士司诗意公元685年出生在東都洛陽(今河南洛陽),道士712年至756年在位。前期注意撥亂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賢相,勵精圖治,他的開元盛世是唐朝的極盛之世,在位後期寵愛楊貴妃,怠慢朝政,寵信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等,加上政策失誤和重用安祿山等侫臣,導致了後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為唐朝中衰埋下伏筆。756年李亨即位,尊其為太上皇。762年病逝。

《王屋山送道士司馬承禎還天台》李隆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王屋山送道士司馬承禎還天台》是唐代李隆基創作的一首詩詞。

中文譯文:
紫府求賢士,清溪祖逸人。
江湖與城闕,異跡且殊倫。
間有幽棲者,居然厭俗塵。
林泉先得性,芝桂欲調神。
地道逾稽嶺,天台接海濱。
音徽從此間,萬古一芳春。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送別道士司馬承禎回到了天台的情景。

首先,詩中提到了紫府,表示司馬承禎是一位在神秘莫測的地方尋求道士的人。接著,詩中描述了清溪,是司馬承禎的祖先居住過的地方,因此他與江湖和城闕有了不同的經曆和背景。

接下來,詩人提到了一些居住在幽靜而清淨之處的人,這些人厭倦了塵世間的喧囂和俗務,選擇遠離塵囂。他們通過親近大自然的林泉,修養自己的性情;他們希望通過以芝草和桂樹來調節自己的心靈。這種返璞歸真的心態,也表達了詩人對清淨和寧靜的向往。

詩中還描述了地道逾越稽嶺,天台接連海濱,這是指司馬承禎要回到天台,離開了王屋山。地理上的變化也象征著司馬承禎離別的意味。

最後的兩句“音徽從此間,萬古一芳春”表達了詩人對司馬承禎的祝願,希望他在天台上修行後能夠成為千古留名的人物。

整首詩詞以描寫司馬承禎的歸去和對他未來修行的祝福為主題,通過描繪山川自然和修仙之間的聯係,表達了對清淨和真實境地的向往。

* 此內容來自古詩詞愛好者,僅供參考

《王屋山送道士司馬承禎還天台》李隆基 拚音讀音參考

wáng wū shān sòng dào shì sī mǎ chéng zhēn hái tiān tāi
王屋山送道士司馬承禎還天台

zǐ fǔ qiú xián shì, qīng xī zǔ yì rén.
紫府求賢士,清溪祖逸人。
jiāng hú yǔ chéng què, yì jī qiě shū lún.
江湖與城闕,異跡且殊倫。
jiān yǒu yōu qī zhě, jū rán yàn sú chén.
間有幽棲者,居然厭俗塵。
lín quán xiān de xìng, zhī guì yù diào shén.
林泉先得性,芝桂欲調神。
dì dào yú jī lǐng, tiān tāi jiē hǎi bīn.
地道逾稽嶺,天台接海濱。
yīn huī cóng cǐ jiān, wàn gǔ yī fāng chūn.
音徽從此間,萬古一芳春。

網友評論

* 《王屋山送道士司馬承禎還天台》王屋山送道士司馬承禎還天台李隆基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专题为您介绍:《王屋山送道士司馬承禎還天台》 李隆基唐代李隆基紫府求賢士,清溪祖逸人。江湖與城闕,異跡且殊倫。間有幽棲者,居然厭俗塵。林泉先得性,芝桂欲調神。地道逾稽嶺,天台接海濱。音徽從此間,萬古一芳春。分類:作 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王屋山送道士司馬承禎還天台》王屋山送道士司馬承禎還天台李隆基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原文,《王屋山送道士司馬承禎還天台》王屋山送道士司馬承禎還天台李隆基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翻译,《王屋山送道士司馬承禎還天台》王屋山送道士司馬承禎還天台李隆基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赏析,《王屋山送道士司馬承禎還天台》王屋山送道士司馬承禎還天台李隆基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阅读答案,出自《王屋山送道士司馬承禎還天台》王屋山送道士司馬承禎還天台李隆基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就爱诗词网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dd110.com/chengyu/132b39954895518.html

诗词类别

《王屋山送道士司馬承禎還天台》王的诗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