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述懷》 李百藥

唐代   李百藥 伯喈遷塞北,途中途中亭伯之遼東。述怀述怀诗意
伊餘何為客,李百獨守雲台中。药原译赏
途遙已日暮,文翻時泰道斯窮。析和
拔心悲岸草,途中途中半死落岩桐。述怀述怀诗意
目送衡陽雁,李百情傷江上楓。药原译赏
福兮良所伏,文翻今也信難通。析和
丈夫自有誌,途中途中寧傷官不公。述怀述怀诗意
分類:

作者簡介(李百藥)

李百藥頭像

李百藥(565--648),李百字重規,定州安平(今屬河北)人,唐朝史學家、詩人。 其父李德林曾任隋內史令,預修國史,撰有《齊史》。隋文帝時百藥仕太子舍人、東宮學士。隋煬帝時仕桂州司馬職,遷建安郡丞。後歸唐,拜中書舍人、禮部侍郎、散騎常侍。人品耿直,曾直言上諫唐太宗取消諸侯,為太宗采納。曾受命修訂五禮、律令。另外,據《安平縣誌》載:李百藥及家族墓地遺址在今河北省安平縣程油子鄉寺店村南。

《途中述懷》李百藥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途中述懷》

伯喈遷塞北,
亭伯之遼東。
伊餘何為客,
獨守雲台中。

途遙已日暮,
時泰道斯窮。
拔心悲岸草,
半死落岩桐。

目送衡陽雁,
情傷江上楓。
福兮良所伏,
今也信難通。

丈夫自有誌,
寧傷官不公。

中文譯文:

伯喈遷往塞北,
亭伯前往遼東。
而我為何作客,
孤獨守在雲台中。

路途遙遠已日暮,
時光流逝到盡頭。
拔心扼腕悲戚草,
如同半死的岩桐。

目送衡陽的雁群,
情感受傷如江上的楓。
福氣啊,原本找到了安定的處所,
如今卻覺得信任難以通達。

正直的丈夫自有誌向,
寧願受傷也不怨恨官場的不公。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由李百藥創作,為一首唐代的作品。詩人通過描述自己的心境和所經曆的離別之苦,表達了對命運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悲涼感歎。

詩中描繪了伯喈遷往塞北、亭伯前往遼東的事件,與此同時,詩人卻孤獨地守在雲台中,無法與親友團聚。而在漫長的旅途中,詩人體驗了時光的流逝和境況的艱辛,感到心力交瘁,如同岸邊的草木一樣絕望。詩人捕捉到衡陽雁的身影,在河上的楓葉中感受到自己內心的傷痛。

詩詞通過對離別和漂泊的描寫,表現了詩人對命運的不解與苦楚。其中,詩人對命運的感慨和對幸福的向往,展現了對理想生活的渴望。盡管詩人深知人生道途的艱難,但他仍然堅持自己的誌向,選擇堅守正直的原則,寧願承受傷害也不願屈服於官場的不義。

整首詩以寫實的筆觸揭示了詩人支離破碎的內心世界,展現了唐代詩人對人生苦難的理解和對自身追求的堅守。通過生動的描寫和激情澎湃的語言,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讀者共鳴,引發人們對命運、自由和真理的思考。

* 此內容來自古詩詞愛好者,僅供參考

《途中述懷》李百藥 拚音讀音參考

tú zhōng shù huái
途中述懷

bó jiē qiān sài běi, tíng bó zhī liáo dōng.
伯喈遷塞北,亭伯之遼東。
yī yú hé wéi kè, dú shǒu yún tái zhōng.
伊餘何為客,獨守雲台中。
tú yáo yǐ rì mù, shí tài dào sī qióng.
途遙已日暮,時泰道斯窮。
bá xīn bēi àn cǎo, bàn sǐ luò yán tóng.
拔心悲岸草,半死落岩桐。
mù sòng héng yáng yàn, qíng shāng jiāng shàng fēng.
目送衡陽雁,情傷江上楓。
fú xī liáng suǒ fú, jīn yě xìn nán tōng.
福兮良所伏,今也信難通。
zhàng fū zì yǒu zhì, níng shāng guān bù gōng.
丈夫自有誌,寧傷官不公。

網友評論

* 《途中述懷》途中述懷李百藥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专题为您介绍:《途中述懷》 李百藥唐代李百藥伯喈遷塞北,亭伯之遼東。伊餘何為客,獨守雲台中。途遙已日暮,時泰道斯窮。拔心悲岸草,半死落岩桐。目送衡陽雁,情傷江上楓。福兮良所伏,今也信難通。丈夫自有誌,寧傷官不公。分 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途中述懷》途中述懷李百藥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原文,《途中述懷》途中述懷李百藥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翻译,《途中述懷》途中述懷李百藥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赏析,《途中述懷》途中述懷李百藥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阅读答案,出自《途中述懷》途中述懷李百藥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就爱诗词网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dd110.com/chengyu/12a39966979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