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平陽郡汾橋邊柳樹》 岑參

唐代   岑參 此地曾居住,题平今來宛似歸。阳郡原文意
可憐汾上柳,汾桥翻译相見也依依。边柳
分類: 詠物柳樹抒懷

作者簡介(岑參)

岑參頭像

岑參(約715-770年),树题赏析唐代邊塞詩人,平阳南陽人,郡汾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桥边後徙居江陵。柳树[1-2] 岑參早歲孤貧,岑参從兄就讀,和诗遍覽史籍。题平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阳郡原文意初為率府兵曹參軍。汾桥翻译後兩次從軍邊塞,边柳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曆五年(770年)卒於成都。

題平陽郡汾橋邊柳樹翻譯及注釋

翻譯
我故地重遊,宛若以前從外地回家。
汾河岸上嫋娜垂柳,似乎還識舊人,欲著人衣,依依難舍。

注釋
⑴一本詩題無“平陽郡”。平陽郡,今山西省臨汾。
⑵宛似:好象。歸:回到家裏。
⑶可憐:可愛。
⑷依依:形容柳樹對人依依惜別的情態。

題平陽郡汾橋邊柳樹賞析

  詩人重遊小時居住地,恍然多少往事湧上心頭。詩人感慨萬千,浮想聯翩,千頭萬緒,欲言還止,而詩人隻擷取河邊楊柳意象來傳情達意。

  這是一首詠物詩,所詠之物是“汾上柳”,所抒之情是重返舊地的歡快喜。柳樹本是一種沒有感情的植物,而詩中以擬人化的手法賦予柳樹以動人的情感。詩的語言很平常,如說白話,可是一個“歸”字寫出了詩人對舊居的懷戀,故地重訪,就像當年回家一樣,自然而然,信步走來,寫出對環境的熟悉和親切感。舊地的一切,都像自家人一樣樸實真切,親在骨子裏。就連汾河邊的柳樹,微風拂來,依依流連,像是對作者打招呼,親昵可愛。

  詩的後兩句比擬手法新穎、別致。特別是“也依依”三個字,不僅寫出了柳樹的嬌娜可愛,而且把柳樹對作者的不舍之情、留戀之意,生動地表達出來。而這種動人的話態,是作者重到“此地”,即題中“平陽郡”的心境的具體寫照,是“宛似歸”的形象描繪。這種物與情、情與境交織在一起的描寫。創造出完美的藝術形象,使所詠之物栩栩如生,使所抒之情曆曆可睹。而且不正麵說自己見到河邊柳樹生起依依之情,卻說柳對人依依,對麵下筆,賦予柳以人格和情感,便使詩中平添一種感情交流的溫馨之情,藝術效果高超。

  詩人擷取河邊楊柳意象來傳情達意。自古即有折楊柳送別的風俗,古詩中亦屢見不鮮,詩人能化陳出新,意巧語奇。詩中即濃縮了詩人哽咽難述的追懷,記載著詩人當初與舊鄰長亭送別、依依不舍的動人畫麵,也凝聚著詩人對故地的深厚感情。言短而意長,語淺而情深,楊柳依依之貌形象生動,俏如麗人,直有畫麵效果。

題平陽郡汾橋邊柳樹創作背景

  岑參曾於天寶五、六載(746—747)遊晉、絳,此詩當作於此時。一本題下有注“參曾居此郡八九年”,可知這首詩是作者重回舊地有感之作。

《題平陽郡汾橋邊柳樹》岑參 拚音讀音參考

tí píng yáng jùn fén qiáo biān liǔ shù
題平陽郡汾橋邊柳樹

cǐ dì céng jū zhù, jīn lái wǎn sì guī.
此地曾居住,今來宛似歸。
kě lián fén shàng liǔ, xiāng jiàn yě yī yī.
可憐汾上柳,相見也依依。

網友評論

* 《題平陽郡汾橋邊柳樹》題平陽郡汾橋邊柳樹岑參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专题为您介绍:《題平陽郡汾橋邊柳樹》 岑參唐代岑參此地曾居住,今來宛似歸。可憐汾上柳,相見也依依。分類:詠物柳樹抒懷作者簡介(岑參)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後徙居江陵。 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題平陽郡汾橋邊柳樹》題平陽郡汾橋邊柳樹岑參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原文,《題平陽郡汾橋邊柳樹》題平陽郡汾橋邊柳樹岑參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翻译,《題平陽郡汾橋邊柳樹》題平陽郡汾橋邊柳樹岑參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赏析,《題平陽郡汾橋邊柳樹》題平陽郡汾橋邊柳樹岑參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阅读答案,出自《題平陽郡汾橋邊柳樹》題平陽郡汾橋邊柳樹岑參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就爱诗词网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dd110.com/chengyu/123c39952535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