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小山篇》 徐惠

唐代   徐惠 仰幽岩而流盼,拟小拟撫桂枝以凝想。山篇山篇赏析
將千齡兮此遇,徐惠荃何為兮獨往。原文意
分類: 女童孤寂

作者簡介(徐惠)

徐惠頭像

徐惠(公元627年―公元650年),翻译湖州長城人(今長興人),和诗唐太宗李世民的拟小拟妃嬪。生於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山篇山篇赏析年少時便才華出眾。徐惠唐太宗聽說後,原文意將她納為才人。翻译後被封為婕妤,和诗接著又升為充容。拟小拟貞觀末年,山篇山篇赏析唐太宗頻起征伐、徐惠廣修宮殿。徐惠上疏極諫,剖析常年征伐、大興土木之害。唐太宗認可了她的看法並對她厚加賞賜。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駕崩,徐惠哀慕成疾,不肯服藥,又作七言詩和連珠以示愛慕。永徽元年(公元650年)病逝,年僅二十四,被追封賢妃,陪葬昭陵石室。

擬小山篇翻譯及注釋

翻譯
仰望著幽深的岩石而眼波流盼,撫摸著桂花的枝條而凝神冥想。
等待千年才等到與你相遇,你又為何獨自前往?

注釋
⑴ 流盼:猶流眄,流轉目光觀看。
⑵ 凝想:“猶凝思,聚精會神地思考;沉思。
⑶ 千齡:猶千年、千歲。極言時間久長。
⑷. 荃:古書上說的一種香草,亦用以喻國君。

擬小山篇賞析

  徐惠的《擬小山篇》係徐賢妃徐惠八歲時所作的騷體詩,由其父親命題,為仿漢代淮南小山《招隱士》而作。因為題目指定為擬《離騷》,所以使運用幽岩、桂枝、荃這類與屈原有關的意象和騷體表達方式的構思成為必然選擇。也使文字層麵的體性特征也必然是古雅莊重。本詩繼承了《楚辭》的藝術特色和表現手法。作者者技巧嫻熟,用連綴的方式組合詩歌意象,把前兩句中“流盼”和”凝想“的屈原形象與“千齡此遇”的作者關聯起來。最後一句則挽結全詩。詩歌音韻流轉,境界清雅,含義深遠,格調沉著。中間虛詞的使得詩歌語氣舒緩有致,節奏抑揚頓錯,含蓄蘊藉地抒發了詩人的內在情感,委婉曲折地表現了身處封建社會的學識出眾的女子無法實現心誌的孤寂。

  全詩運用整齊的六言句式塑造了一個遠離塵世喧囂的女子,“她”在幽深寂靜的岩穀,站立著、探尋著、若有所待。漸漸地,在惆悵襲上心頭時,她下意識地撫摸著幽香清遠的桂枝!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和久久的凝視。所待之人的久久不至,雖然使她的身心都籠罩在漸漸濃重的惆悵之中,但她深信那一份寂寞的孤獨非常有價值,那份孤高拔俗、凝神澄誌的虔誠等待,一定會在不期然中創造一段曠古未有的傳奇。落寞的心雖然歎息“荃何為兮獨往?”。但”她“並沒有停止等待,詩中以"荃“指代”她“在等待的人。而”荃“這一意象在《離騷》中,專用以指代楚王。顯然,徐惠模仿屈原的語氣,向虛擬中的"荃”表白自己的等待。最後兩小句詩顯然表明,從女童步入少女時代的徐惠,心中早有一個屬於想象世界的、與周圍現實世界的凡夫俗子截然不同的”荃“。

  全詩滲透著浪漫而幽婉的風格,顯示出詩人在內心深處,渴望與一個偉大的人物建立起一份“千古一遇”足以傳為萬世美談的曠古奇緣。

擬小山篇創作背景

  此詩係徐惠八歲時,由其父徐孝德出題而作,詩成後,其父大驚,認為徐惠的才華是不可能被人為掩蓋,從此徐惠的詩作等被廣泛傳播。唐太宗聽說後,將徐惠納入宮中,封為才人。

《擬小山篇》徐惠 拚音讀音參考

nǐ xiǎo shān piān
擬小山篇

yǎng yōu yán ér liú pàn, fǔ guì zhī yǐ níng xiǎng.
仰幽岩而流盼,撫桂枝以凝想。
jiāng qiān líng xī cǐ yù, quán hé wéi xī dú wǎng.
將千齡兮此遇,荃何為兮獨往。

網友評論

* 《擬小山篇》擬小山篇徐惠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专题为您介绍:《擬小山篇》 徐惠唐代徐惠仰幽岩而流盼,撫桂枝以凝想。將千齡兮此遇,荃何為兮獨往。分類:女童孤寂作者簡介(徐惠)徐惠公元627年―公元650年),湖州長城人今長興人),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嬪。生於貞觀元年 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擬小山篇》擬小山篇徐惠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原文,《擬小山篇》擬小山篇徐惠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翻译,《擬小山篇》擬小山篇徐惠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赏析,《擬小山篇》擬小山篇徐惠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阅读答案,出自《擬小山篇》擬小山篇徐惠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就爱诗词网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dd110.com/chengyu/113c39953432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