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喜犒師》 左丘明

先秦   左丘明 夏,展喜展喜左丘齊孝公伐我北鄙。犒师犒师
公使展喜犒師、明原使受命於展禽、文翻齊侯未入竟、译赏展喜從之,析和 曰:“寡君聞君親舉玉趾、诗意將辱於敝邑,展喜展喜左丘使下臣犒執事、犒师犒师”齊侯曰:“魯人恐乎?”對曰:“小人恐矣,明原君子則否。文翻
”齊侯曰:“室如縣罄、译赏野無青草、析和何恃而不恐?”對曰:“恃先王之命。诗意
昔周公、展喜展喜左丘 大公股肱周室、夾輔成王。
成王勞之,而賜之盟,曰:‘世世子 孫無相害也!’載在盟府、大師職之、桓公是以糾合諸侯,而謀 其不協,彌縫其闕、而匡救其災,昭舊職也、及君即位,諸侯 之望曰:‘其率桓之功、“我敝邑用是不敢保聚、曰:‘豈其嗣世 九年,而棄命廢職?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
’恃此而不恐。
”齊侯乃還。
分類: 古文觀止曆史外交故事

作者簡介(左丘明)

左丘明頭像

丘明(姓薑,氏丘,名明),華夏人,生於前502年,死於前422年,享年80歲。丘穆公呂印的後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國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稱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稱“左丘明”,後為魯國太史 。左丘明籍貫,一說為魯國中都人,一說為春秋末年魯國都君莊(今山東省肥城市石橫鎮東衡魚村)人,按新見《左傳精舍誌》,當以後說近是。左氏世為魯國太史,至丘明則約與孔子(前551-479)同時,而年輩稍晚。他是當時著名史家、學者與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傳》、《國語》等。他品行高潔,為孔子推崇,稱“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即與其同好惡;漢司馬遷亦稱其為“魯君子”,且以“左丘失明,厥有《國語》”為己著述《史記》的先型典範。左丘明的最重要貢獻在於其所著《春秋左氏傳》與《國語》二書。左氏家族世為太史,左丘明又與孔子一起“如周,觀書於周史”,故熟悉諸國史事,並深刻理解孔子思想。《左傳》、《國語》對中國傳統史學影響深遠,對司馬遷的《史記》創作尤其具有重要啟發。從這個意義講,左丘明堪為中國傳統史學的鼻祖之一。後世或稱其為“文宗史聖”、“經臣史祖”,或譽為“百家文字之宗、萬世古文之祖”。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經師;宋封瑕丘伯,改封中都伯;明封先儒,改封先賢。今山東泰安肥城市建有丘明中學以紀念其鄉先賢左丘明。

展喜犒師翻譯及注釋

翻譯
  齊孝公攻打魯國北部邊境。僖公派展喜去慰勞齊軍,並叫他到展禽那裏接受犒勞齊軍的外交辭令。

  齊孝公還沒有進入魯國國境,展喜出境迎上去進見他,說:“寡君聽說您親自出動大駕,將要光臨敝邑,派遣下臣來犒勞您的左右侍從。”齊孝公說:“魯國人害怕嗎?”展喜回答說:“小人害怕了,君子就不。”齊孝公說:“你們的府庫空虛得就像懸掛起來的磬,四野裏連青草都沒有,仗著什麽而不害怕?”展喜回答說:“依仗先王的命令。從前周公、太公輔佐周室,在左右協助成王。成王慰問他們,賜給他們盟約,說:‘世世代代的子孫,不要互相侵害。’這個盟約藏在盟府裏,由太史掌管。桓公因此聯合諸侯,而解決他們之間的不和諧,彌補他們的缺失,而救援他們的災難,這都是顯揚過去的職責啊。等到君侯登上君位,諸侯都給予厚望,說:‘他會繼承桓公的功業吧。’我敝邑因此不敢保城聚眾,說:‘難道他即位九年,就丟棄王命,廢掉職責,他怎麽向先君交代?他一定不會這樣的。’依仗這個才不害怕。”齊孝公於是收兵回國。

注釋
1、齊孝公:齊桓公的兒子。鄙:邊遠地方。
2、公:指魯僖公。犒:慰勞。
3、竟:同“境”。
4、縣:同“懸”。罄:中間空虛的樂器。
5、周公:周文王的兒子,名旦,魯國的始祖。大公:即呂望,薑姓,通稱薑太公,齊國的始祖。大同“太”。
6、股:大腿。肱: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股肱”,意為得力的助手。這裏作動詞用,意為輔佐。
7、載:載言,指盟約。盟府:掌管盟約文書檔案的官府。
8、職:動詞,掌管。
9、舊職:從前的職守。即指齊始祖薑太公股肱周室的事業。
10、率:遵循。桓:指齊桓公。

展喜犒師創作背景

  魯僖公二十六年(前634),齊孝公率軍攻打魯國,齊強魯弱,又適逢魯國發生饑荒,根本無力抵擋,形勢十分危急。魯僖公派遣展喜迎上前去犒勞齊軍,展喜由於展禽麵授機宜,在與齊孝公的對話中,援引先王遺命和齊國祖先輔佐周王室的遺德以及當時的道義來說服他,申明魯國所恃者乃是以為齊國不會做出“棄命廢職”的事情來。理直氣壯,大義凜然,而又委婉動聽,滿足了齊孝公的虛榮心。由於展喜的機智善辯,從容應對,終於取得了外交上的勝利,使齊孝公無言以對,不得不收兵還師,從而解救了國家的危難。

展喜犒師賞析

  “齊侯未入竟,展喜從之。曰:‘寡君聞君親舉玉趾,將辱於敝邑,使下臣犒執事。’”為文章第一層。齊軍雖未入境,但隱隱已有進犯之氣。而對這種情況,展喜卻言稱“寡君”、“敝邑”、“下臣”,尊稱對方侵犯是“親舉玉趾,將辱於敝邑”,“辱”在此不是侮辱對方的意思,而是自己受委屈的含意,相當於“枉顧”、“屈尊”等詞,是對對方來訪的客氣謙詞。措辭禮數周到,神態不慌不忙,儼然胸有成竹。更耐人尋味的是,在這番言辭中,展喜不提對方進犯一事,而稱對方此行是來訪,巧妙地為自己犒勞齊師張目,顯得合乎情理。文章至此,已呼應了上文“犒軍”與“辭令”二線,而由於對犒軍沒有具體展開,卻騰出筆墨詳寫展喜的一番辭令,使文章的焦點迅速凝聚在“辭令”之中。好文章總是強調突出重點,不枝不蔓,猶如山遝雲深之處,突然顯現一條小徑,使人可以拾階而上,探險尋幽。

  “齊侯曰:‘魯人恐乎?”對曰:‘小人恐矣,君子則否。’”為文章第二層。惡虎決不會因羔羊哀哀求告而饒了它的性命,侵略者當然也不會因被侵略國禮數周到就按捺下侵略欲望。“魯人恐乎?”這一句話,表明齊侯不僅未被展喜言辭所動,反而赤裸裸地聲稱自己此行並非來訪,而是侵略。視對方忍讓為軟弱可欺,往往是自以為強大的人之共同心理。侵略人家,還要問人家是否害怕,其中的狂傲,基於的正是不把對方放在眼裏的心理,並帶有一種如貓戲鼠的挑釁和放肆。在這種情形下,展喜表現的卻是那麽從容鎮定,不卑不亢:“小人恐矣,君子則否。”一派大義凜然之氣。文章至此,我們已不難明白展喜犒軍並非是向對方屈膝投降,而別有一番用意。同時也使人不禁為展喜捏了一把汗,在齊軍強大的攻勢麵前,在狂傲的齊侯麵前,僅僅憑借辭令並不能擊退齊軍。

  “齊侯曰:‘室如縣罄……’”至“恃此以不恐”為文章第三層。“縣罄”,即懸罄,罄同磬,磬懸掛時,中間高而兩麵低,其間空洞無物。家室貧乏,屋無所有,而房舍高起,兩簷下垂,如古罄懸掛的樣子,所以室如縣罄,意指府庫空虛。“室如縣罄,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在這種反向中,視對方若無物的狂傲之氣咄咄逼人,但也或多或少地夾雜著齊侯對展喜的從容鎮定之困惑。而讀者卻可以在齊侯的困惑中,豁然釋開原先的幾個困惑:原來魯國之所以麵對強大的齊國的進犯不去積極備戰,而求助於“犒軍”、“辭令”,正是由於魯國“室如縣罄,野無青草”,軍事力量軟弱的魯國,不能以此去抗衡聲勢顯赫的齊軍。求助於“犒軍”與“辭令”,多少也是弱小國家在強國麵前無可奈何的悲哀。同時,也使人明白何以齊侯在展喜麵前如此放肆狂妄,原來正是他視魯國“室如縣罄,野無青草”。但是,三尺之孤,尚有一搏,何況眾誌成城。以軍事力量抗爭雖無必勝把握,但“犒軍”和“辭令”不能使狂妄的齊侯麵壁思過,退避三舍嗎。一念及此,令人對文中情境方有幾分明白,卻又不免疑慮重生。

  怯懦者,往往在黑雲壓城麵前魂飛魄喪,哀歎命運乖蹇;強者,唯有強者,才能在亂雲飛度中,依然從容不迫,以無畏的勇氣,在危機中開拓出機遇的曙光。展喜正是在這種危機四起、險象環生的情境中,顯示了自己過人的膽識與才智。首先,展喜陳述自己所恃的是先王之命。當時周室雖然衰微,但欲成霸業者,也隻能是挾天子以令諸侯,自然沒有誰敢公然表示藐視周室。“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夾輔成王,成王勞之而賜之盟。曰:‘世世子孫,無相害也。’載在盟府,大師職之。”表明齊、魯原是世代友好,且有天子為他們締結的盟約,此其一;“桓公是以糾合諸侯而謀其不協,彌縫其闕而匡救其災,昭舊職也。及君即位,諸侯之望曰:‘其率桓之功。”指出,齊孝公之父齊桓公正是因為遵守盟約,廣修仁義而終成霸業,而現在諸侯各國對齊侯也寄托了同樣的願望,此其二;“我敝邑用不敢保聚。曰:‘豈其嗣世九年,而棄命廢職,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大意是:我國之所以不敢修築城池,繕治甲兵,作戰爭的準備,是因為認為“即使您繼承君位九年,也不會背棄先王的命令,廢棄以前的職責。因為要是這樣,便對不住逝去的太公和桓公。想來齊君一定不會是這樣幹的。”申明魯國之所以不聚兵相爭非不能,是不為也,其原因是基於對齊侯的信賴。此其三。一席言說,乍看貌似謙恭平淡,沒有一句譴責齊侯侵略的行徑,但細細品來,卻覺得柔中帶剛,綿裏含針,辛辣有力,具有豐富的潛台詞:第一,齊侯如果侵犯魯國,那就是公然違背天子命令,踐踏盟約,背信棄義;第二,齊侯如果侵犯魯國,那就是叛逆孝道,並將失去人心;第三,魯國之所以不興兵相抗,並不是軟弱可欺,所以對齊侯也絕不會恐懼。

  如果說,齊國的強大和魯國的弱小,決定了展喜隻能把激烈的抗爭寓於貌似謙恭平和的言辭中;那麽,齊侯的倨傲無禮,則又決定了展喜在平淡中透露出激烈的抗爭與捍衛祖國尊嚴的慷慨。而且,更重要的是,柔轉為剛,存在著一個假定,即如果齊侯侵略魯國;剛轉為柔,同樣也存在著一個假定,即齊侯撤軍回國。同時,這時柔還有一個更大的假定,如果齊侯撤軍回國,那齊侯就是仁義之人,齊侯也就因此有望重振父業,成為一代霸主;反之,則一切將付之東流。

  齊侯是個頗為自負的人,他之所以急急忙忙攻打魯國,正是基於想重溫乃父齊桓公霸業的舊夢。展喜一番剛柔相濟的言辭,可以說是吃透了齊侯的心理。孫子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一個心理被對方看透的人,就會被對方的言辭所折服。“齊侯乃還”,正是在這種情形下,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結果。

  文章一開始就如奇峰突起、引人入勝,齊軍入侵魯國,魯國卻派展喜前去犒勞。展喜經展禽(即柳下惠)麵授機宜,辭令謙和有禮,麵對齊孝公咄咄逼人的問話,巧妙提出“君子”與“小人”之別,並針對齊孝公依仗周王名號經營霸業的心理,指出“先王之命”給他當頭一棒;接著又用兩國先君之盟約束之,用齊桓公之功勉勵之,用諸侯之望鞭策之;最後又誇之不會棄命廢職,暗藏機鋒。言辭可謂字字珠璣,步步為營,方略絕妙。齊孝公開始如飲醇酒,自尊心和虛榮心得到極大滿足;後來才發現仰之彌高,縛之彌深,頗有“高處不勝寒”之感,再想反駁為時已晚,隻好“乘風歸去”。全文結構緊湊,無一閑文懈筆,辭辯精妙絕倫,不愧是一篇優美的外交辭作。

《展喜犒師》左丘明 拚音讀音參考

zhǎn xǐ kào shī
展喜犒師

xià, qí xiào gōng fá wǒ běi bǐ.
夏,齊孝公伐我北鄙。
gōng shǐ zhǎn xǐ kào shī shǐ shòu mìng yú zhǎn qín qí hóu wèi rù jìng zhǎn xǐ cóng zhī, yuē:" guǎ jūn wén jūn qīn jǔ yù zhǐ jiāng rǔ yú bì yì, shǐ xià chén kào zhí shì" qí hóu yuē:" lǔ rén kǒng hū?" duì yuē:" xiǎo rén kǒng yǐ, jūn zǐ zé fǒu.
公使展喜犒師、使受命於展禽、齊侯未入竟、展喜從之, 曰:“寡君聞君親舉玉趾、將辱於敝邑,使下臣犒執事、”齊侯曰:“魯人恐乎?”對曰:“小人恐矣,君子則否。
" qí hóu yuē:" shì rú xiàn qìng yě wú qīng cǎo hé shì ér bù kǒng?" duì yuē:" shì xiān wáng zhī mìng.
”齊侯曰:“室如縣罄、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對曰:“恃先王之命。
xī zhōu gōng dà gōng gǔ gōng zhōu shì jiā fǔ chéng wáng.
昔周公、 大公股肱周室、夾輔成王。
chéng wáng láo zhī, ér cì zhī méng, yuē:' shì shì zǐ sūn wú xiāng hài yě!' zài zài méng fǔ dà shī zhí zhī huán gōng shì yǐ jiū hé zhū hóu, ér móu qí bù xié, mí féng qí què ér kuāng jiù qí zāi, zhāo jiù zhí yě jí jūn jí wèi, zhū hóu zhī wàng yuē:' qí lǜ huán zhī gōng" wǒ bì yì yòng shì bù gǎn bǎo jù yuē:' qǐ qí sì shì jiǔ nián, ér qì mìng fèi zhí? qí ruò xiān jūn hé? jūn bì bù rán.
成王勞之,而賜之盟,曰:‘世世子 孫無相害也!’載在盟府、大師職之、桓公是以糾合諸侯,而謀 其不協,彌縫其闕、而匡救其災,昭舊職也、及君即位,諸侯 之望曰:‘其率桓之功、“我敝邑用是不敢保聚、曰:‘豈其嗣世 九年,而棄命廢職?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
' shì cǐ ér bù kǒng.
’恃此而不恐。
" qí hóu nǎi hái.
”齊侯乃還。

網友評論

* 《展喜犒師》展喜犒師左丘明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专题为您介绍:《展喜犒師》 左丘明先秦左丘明夏,齊孝公伐我北鄙。公使展喜犒師、使受命於展禽、齊侯未入竟、展喜從之, 曰:“寡君聞君親舉玉趾、將辱於敝邑,使下臣犒執事、”齊侯曰:“魯人恐乎?”對曰:“小人恐矣,君子則 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展喜犒師》展喜犒師左丘明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原文,《展喜犒師》展喜犒師左丘明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翻译,《展喜犒師》展喜犒師左丘明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赏析,《展喜犒師》展喜犒師左丘明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阅读答案,出自《展喜犒師》展喜犒師左丘明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就爱诗词网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dd110.com/chengyu/088d39955352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