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虛台記》 蘇軾

宋代   蘇軾 國於南山之下,凌虚凌虚宜若起居飲食與山接也。台记台记
四方之山,苏轼赏析莫高於終南;而都邑之麗山者,原文意莫近於扶風。翻译
以至近求最高,和诗其勢必得。凌虚凌虚
而太守之居,台记台记未嚐知有山焉。苏轼赏析
雖非事之所以損益,原文意而物理有不當然者。翻译
此淩虛之所為築也。和诗
方其未築也,凌虚凌虚太守陳公杖履逍遙於其下。台记台记
見山之出於林木之上者,苏轼赏析累累如人之旅行於牆外而見其髻也。
曰:“是必有異。
”使工鑿其前為方池,以其土築台,高出於屋之簷而止。
然後人之至於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為山之踴躍奮迅而出也。
公曰:“是宜名淩虛。
”以告其從事蘇軾,而求文以為記。
軾複於公曰:“物之廢興成毀,不可得而知也。
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竄伏。
方是時,豈知有淩虛台耶?廢興成毀,相尋於無窮,則台之複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
嚐試與公登台而望,其東則秦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則漢武之長楊,五柞,而其北則隋之仁壽,唐之九成也。
計其一時之盛,宏傑詭麗,堅固而不可動者,豈特百倍於台而已哉?然而數世之後,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頹垣,無複存者,既已化為禾黍荊棘丘墟隴畝矣,而況於此台歟!夫台猶不足恃以長久,而況於人事之得喪,忽往而忽來者歟!而或者欲以誇世而自足,則過矣。
蓋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
”既以言於公,退而為之記。
分類: 古文觀止敘事抒懷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頭像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淩虛台記翻譯及注釋

翻譯
  居住在南山腳下,自然飲食起居都與山接近。四麵的山,沒有比終南山更高的。而城市當中靠近山的,沒有比扶風城更近的了。在離山最近的地方要看到最高的山(即終南山),應該是必然能做到的事。但太守的住處,(開始)還不知道(附近)有山。雖然這對事情的好壞沒有什麽影響,但是按事物的常理卻不該這樣的,這就是淩虛台修築的原因(用以觀山)。
  就在它還沒有修建之前,陳太守杵著拐杖穿著布鞋在山下閑遊,見到山峰高出樹林之上,(山峰)重重疊疊的樣子正如有人在牆外行走而看見的那人發髻的形狀一樣。(陳太守)說:“這必然有不同之處。”(於是)派工匠在山前開鑿出一個方池,用挖出的土建造一個高台。(台子)修到高出屋簷才停。這之後有人到了台上的,都恍恍忽忽不知道台的高度,而以為是山突然活動起伏冒出來的。陳公說:這(台)叫淩虛台很合適。把這件事告訴了他的下屬蘇軾,讓我寫篇文章來記敘(這件事)。
  蘇軾回複陳公說:“事物的興盛和衰敗,是無法預料的。(這裏)從前是長滿荒草的野地,被霜露覆蓋的地方,狐狸和毒蛇出沒的所在。在那時,哪裏知道(今天這裏)會有淩虛台呢?興盛和衰敗交替無窮無盡,那麽高台(會不會)又變成長滿荒草的野地,都是不能預料的。我曾試著和陳公一起登台而望,(看到)其東麵就是當年秦穆公的祈年、橐泉兩座宮殿(遺址),其南麵就是漢武帝的長楊、五柞兩座宮殿(遺址),其北麵就是隋朝的仁壽宮也就是唐朝的九成宮(遺址)。回想它們一時的興盛,宏偉奇麗,堅固而不可動搖,何止百倍於區區一座高台而已呢?然而幾百年之後,想要尋找它們的樣子,卻連破瓦斷牆都不複存在,已經變成了種莊稼的田畝和長滿荊棘的廢墟了。相比之下這座高台又怎樣呢?一座高台尚且不足以長久依靠,更何況人世的得失,本就來去匆匆(豈不更難持久)?如果有人想要以(高台)誇耀於世而自我滿足,那就錯了。世上確實有足以依憑的東西,但是與台的存在與否是沒有關係的。”
  我將這些話告訴陳公後,下來為他寫了這篇記。

注釋
(1)國:指都市,城邑。這裏用如動詞,建城。起居:起來和休息。南山:終南山的簡稱。主峰在今陝西西安市南。
(2)於:比。
(3)而:連接兩個句子,表示並列關係。麗:附著,靠近。扶風:宋稱鳳翔府,治所在今陝西鳳翔縣。這裏沿用舊稱。
(4)太守:官名。宋稱知州或知府,這裏沿用舊稱。
(5)所以:的問題。
(6)所為築:所以要建築的原因。所為,同“所以”。
(7)陳公:當時的知府陳希亮,字公弼,青神(今四川青神縣)人。宋仁宗(趙禎) 天聖年間進士。公,對人的尊稱。杖履:指老人出遊。
(8)累累(léiléi):多而重疊貌,連貫成串的樣子。旅行:成群結隊地行走。髻(jì):挽束在頭頂上的發。
(9)恍然:仿佛,好像。
(10)從事:宋以前的官名,這裏指屬員。作者當時在鳳翔府任簽書判官,是陳希亮的下屬。
(11)知:事先知道,預知。
(12)昔者:以往,過去。者,起湊足一個音節的作用。蒙翳(-yì):掩蔽,遮蓋。虺(huǐ):毒蟲,毒蛇。竄伏:潛藏,伏匿。
(13)豈:怎麽,難道。
(14)相尋:相互循環。尋,通“循”。
(15)秦穆:即秦穆公,春秋時秦國的君主,曾稱霸西戎。祈年、橐泉:據《漢書·地理誌·雍》顏師古注,祈年宮是秦惠公所建,橐泉宮是秦孝公所建,與本文不同。傳說秦穆公墓在橐泉宮下。漢武:即漢武帝劉徹。長楊、五柞(-zuò):長楊宮,舊址在今陝西周至縣東南。本秦舊官,漢時修葺。宮中有垂楊數畝,故名。五柞宮,舊址也在周至縣東南。漢朝的離宮,有五柞樹,故名。仁壽。宮名。隋文帝(楊堅)開皇十三年建。故址在今陝西麟遊縣境內。九成:宮名。本隋仁壽宮。唐太宗(李世民)貞觀五年重修,為避署之所,因山有九重,改名九成。
(16)特:止,僅。
(17)既已:已經。而況於:何況,更何況。
(18)猶:還,尚且。
(19)而:如果,假如。或者:有的人,有人。以:憑借,依靠。後邊省去代淩應台的“之”。誇世:即“誇於世”,省去介詞“於”,在。而:表示順承關係。
(20)不在:是說“台”和“足恃者”之間不存在任何關係。乎:同“於”。
(21)既:已經,譯成現代漢語時也可以用“以後”或“了”來表示。以言:即“以之言”,省去指代作者意見的“之”。

淩虛台記賞析

  作此文時,踏上“仕途”隻有兩年的蘇軾,胸間懷著固國安民的宏大政治抱負,主張為政應有補於民,積極進取。但淩虛台的修築在他看來卻無補於民,這與他積極的政治主張相違背,因而字裏行間時時暗含著譏諷的筆調。

  全文共分三段。前兩段重在敘事,後一段議論說理。敘事議論前後相應,在自然平易、曲折變化之中盡吐茹物,鮮明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第一段,文章點破了台的緣起。太守築台意旨本在觀山,蘇軾行文也正緣山而起,由山而台。州府地處終南山下,飲食起居皆應與山相伴,更何況終南為四方之大山,扶風為依山之近邑。作者連用四個“山”字。極寫山之高,隱含景色之美;極言城邑距山之近,暗藏觀山之易。高山美景迫在眼前,隻需舉手投足便可秀色飽餐,以至近求最高豈不美哉。下麵作者卻筆鋒一轉,說太守居住終南山下還不知山之峻美,由此而引出了幾絲遺憾,也為由山而台作了巧妙的過渡。但頗有深意的是,蘇軾並不承上直寫出“此淩虛之所為築也”,偏偏要加入“雖非事之所以損益。而物理有不當然者”兩句,近山而不知山雖於人事無所損益,但終非情理之事,於是乎便築台觀山以盡情理。這種譏刺的筆調既吐露出了年輕蘇軾的政治主張,在藝術上也使文章揮灑自如,姿態橫生,同時還為後麵的議論定下了基調。

  第二段敘寫築台的經過,由太守杖履而遊,遊而見山,見山而思異,思異而鑿池築台。層層相因。句句緊扣,隻寥寥幾筆便清楚明了地敘寫出了築台的始末、同時,敘述還具有生動形象的特征。“杖履逍遙”活畫出了太守悠然自得的神情;“累累如人之旅行於牆外而見其髻也”一句,又化靜為動,把靜態的山巒賦予了動態的活力。給人以清新自然、流動變化的美的享受。與柳宗元《鈷鉧潭西小丘記》中的“其嵌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馬之飲於溪,其衝然角列而上者,若熊黑之登於山”有同工之妙,接著,“然後”三句,又承上敘寫台成之後登台觀山的情景。這裏作者筆墨極為簡省,但卻突出了台之高和山之奇。前麵太守逍遙其下,看見的山宛如旅行人的發髻;這裏登台極目,山則踴躍奮迅而出,從而借所見山景的不同襯托了台的高,為下段台取名為“淩虛”埋下了伏筆。

  第三段是全文的重心。作者議論縱橫,把興廢成毀的自然之理說得鞭辟入裏。太守求文原希望得幾句吉利的話,蘇軾卻借此大講興廢之理,不能不說含有諷刺的意味。“物之興廢成毀,不可得而知也”,是立論的驀礎,作者用它啟開議論的筆端,把淩虛台的興成推廣至茫茫時間,以變化流動的眼光來關照它,從而把有化為無,把實變為虛。昔日的荒草野田,今日的淩虛台,這是由無生有;今日的淩虛台,明日的荒草野田,這又是化有為無。興廢成毀交相回旋,無窮無盡,誰都不能知曉。行文至此,理己盡、意已完,但作者卻並不輟筆,他還由近及遠,從眼前的淩虛台延伸到漫長的曆史。把秦穆公祈年橐泉、漢武帝長楊宮、五柞宮、隋仁壽宮、唐九成宮的興盛與荒廢赫然放置在淩虛台的麵前。兩相對比,百倍於淩虛台的宮胭如今求其破瓦頹垣猶不可得,淩虛台的未來也就自不待言了。下麵,作者又進一步由台及人,“夫台猶不足恃議長久,而況於人事之得喪”,淩虛台尚且不可長久,又何況人事上的得與喪。得喪來去無定,借得台而誇世,則是大錯。這幾句委婉曲折。逐句深人,最後,把淩虛台的愈義和價值化為子虛烏有,由此從根本上否定了台的修築。這種寫作方法古人稱為“化有為無”。

  這篇文章由山築台、由台而化、由化變無,層層緊扣、環環深入,名為替淩虛台作記,實則是化台為無。令人惕然移覺、回味無窮。

淩虛台記創作背景

  嘉祐六年(1061年),蘇軾出仕,任風翔簽判。嘉佑八年(1063年),鳳翔太守陳希亮在後圃築台,名為“淩虛”,求記蘇軾,於是蘇軾便作了這篇《淩虛台記》。

《淩虛台記》蘇軾 拚音讀音參考

líng xū tái jì
淩虛台記

guó yú nán shān zhī xià, yí ruò qǐ jū yǐn shí yǔ shān jiē yě.
國於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飲食與山接也。
sì fāng zhī shān, mò gāo yú zhōng nán ér dū yì zhī lì shān zhě, mò jìn yú fú fēng.
四方之山,莫高於終南;而都邑之麗山者,莫近於扶風。
yǐ zhì jìn qiú zuì gāo, qí shì bì děi.
以至近求最高,其勢必得。
ér tài shǒu zhī jū, wèi cháng zhī yǒu shān yān.
而太守之居,未嚐知有山焉。
suī fēi shì zhī suǒ yǐ sǔn yì, ér wù lǐ yǒu bù dàng rán zhě.
雖非事之所以損益,而物理有不當然者。
cǐ líng xū zhī suǒ wéi zhù yě.
此淩虛之所為築也。
fāng qí wèi zhù yě, tài shǒu chén gōng zhàng lǚ xiāo yáo yú qí xià.
方其未築也,太守陳公杖履逍遙於其下。
jiàn shān zhī chū yú lín mù zhī shàng zhě, lěi lěi rú rén zhī lǚ xíng yú qiáng wài ér jiàn qí jì yě.
見山之出於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於牆外而見其髻也。
yuē:" shì bì yǒu yì.
曰:“是必有異。
" shǐ gōng záo qí qián wèi fāng chí, yǐ qí tǔ zhù tái, gāo chū yú wū zhī yán ér zhǐ.
”使工鑿其前為方池,以其土築台,高出於屋之簷而止。
rán hòu rén zhī zhì yú qí shàng zhě, huǎng rán bù zhī tái zhī gāo, ér yǐ wéi shān zhī yǒng yuè fèn xùn ér chū yě.
然後人之至於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為山之踴躍奮迅而出也。
gōng yuē:" shì yí míng líng xū.
公曰:“是宜名淩虛。
" yǐ gào qí cóng shì sū shì, ér qiú wén yǐ wéi jì.
”以告其從事蘇軾,而求文以為記。
shì fù yú gōng yuē:" wù zhī fèi xìng chéng huǐ, bù kě dé ér zhī yě.
軾複於公曰:“物之廢興成毀,不可得而知也。
xī zhě huāng cǎo yě tián, shuāng lù zhī suǒ méng yì, hú huī zhī suǒ cuàn fú.
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竄伏。
fāng shì shí, qǐ zhī yǒu líng xū tái yé? fèi xìng chéng huǐ, xiāng xún yú wú qióng, zé tái zhī fù wèi huāng cǎo yě tián, jiē bù kě zhī yě.
方是時,豈知有淩虛台耶?廢興成毀,相尋於無窮,則台之複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
cháng shì yǔ gōng dēng tái ér wàng, qí dōng zé qín mù zhī qí nián tuó quán yě, qí nán zé hàn wǔ zhī zhǎng yáng, wǔ zhà, ér qí běi zé suí zhī rén shòu, táng zhī jiǔ chéng yě.
嚐試與公登台而望,其東則秦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則漢武之長楊,五柞,而其北則隋之仁壽,唐之九成也。
jì qí yī shí zhī shèng, hóng jié guǐ lì, jiān gù ér bù kě dòng zhě, qǐ tè bǎi bèi yú tái ér yǐ zāi? rán ér shù shì zhī hòu, yù qiú qí fǎng fú, ér pò wǎ tuí yuán, wú fù cún zhě, jì yǐ huà wéi hé shǔ jīng jí qiū xū lǒng mǔ yǐ, ér kuàng yú cǐ tái yú! fū tái yóu bù zú shì yǐ cháng jiǔ, ér kuàng yú rén shì zhī dé sàng, hū wǎng ér hū lái zhě yú! ér huò zhě yù yǐ kuā shì ér zì zú, zé guò yǐ.
計其一時之盛,宏傑詭麗,堅固而不可動者,豈特百倍於台而已哉?然而數世之後,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頹垣,無複存者,既已化為禾黍荊棘丘墟隴畝矣,而況於此台歟!夫台猶不足恃以長久,而況於人事之得喪,忽往而忽來者歟!而或者欲以誇世而自足,則過矣。
gài shì yǒu zú shì zhě, ér bù zài hu tái zhī cún wáng yě.
蓋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
" jì yǐ yán yú gōng, tuì ér wèi zhī jì.
”既以言於公,退而為之記。

網友評論

* 《淩虛台記》淩虛台記蘇軾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专题为您介绍:《淩虛台記》 蘇軾宋代蘇軾國於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飲食與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於終南;而都邑之麗山者,莫近於扶風。以至近求最高,其勢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嚐知有山焉。雖非事之所以損益,而物理有不當然者。此 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淩虛台記》淩虛台記蘇軾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原文,《淩虛台記》淩虛台記蘇軾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翻译,《淩虛台記》淩虛台記蘇軾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赏析,《淩虛台記》淩虛台記蘇軾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阅读答案,出自《淩虛台記》淩虛台記蘇軾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就爱诗词网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dd110.com/chengyu/077f39956339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