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留客》 張旭

唐代   張旭 山光物態弄春暉,山中山中赏析莫為輕陰便擬歸。留客留客
縱使晴明無雨色,张旭入雲深處亦沾衣。原文意
分類: 春天留客寫景

作者簡介(張旭)

張旭頭像

張旭(675年—約750年),翻译字伯高,和诗一字季明,山中山中赏析漢族,留客留客唐朝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张旭曾官常熟縣尉,原文意金吾長史。翻译善草書,和诗性好酒,山中山中赏析世稱張顛,留客留客也是张旭“飲中八仙”之一。其草書當時與李白詩歌、裴旻劍舞並稱“三絕”,詩亦別具一格,以七絕見長。與李白、賀知章等人共列飲中八仙之一。唐文宗曾下詔,以李白詩歌、裴旻劍舞、張旭草書為“三絕”。又工詩,與賀知章、張若虛、包融號稱“吳中四士”。傳世書跡有《肚痛帖》、《古詩四帖》等。

山中留客翻譯及注釋

翻譯
春光幻照之下,山景氣象萬千。何必初見陰雲,就要匆匆回家?
就算天氣晴朗,沒有一絲雨意,走入雲山深處,也會沾濕衣裳。

注釋
⑴山行:一作“山中”。
⑵春暉:春光。
⑶莫:不要。輕陰:陰雲。便擬歸:就打算回去。
⑷縱使:縱然,即使。
⑸雲:指霧氣、煙靄。

山中留客賞析

  這首詩題為《山中留客》,它的重點當然是留客。但是,因為這不是家中留客,而是“山中留客”,留的目的無疑是欣賞山中景色,所以又不能不寫到春山的美景,不過寫多了又會衝淡“留客”的主題。詩人怎麽解決這個問題呢?他正麵描寫山景隻用了一句詩:“山光物態弄春暉”。因為隻有一句,所以詩人就不去描繪一泉一石,一花一木,而是從整體入手,著力表現春山的整個麵貌,從萬象更新的氣象中,渲染充滿目生機、引人入勝的意境。嚴冬過盡,春風給蕭瑟的山林換上新裝,萬物沐浴在和煦的陽光中,生機勃勃,光彩煥發,爭奇鬥豔。這一“弄”字,便賦予萬物以和諧的、活躍的情態和意趣。“山光物態弄春暉”,寫得極為概括,但並不抽象,山光物態任你想象。你想的是那青翠欲滴的新枝綠葉嗎?是迎風招展的山花送來陣陣的芬芳嗎?是花葉叢中百鳥的歡唱嗎?是奔流不息的淙淙溪水嗎?……它們全部囊括在這一句詩裏了。這是一個極富啟發性和鼓動性的詩句。詩人把它放在詩的開頭也是頗具匠心的。

  因為隻有把這一句寫得很濃,而且先聲奪人,形成一種壓倒的優勢,“留”才有意義,客人所擔心的問題才顯得無足輕重。所以這開頭的一句在表現上、在結構上都是值得細味的。由於第一句蘊含豐富,很有分量,第二句“莫為輕陰便擬歸”,雖然是否定了客人的想法,但卻顯得順流而下,毫不費力。是的,麵對著這美不勝收的景致,怎能因為天邊一片陰雲就打算回去呢?

  光勸說客人“莫為輕陰便擬歸”還不夠,還必須使客人真正安下心來,遊興濃起來才行。怎樣才能達到這一步呢?說今日無雨,可天有不測風雲,何況“輕陰”已見,這種包票恐怕不一定保險,未必能解決客人心中的疑慮。詩人琢磨著客人的心理,他不是不想欣賞這春山美景,隻是擔心天雨淋濕了衣服。既然如此,詩人就來一個以退為進。你是怕天雨濕衣嗎,天晴又怎樣呢?“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沾衣”雖是難免,可那空山幽穀,雲煙縹緲,水汽蒙蒙,露濃花葉,……卻也是另一番極富詩意的境界啊!然而,這可不是遠在一旁所能見到的。它必須登高山、探幽穀,身臨其境,才能領略。而且細咀那“入雲深處”四字,還會激起人們無窮的想象和追求,因為“入”之愈“深”,其所見也就愈多,但是,此“非有誌者不能至也”。可見詩的三四兩句,就不隻是消極地解除客人的疑慮,而是巧妙地以委婉的方式,用那令人神往的意境,積極地去誘導、去點燃客人心中要欣賞春山美景的火種。

  客人想走,主人挽留,這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不過要在四句短詩中把這一矛盾解決得完滿、生動、有趣,倒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詩人沒有回避客人提出的問題,也不是用一般的客套話去挽留,而是針對客人的心理,用山中的美景和詩人自己的感受,一步一步地引導客人開闊視野,馳騁想象,改變他的想法,從而使客人留下來。事雖尋常,詩亦短小,卻寫得有景、有情、有理,而且三者水乳交融,渾然一體。其中虛實相間,跌宕自如,委婉蘊含,顯示出絕句的那種詞顯意深、語近情遙、耐人尋味的藝術魅力,很有想法。(趙其鈞的評價)

  這首詩的字麵意思便是上邊所說,其實可以有另一種理解。世界如此美好,天地萬物都展現著美好的姿態。但是不要因為一點挫折便覺得受挫,喪失信心。你看,就算是萬事如常,也會有看不見的矛盾會使你受傷。山中留客,不是在山中留,而是在人生中留;客,不是作者的朋友,而是在人生中遭受挫折的朋友們。

  這一“弄”字,便賦予萬物以和諧的、活躍的情態和意趣,又把山中之景細致精確的表達了出來,這是因為“弄”的本意是賣弄,而在此卻加以引申了,有“起舞弄清影”中的“弄”之意。

  “沾衣”雖是難免,可那空山幽穀,雲煙縹緲,水汽蒙蒙,露濃花葉,……卻也是另一番極富詩意的境界啊!首先,春天雨水多,山中雲霧繚繞,空氣濕潤,山中的遊客從“雲”中出來時衣服就已經變的濕潤潤的了。其次,是在對客人進行挽留。你怕下雨嗎?下雨不過是把你的衣服打濕而已,在這山中,即使是晴天也不會讓你的衣服幹著,那麽你又何必害怕下雨了?留下來吧!何不欣賞欣賞這雨中美景呢,可是別有一番風味啊!

山中留客賞析二

  這首詩緊扣詩題中的“留”字,借留客於春山之中,描繪了一幅意境清幽的山水畫。

  首句“山光物態弄春輝”,寫出了留客的前提條件——山中萬物都在春天的陽光下爭奇鬥豔,呈現著一派醉人的美景。一個“弄”字出神入化,給山中景物賦予了人的性格,描繪了萬物朝氣蓬勃的盎然生機。全詩正麵描寫山景隻有這一句詩。因為隻有一句,所以詩人就不去描繪一泉一石,一花一木,而是從整體入手,著力表現春山的整個麵貌,從萬象更新的氣象中,渲染出滿目生機、引人入勝的意境。因為隻有把這一句寫得很濃,而且先聲奪人,形成一種壓倒的優勢,“留”才有意義,客人所擔心的問題才顯得無足輕重。

  次句“莫為輕陰便擬歸”,是詩人對客人的勸留之辭,恰值遊興正濃之際,天空中忽然浮過一片“輕陰”,大有大雨將至之勢,這是令客人遊興頓減的惟一客觀原因,暗示了客人主觀上並非不戀山景的心靈信息。次句與首句緊密相關。由於第一句蘊含豐富,很有分量,第二句雖然是否定了客人的想法,但卻顯得順流而下,毫不費力。

  最後兩句“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采取以退為進、欲擒故縱的筆法,進一步勸慰客人既來之,則安之,不要錯過美好春光,涉涉前行。因為客人怕“輕陰”致雨、淋濕衣服,詩人就婉曲地假設了一個晴天遊春的問題——在晴天中,因為春季雨水充足,雲深霧鎖的山中也會水汽蒙蒙,行走在草木掩映的山徑上,衣服和鞋子同樣會被露水和霧汽打濕的。這也就是說,雨天遊山,要“沾衣”;晴天遊山,也要“沾衣”,“沾衣”是春日遊山無法避免的問題,從某一角度說,這又是春日遊山的一大樂趣,那麽,就不必為一片“輕陰”而躑躅不前。

  這兩句不隻是消極地解除客人的疑慮,而是巧妙地以委婉的方式,用那令人神往的意境,積極地去誘導、去點燃客人心中要欣賞春山美景的火種。

  這首詩的意境異常清幽,還表現在雋永的哲理啟迪上。它告訴人們:事物是複雜的,不應片麵地看問題,對待困難也是如此。在人們前進的道路上,要正視困難,勇往直前,“莫為輕陰便擬歸”;在克服困難中迎來的美景,才更加賞心悅目,其樂無窮。正由於詩中含義豐富而深刻,所以,這首詩與同類登山春遊詩相比就更別具一番悠然不盡的韻味。

《山中留客》張旭 拚音讀音參考

shān zhōng liú kè
山中留客

shān guāng wù tài nòng chūn huī, mò wèi qīng yīn biàn nǐ guī.
山光物態弄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
zòng shǐ qíng míng wú yǔ sè, rù yún shēn chù yì zhān yī.
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

網友評論

* 《山中留客》山中留客張旭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专题为您介绍:《山中留客》 張旭唐代張旭山光物態弄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分類:春天留客寫景作者簡介(張旭)張旭675年—約750年),字伯高,一字季明,漢族,唐朝吳縣今江蘇蘇州)人。 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山中留客》山中留客張旭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原文,《山中留客》山中留客張旭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翻译,《山中留客》山中留客張旭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赏析,《山中留客》山中留客張旭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阅读答案,出自《山中留客》山中留客張旭原文、翻譯、賞析和詩意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就爱诗词网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dd110.com/chengyu/04e39963894319.html